珠寶設計藝術翡翠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0日

  在玉文化綿延幾千年後的21世紀,雖然中國各個藝術領域、藝術形式與審美品位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現代轉換,但是中國的玉石雕刻依舊選擇偏居一隅,絕塵於縱橫肆意的藝術揮灑,尤其翡翠及白玉雕刻,由於頑強的歷史印記及材料本身價值所限,與時俱進的創新顯得更為渺茫。當市場、消費者、從業者都理所當然地認為,翡翠雕刻就是“這樣的題材”“這樣的造型語言”時,幾位勇於探索的玉雕人向我們展示了悄然而至的翡翠雕刻新貌。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珠寶設計】“藝術”翡翠,希望能幫到你。

  珠寶設計“藝術”翡翠

  王俊懿:肩負使命踐行夢想

  在中國當代翡翠雕刻界,王俊懿這個名字是耳熟能詳的。他是較早一批獲得“中國玉石雕刻大師”榮譽的實力派之一,獲獎無數,馳名業界。最為重要的是,他是翡翠雕刻的先鋒派,一直不曾停留在已有成績上。他有紮實的傳統玉雕雕刻功力,他雕刻的傳統題材作品,絲絲入扣、技法令人叫絕。但是他又不拘泥於傳統,墨翠作品《蛟龍出海》、三彩翡翠《螺仙》與《荷塘月色》、金玉結合《無量壽佛》等一大批作品見證他在翡翠雕刻藝術探索之路上的足跡。

  2012年10月王俊懿攜翡翠玉雕作品《冰蝴蝶》登陸中國國家博物館,這一將貴重翡翠、傳統雕刻與當代藝術結合的探路作品引發了各方面的廣泛關注。作品跳出傳統翡翠雕刻手法,同時將翡翠雕刻與金屬工藝有機結合,金屬工藝也不僅僅只是底座的角色,整件作品從傳統玉雕搖身一變成了“前衛”“先鋒”的裝置藝術作品。將冰地老種翡翠用寫實手法雕琢成正在融化的冰川,並用裝置手法,將冰川用鋼絲懸掛在鈦金屬打造的蛋形球體內,呈現立體的蝴蝶造型,表現地球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正在遭受工業文明發展的破壞,表達藝術家關注地球生態、呼籲愛護家園的願景。這件作品也是跨界合作的產物,鈦金屬外殼部分是王俊懿與法國藝術家、歐洲金工大師讓·馬克·瓦扎克共同完成。

  藝術評論家夏彥國這樣說,王俊懿的新作《冰蝴蝶》使用“寓言”這一敘事性的表達方式,鏤空的鈦金屬橢圓形蛋殼之上有簡化的五大洲影象,冰融效果的翡翠蝴蝶居其中,仔細觀看蝴蝶,又有肉眼幾乎看不到的細弱草莖和螞蟻臀部,寫實而不失浪漫,幾種形象符號合理的統一在作品中,主題明確且不直白,給觀眾留下很多想象空間。

  在多年前的採訪中,王俊懿就對編輯談到,他眼中的翡翠是既傳統又現代,既中國又國際的,可以做得很傳統很中國,也可以做得很現代很國際,因為翡翠自身的國際化基因是別的玉種很難達到的。在他看來,在這個多元化、豐富多彩的今天,開放的個體情緒表達應該被納入翡翠雕刻,翡翠材質本身的豐富性讓雕刻師個體的表達成為可能,做今天的翡翠雕刻品,如果再借用一些國際化的表現手法,將中國翡翠雕刻藝術推向國際市場就指日可待。

  幾年後的今天,他的《冰蝴蝶》讓我們看到他在翡翠雕刻“現代化”、“國際化”探索之路上付諸的實際行動,驚訝於他的執著之時,也為玉雕界有這樣一位有想法有計劃並矢志不渝去踐行的先鋒派而鼓掌。

  對於未來的翡翠雕刻創作,王俊懿表示一方面會花更多時間來研究佛教藝術,佛教裡面很多思想智慧層面的表達是他這樣的佛家弟子很願意做的,但是他會用創新的形式來表現;另一方面,會用當代藝術的手法來表現翡翠國際化的視野和當代人文題材,他希望通過翡翠雕刻藝術品來美化社會,為社會增添正能量。

  對話翡翠雕刻藝術家

  CG:“現代化”能否將翡翠雕刻藝術推向“國際化”?

  王俊懿:具象說藝術國際化就是被國際認可接受的藝術形式,更高層面的理解,藝術國際化是一種對藝術形式持開放、理解、尊重的態度。 當代藝術更多需要的是一種情感的表達,一種原創的體現。我很欣賞“藝術無界”這一說法,但是時至今日我們玉雕者沒有把思維開啟、沒有與時俱進。尤其當面對中高檔翡翠料時,更為拘謹。《冰蝴蝶》這件作品的原材料也很昂貴,我用我的行動告訴大家,可以用全新的現代手法去做好料。

  在當代談玉文化的傳承創新,得用當代的藝術語言,這相當於一種橋樑,讓更多國際藝術圈看到這種材質的無限可能,通過這種材質來認識瞭解中國的傳統文化。但是我們將純傳統的東西拿到國際上他們看不懂,我就想用他們能理解的一種方式創作一些作品,讓他們慢慢了解並理解中國的玉石文化藝術,等到了一定程度,在未來我還要回過頭來推介非常傳統的玉石雕刻作品,這也是我的一個長遠規劃。如果國際市場既能讀懂現代化的翡翠雕刻作品,又能讀懂傳統作品,可謂是國際化的最佳體現。

