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徐志摩愛國的詩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0日

  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詩人,新月詩社成員。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內容,歡迎閱讀!

  徐志摩的詩 《殘詩》原文

  殘詩①

  怨誰?怨誰?這是青天裡打雷?

  關著,鎖上;趕明兒瓷花磚上堆灰!

  別瞧這白石臺階兒光潤②,趕明兒,唉,

  石縫裡長草,石上鬆上青青的全是莓!

  那廊下的青玉缸裡養著魚,真鳳尾,

  可還有誰給換水,誰給撈草,誰給喂?

  要不了三五天準翻著白肚鼓著眼,

  不浮著死,也就讓冰分兒壓一個扁!

  頂可憐是那幾個紅嘴綠毛的鸚哥,

  讓娘娘教得頂乖,會跟著洞簫唱歌,

  真嬌養慣,餵食一遲,就叫人名兒罵,

  現在,您叫去!就剩空院子給您答話!……

  ① 寫於1925年1月,初載於同年1月15日《晨報·文學旬刊》,署名徐志摩,原題

  為《殘詩一首》。

  ②1925年8月版《志摩的詩》“光潤”為“光滑”。

  徐志摩的詩 《殘詩》賞析

  《殘詩》寫於清朝末代皇帝被逐出皇宮的時候。題目叫《殘詩》,可能有兩種命意:

  一是作者自己廢棄的一篇較長的詩僅留下來的一部分***象現在這個樣子,卻是一首完整

  的獨立的短詩***;二是和作者常慨嘆的當時國家的“殘破”和他自己所謂思想感情的殘

  破有一定關係。但不管其命意如何,《殘詩》有著較高的藝術價值。在語言上,全詩用

  口語寫成,這在作者的全部詩作中也是相當突出的,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採用社會下層

  人民的日常口語來描繪滿清上層階級的敗落景象。本來卑下與高貴在昔日有著森嚴的界

  限,但時過境遷,今非昔比,原先強盛的現已殘敗,作者用市井語言去寫顯貴宮庭的敗

  落,脫盡了宮庭的脂粉氣,還原了世俗的純樸自然,在語境和情調上形成一種特殊的氛

  圍,這是僅用書面語所無法達到的效果。當然,《殘詩》中的日常口語,經過了作者精

  心提煉,已經沒有日常口語的零亂蕪雜,可說是“珠圓玉潤”。在詩的句法與章法的安

  排上,《殘詩》也有獨到之處,它不象徐志摩的其他許多新詩那樣,在句法和章法上注

  重排比和對稱,相反,這裡追求的是句子結構的錯雜,力避句子結構的類同,雖然整首

  詩在外在形象上齊整得象塊豆腐乾,但句子結構極其靈活多變,句子與句子之間是一種

  鬆散的、自由的流動關係,加之作者不斷地變化句子語氣,用疑問、反詰、感嘆、否定

  語氣來避免過多的直陳句,表達出一種變幻不定的思緒,增強了詩內在的張力和彈性。

  在押韻技巧上,從腳韻安排講,是西詩常用的偶韻體,兩行押一韻,兩行換一韻,這種

  詩體在英國過去叫“英雄偶韻體”,但到後來,卻適於用來寫諷刺詩。《殘詩》作者也

  這樣用而沒有流於庸俗,既自然貼切,又極富音律美。

  《殘詩》在語言、節奏和韻律、句法和章法上有許多成功之處,但它最耐人品味的

  還在於意象的選擇和情境的表現上。作者構思新穎,不落窠臼,避免了一般詩人可能寫

  的老套法***即用鋪敘的手法展現昔日的豪華顯貴、藉以感慨今日的冷落殘敗***,直白石

  臺階、鳳尾魚、鸚鵡,這些意象本身就能讓人聯想到宮庭昔日的豪華顯貴;他也直接從

  表現“今天”著手,預示昔日的一切都將褪去原有的色彩、將消隱原有的存在:瓷花磚

  堆積灰塵、白石臺階也要長草和生苔、珍貴的鳳尾魚將要餓死、聰明而刁鑽的鸚鵡

  不再有人理會,展示出一幅由盛而衰的封建帝王沒落的畫面。值得一提的是,鸚鵡這一

  意象的選擇在深化意境、渲染情調上有著重要的作用。鸚鵡出現前,滿清廢宮的敗落景

  象被統一在一種無聲的寂靜的視覺畫面中,鸚鵡的聲音打破了這種寂靜,出現了聽覺的

  喧鬧,但隨即這種聽覺的喧鬧又與“空院子”一同歸於沉寂。以有聲襯托無聲,就顯得

  更加寂靜了,廢宮的景象也就愈顯得敗落。《殘詩》也有感於興衰、滄桑的表現,但決

  不是我國舊日詩人的懷舊戀古,其基調是嘲弄的,為此,詩人選擇了鸚鵡這一意象,讓

  它們以喜劇的角色出現,這些鸚鵡們,聰明乖巧,也驕橫刁鑽,怎奈它們不能解人世的

  滄桑和世事的沉浮,在主子失去權勢後,仍然愚蠢地聒噪不已,真真可憐又可笑!作者

  最後巧用一個“您”字和“空”字,既點出了其可憐的必然的結局,又極富嘲諷意味,

  讓人回味無窮。

徐志摩愛情詩歌精選
關於徐志摩抒情的詩
相關知識
關於徐志摩愛國的詩
關於徐志摩想象的詩
關於徐志摩闊海的詩
關於徐志摩抒情的詩
關於徐志摩悲痛的散文
關於徐志摩日記的文章
關於徐志摩醒悟的散文
關於徐志摩幻想的作品
關於徐志摩憤怒的散文
關於徐志摩生活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