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哲理文章三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世間感情千萬種,沒有一種不令人動容,沒有一種不教給我們道理。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感情哲理文章,希望能幫助到你!

  感情哲理文章1:魚有佛性

  人問寺院大師,為何唸佛時敲木魚而不敲雞、羊或其他什麼。大師答曰:世間最勤快的生物莫過於魚,從不合目,終日遊動。如此勤奮還需敲打,何況人乎?原來名為敲魚,實為敲人。

  又聽說魚的記憶力只有7秒,所以快樂稍縱即逝,煩惱也是蜻蜓點水;所以無所謂露喜,也無所謂含憂。這是否也暗合了佛家的空呢?

  魚在水中游擺,既不是追逐什麼快樂,也不是擺脫什麼煩惱。只要生命還在就搖尾而遊,不追念前世甘苦,也不奢求來世幸福。正是菩提本無樹,何處惹塵埃?纖塵不曾落過,雜念更是不曾滋生。

  魚從不考慮人如何看待它們,也從不考慮明日的是非禍福,它們只是終日四處遊動,有吃的便吃,沒有便繼續遊。就如雲遊的和尚,緣起隨緣,緣未到亦不強求。

  魚甘做木魚請佛終日敲打,警醒自身。佛理也化作無數的魚警示世間,只是我們不曾理會罷了。

  魚的思考

  魚是否曾經或正在思考過?然而我們不是魚,又怎知它思考與否。於是就出現了莊子與惠子的對白:汝不是魚,焉知魚的快樂;而汝不是我,焉知吾不知魚的快樂。

  我把我心化在水裡,與魚共舞。

  亙古至今,似乎沒有哪種生物能久遠過魚,也沒有哪種生物的種類多過魚。許多的生命禁不起歷史長河的沖刷,漸漸銷聲匿跡,唯有這魚從河裡游到江裡,從江裡游到海里,又從海里游到陸地上,也終成了兩棲動物。

  為何魚的生命力如此恆久?它的祖先有沒有告訴過它如何生存,如何與人相處。我們沒有思考過,不代表魚也沒有思考過。

  也許從古遊到今的魚的確沒有任何思考,可正因為退卻了矯情的思考,沒有了思考就成了高層次的思考。所以所有江河湖海、淺水深海,只要有水的地方,大魚小魚比比皆是。

  魚的智慧

  據說即使是莊稼地裡,一旦水多成澇,日子稍久,那田間就會有魚苗躍動,而這魚苗就是不知蟄伏了多久的魚籽,遇水就得以重生。

  這便是智慧,不求安居樂業,唯有隨遇而安。眾多生物,霸道如恐龍不可一世,珍稀若袋狼種種。稀有的瀕危了,珍貴的滅絕了。唯有魚,個個看來呆頭呆腦,只要有水便成。除此之外什麼也不挑剔,而恰巧水佔了我們星球的70%。淺水就是淺水魚,深海就是深海魚,淡水就是淡水魚,即使見不到陽光的地下水裡也有石魚自在地徜徉。於是,魚成了世界上種類最多、數目最多的生物

  你把魚養在魚缸裡,它自由自在地遊,不會抗議空間有限;你把魚放在水族館裡,它也不嫌吵,翻來游去,自得其樂;你把魚養在水庫裡,它樂在其中,偶爾會躍起欣賞夕陽無限美。

  成為案板肉時,它也許會掙扎。但正因為不斷被傷害,它們的繁殖能力也最強。

  魚不擇水而生,而是遇水則遊。

  魚的生存智慧就是這樣——遂了外界的心願,自己遨遊的世界才更寬闊。

  感情哲理文章2:愛打扮的蜘蛛

  蜘蛛們世世代代都穿著一身顏色灰暗的衣服。

  老蜘蛛總是諄諄告誡小蜘蛛:這種衣服雖然不好看,但是便於隱藏,不易被獵物發現。你們要想吃飽肚子,就不要惦記著把自己打扮得漂亮。想漂亮,得有蝴蝶那樣的翅膀。

  蜘蛛們都很聽長輩的話,世世代代穿著灰不溜秋的衣服,一動不動地守在自己織就的網上,等待著粗心大意的獵物落網。

  然而,美麗實在太有誘惑力了。

  一天,幾隻小蜘蛛毅然脫下身上的灰衣服,換上了五彩斑斕的禮服,個個打扮得花枝招展,好不快活。

  富有經驗的老蜘蛛趕緊警告其他蜘蛛:“孩子們,你們千萬別學它們的樣兒!它們這樣張揚,肯定要吃虧的!你們就等著瞧吧!”