  邱啟敬:放鬆心態玩出新意

  邱啟敬年輕,敢想敢說敢做,在講究師從古法、注重技法工藝師徒傳承的玉石雕刻界,越發顯得他是一個不聽話的“頑童”。出生於具有數百年壽山石雕刻傳統的福建,不願做耳提面命的石雕複製者,從大型壽山石雕刻《大遷徙》開始,就確立了他不走玉石雕刻的平常路。他的壽山石雕作品將壽山石從傳統工藝美術雕刻帶入當代藝術領域,將壽山石以粗狂原始的面容詮釋社會人文藝術。2010年他推出系列白玉雕刻作品,並在北京、上海等地進行《和光同塵》白玉作品展覽;2013年他與昭儀新天地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推出翠品屋《藝術空間》翡翠雕刻作品。

  《藝術空間》首個精品系列“涅槃”在2012年年底中國國際珠寶展上首次亮相便引起關注。還是源於傳統的禪意題材,但異於傳統寫實的造型手法,表達了拋開種種雜念迴歸生命本真的意識,打動了很多觀者的心。

  談到《藝術空間》引起關注,邱啟敬表示,“只是小試牛刀”,同時又謙虛地說,“其實我對翡翠這種材質的瞭解還是不很深入,以後發揮的空間會更大。這次《藝術空間》是與昭儀公司旗下的翠品屋品牌合作,是基於與王雲鶴董事長在翡翠雕刻、藝術理念上很多觀點不謀而合,合作很愉快”。在與他做採訪時,能很明顯感覺到他輕鬆的心態,思維活躍,敢想敢說。“很多人問我為什麼這樣做壽山石,這樣做白玉,其實在我看來,沒有那麼多為什麼,我就是喜歡雕刻,喜歡各種石頭,玩著玩著就這樣了,以遊戲的心態來做創作。既然是遊戲,就沒有必要那麼緊張。我沒有那麼重大的使命感,但是絕對忠於我的內心。當你順著你的內心走,就能走向絕佳的境地。” 回顧人類藝術史,就有藝術起源於遊戲的說法,在玉石雕刻領域,保持遊戲這一初始自然的狀態,邱啟敬用他的作品與其他領域的青年藝術家遙相呼應。

  對於他的壽山石雕作品、白玉作品都因為題材、形式的突破,曾在業內外引發褒貶不一的討論,邱啟敬一副淡然的神情,“不是我變得太多,而是別人變得太少。有破才有立,能引起討論,是一件好事情。”

  在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三年的學習,讓他比大多數同業玉雕者看得更高更遠。他表示,在美院的學習,不是老師教了什麼,而是整個藝術氛圍的影響。同時,那幾年安靜的沉澱,看書看展覽,梳理對藝術哲學、對雕刻、對玉石的理解,讓他對將來的創作之路有更清晰的想法。

  在他看來,當前白玉、翡翠雕刻題材上的限制性是主流消費市場與從業者整體素質決定的。權貴與資本市場決定了白玉、翡翠雕刻作品的消費力主要來自於禮品市場,傳統的觀音佛及升官發財之寓意的傳統作品佔了主流,他笑著說,“指日高升、馬上封侯,這些最好送。”在這種環境下,即便玉雕師最初抱有對藝術的執著追求,在世俗功利前也逐漸淡化了。他認同中國文化回潮,得有個週期,目前停留的層面還是比較浮躁,還需要很長的時間沉積,這不是一個行業的問題,是整個中國各行各業都面臨的問題。

  木頭、玻璃鋼、普通石頭、壽山石、白玉、翡翠都是他創作的材料,他不挑剔材料,與每種材料都玩出了火花。雖然他不是以白玉、翡翠入行,但在隔行如隔山的忌諱前,昂貴的白玉、翡翠都沒有讓他束手束腳,反而以他的新視角新思維為他手下的白玉、翡翠注入新的生命力。

  他認為白玉、翡翠都有無限大的可能與空間,主要看會出現什麼樣的藝術家來做創作,給予新的解讀,賦予新的方向。他告訴編輯,我們並不是反對傳統,但是傳統的東方思維不應該只停留在表面的造型沿襲,好的作品要存在個體的精神意識。

  對於接下來的創作,邱啟敬表示會在2013年9月推出《藝術空間》翡翠雕刻作品展覽,屆時會展出很傳統的作品,也會有基於傳統而創新的作品,還會有實驗性的作品。讓我們對這位玉石雕刻界“頑童才子”的翡翠雕刻新作給予更多期待。  

珠寶設計師簡單的設計效果圖有哪些
意式高階定製珠寶是怎樣的
相關知識
珠寶設計藝術翡翠
藝術留學最有前途專業珠寶設計專業介紹
珠寶設計師工藝創新設計作品有哪些
珠寶設計傳統花設計_珠寶設計傳統花絲工藝作品
珠寶設計專業中美術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路
插花設計藝術插花精選的作品有哪些
插花設計藝術鮮花插花圖片欣賞
學珠寶設計的就業前景
一個珠寶設計師要具備什麼條件
淺談設計藝術的美學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