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詞讀後感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涼州詞》的作者以別緻的視角,描繪了黃河遠眺時的特殊感受,同時也展示了邊塞地區荒涼、廣闊的景象。 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希望您喜歡!

  篇一

  唐詩在中華五千年的歷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它達到了中國詩歌水平的頂峰,尤其唐代詩人王之渙寫的《涼州詞》,使我深受啟發。

  《涼州詞》可謂家喻戶曉,被人們廣為傳誦,是眾多邊塞詩中比較著名的一首,詩人以別緻的視角,描繪了黃河遠眺時的特殊感受,同時也展示了邊塞地區荒涼、廣闊的景象。雖然略顯蒼涼,但是掩蓋不住詩人的豪邁之氣;有哀怨,但不消沉,清晰地描繪出了戍守邊疆戰士們的生活情景和心裡狀態。

  詩中第一句“黃河遠上白雲間”,洶湧的黃河和白雲相接,茫茫一色,極目西眺,一幅蒼涼、壯闊的景象映入眼簾;緊接著,詩人筆鋒一轉,“一片孤城萬仞山”,孤零零的駐地、高高的山峰,盡顯蒼涼,更流露出孤寂之情;然而“羌笛何須怨楊柳”,何必用哀怨的羌笛吹奏《折楊柳》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孤寂、環境的荒涼呢?原來“春風不度玉門關”,是春風吹不到這遙遠的關外啊!

  讀這首膾炙人口的詩,我們不僅能在眼前浮現出一幅荒涼、孤寂的塞外景象,而且還可以感受到詩人不畏困難、積極向上的豪邁之氣。它給我們後人最大的啟示是:無論環境多麼艱苦、氣候多麼惡劣,我們都要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樂觀豁達的精神,那麼我們的生活將會變得無限美好!

  篇二

  古詩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有著非凡的意義。而唐代則被視為中國各朝代舊詩最豐富的朝代,因此有唐詩、宋詞之說。

  據我所知,《涼州詞》有兩首,一首是王之渙寫的,另一首是王翰寫的。由於個人的性格不同,所以我要闡述的是王翰寫的《涼州詞》。作者王翰,字子羽,今山西太原人。他少時就聰穎過人,才智超群,舉止豪放,不拘禮節。他性格豪爽,無拘無束,神氣軒昂,氣度不凡。

  來看看這首《涼州詞》,它是一首膾炙人口的邊塞詩。“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描摹出了出征人們開懷痛飲、盡情酣醉的場面。第二句開頭的“欲飲”二字,渲染出這美酒佳餚盛宴的不凡的誘人魅力,表現出將士們那種豪爽開朗的性格。可在大家“欲飲”的時候,又馬上奏起了琵琶。“馬上”會讓人聯想到“立即出發”,其實在西域胡人中,琵琶本來就是要騎在馬上彈奏的。“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寫的是筵席上的暢飲和勸酒。前兩句王翰為我們描述了這樣的場景:將士們耳聽著陣陣琵琶聲,你斟我酌,開懷痛飲。有人已微微醉意了,放聲大喊“醉就醉吧,即使醉臥沙場,也請諸位莫笑!”由此見得第三、四句表現出來的不僅是將士們豪放、開朗、興奮的感情,而且還有著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我覺得,這些將士們就如同我們國家抗日時期的八路軍一樣,拋頭顱、灑熱血,在戰場上奮勇抗敵,作殊死戰鬥,最終把可恨的日本鬼子趕出了中國。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如果這些將士們真的“醉臥沙場”,那我覺得也值,因為他們終究為的是國家統一。

  篇三

  這是一個多麼令人享受的時刻,精美的酒杯,與晶瑩透亮的葡萄美酒交相輝映,讓人都不捨去飲用。樂師在馬上彈起了琵琶曲,那樂曲悠揚而又豪邁,恰似時而急促又時而舒緩的山澗流水,催促著大家開懷暢飲。勞累了一天將士們舉杯痛飲,大醉一場。誰知今日同樂的戰友,明日會不會戰死沙場,與其這樣,不如來一場大醉。

  這就是古詩《涼州詞》中的意境。動盪的邊關、凶險的敵軍、嚴酷的環境,將士們無不緊張,終於盼來了一場盛宴。大家借酒消愁,半醉半醒中,不由得念起了自己的故鄉。是啊,自古以來,又能有多少人能從邊關活著回到家鄉呢?許多士兵被迫拋棄妻兒,離開家鄉,來到邊關浴血奮戰,有些甚至還沒有見到自己的兒女一面,這是多麼令人無奈和殘酷啊!

  此刻,我體會到了戰爭的殘酷。從遠古社會開始,戰爭就從來沒有停止過,為了爭奪肥沃的土地、豐富的資源和至高無上的權力,發生了大大小小數以萬計次戰爭,無數條鮮活的生命瞬間消散,許多家庭就此支離破碎,還有大量戰敗國的人民成為奴隸,備受欺壓。

  戰爭說到底,是人無限的貪慾造成的後果。日本軍隊1937年的侵華戰爭,就是經過軍國主義思想薰陶後,許多被“洗腦”的日本青年,殺戮他人,也最終毀滅了自己。

  戰爭,除了痛苦和鮮血,無法帶給我們任何美好的事物。只有和平,才能得到平等和尊重,發展和進步。血腥和暴力絕不可能泯滅人們對和平的嚮往,白鴿必定會飛翔到任何一個角落。願和平之光永照人間!

題西林壁蘇軾讀後感
讀我的母親有感
相關知識
涼州詞讀後感
李清照詞讀後感
納蘭性德詞讀後感
古詩詞讀後感
重溫最美古詩詞讀後感
四大名著開篇詞讀後感
古詩詞讀後感大全
于丹重溫最美古詩詞讀後感_讀于丹重溫最美古詩詞有感
中國曆代軍旅詩詞讀後感
小學生古詩詞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