  但是,老蜘蛛的話沒有應驗。穿花衣服的蜘蛛們不僅沒有捱餓,而且捉到的蟲子比其他蜘蛛還要多。因為,森林裡有許多愛漂亮的蟲子,把它們的花衣服當成了盛開的鮮花哩!

  ―――傳統應該尊重,但尊重傳統絕不意味著一成不變。沒有變革就沒有創新,沒有創新就沒有進步,人類的進步就是在一個個變革中實現的。

  感情哲理文章3:一個銅錢的故事

  有個年輕人,抓了一隻老鼠,賣給藥鋪,他得到了一枚銅幣。他走過花園,聽花匠們說口渴,他又有了想法。他用這枚銅幣買了一點糖漿,和著水送給花匠們喝。花匠們喝了水,便一人送他一束花。他到集市賣掉這些花,得到了八個銅幣。

  一天,風雨交加,果園裡到處都是被狂風吹落的枯枝敗葉。年輕人對園丁說:“如果這些斷枝落葉送給我,我願意把果園打掃乾淨。”園丁很高興:“可以,你都拿去吧!”年輕人用八個銅幣買了一些糖果,分給一群玩耍的小孩,小孩們幫他把所有的殘枝敗葉撿拾一空。年輕人又去找皇家廚工說有一堆柴想賣給他們,廚工付了16個銅幣買走了這堆柴火。

  年輕人用16個銅幣謀起了生計,他在離城不遠的地方擺了個茶水攤,因為附近有500個割草工人要喝水。不久,他認識了一個路過喝水的商人,商人告訴他:“明天有個馬販子帶400匹馬進城。”聽了商人的話,年輕人想了一會,對割草工人說:“今天我不收錢了,請你們每人給我一捆草,行嗎?”工人們很慷慨地說:“行啊!”這樣,年輕人有了500捆草。第二天,馬販子來了要買飼料,便出了1000個銅幣買下了年輕人的500捆草。

  幾年後,年輕人成了遠近聞名的大財主故事很簡單,也很有意思。年輕人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因為他具備了現代人的管理素質。

  一、他很有思想:他明白要想得到就一定要付出。他先送水給花匠喝,花匠得到了好處,便給了他回報。這也是雙贏的智慧。

  二、他很有眼光:他知道那些斷枝落葉可以賣個好價錢,但如何得到大有學問。所以,他提出以勞動換取。這也符合勤勞制富的社會準則。

  三、他很有組織能力:他知道,單靠他一個人難以完成這項工作。他組織了一幫小孩為他工作,並用糖果來支付報酬。從這一點看,他具備領導藝術和管理才能,他用較低的成本贏得了較大的投資收益。

  四、他很有資訊意識:他可以從和商人的談話中捕捉賺錢的機會,再用較低的價格收購了一大批草轉手賣了個好價錢。這一點,與我們今天在資訊時代的經濟貿易非常吻合。

  我們每個人都夢想成功,而且財富就在我們身邊。有的人抱怨財運不佳,有的人埋怨社會不公,有的人感慨父母無能……其實我們真正缺乏的正是勤奮和發現財富的慧眼。

感人哲理文章
富有哲理文章三則
相關知識
感情哲理文章三則
愛情哲理文章三則
愛情的哲理文章三則
愛情悲傷哲理文章三則
感悟人生哲理文章三則
精美哲理文章三則
好的哲理文章三則
人生哲理文章三則
感情哲理文章
經典哲理文章三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