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生命日益豐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很多時候,人一旦靜下心來就會突發奇想,想來想去最後竟會忍不住問自己:人為什麼要活著呢?我又為什麼在這個喧囂而紛亂、困苦而險惡的世界苦苦掙扎呢?於是越想弄清楚就越發地迷茫。人世間有許多事情是我們所不能參悟透的,我們的生命就是其一。

生命的定義有許多種,但總的來說生命只是一種存在的現象,生物的生存能力就是生命。因為生命本來就是抽象的,所以就很難去表述。但作為萬物靈長的人來說,探究生命的本質卻是一個必須有人去做的課題,因為要想生存,而且生存地更加具有價值,就需要了解自己生命存在的意義。由於用抽象的語言難以表達清楚,於是就有了許多的比喻,把生命比作現實生活中的一些事物,這樣就有利於對生命的理解和剖析。

有人把生命比作一支鉛筆,因為只是在不停地書寫人生,且只能慢慢地變短,慢慢地消耗,而書寫的內容就可以窺探出生命的意義。

有人把生命比作一張白紙,因為初始的空白正象徵著人之初的最原始的簡單,而在其上是書寫詩歌,小說,還是描繪一幅色彩斑斕的畫作,抑或胡亂地塗鴉,這許多種的結局也能比喻出生命的價值。

還有人把生命比作一棵小樹,不斷地吸收陽光、水份、養料,不斷地成長,但最後總有一天歸於消亡,這也說明了生命的生長的過程,和最後終究消失的結局。

還有許多種的比喻。但既然生命被比作了物體,那麼它理應具有物體的基本屬性。所以說生命也有自己的長度、寬度、厚度。

生命的長度最好理解,拿人來說,就是從出生到死亡的時間長短。生命的寬度要我來看就是人生的閱歷。閱歷是指一個人對社會、對事物、對生活中所發生的事的經歷及理解。生命的厚度應該是一種積澱,是精神層面上的積累與沉澱,是基於閱歷之後的理解再吸收。

從大體上來說,我們人類的生命是極其有限的,如果排除外在因素,人的壽命也不過百多年而已,如果要細算到天災人禍,疾病等因素,那麼可能就會更短。所以說生命的長度是不可以預測的,更不可以人為地左右。而生命的寬度和厚度卻是可以改變的,那需要我們付出努力,甚至做出許多方面的犧牲。

要想拓展生命的寬度,我們就要不斷地充實我們的生命。所說的閱歷就是走過的人生路 ,所經歷的一些事 ,有感慨 ,有收穫。比如多走走各個地方,多接觸一些人,多讀一些書,再結合你所經歷的這些細細品位你所接觸的人,事兒和去過的地方,你會發現很多,也會學到很多,然後學以致用,你的人生閱歷就增加了。簡單來說就是要把你人生的經歷變得豐富多彩,而不是蒼白單調。這樣閱歷自然就增長了。行千里路、讀萬卷書是一種閱歷,感情的悲歡離合,愛恨情仇也是一種經歷,困苦中煎熬,富足中感受,也都是一種閱歷。所有的這些閱歷都開闊了我們的眼界,拓展了我們生命的寬度。

要想增加生命的厚度,不是單單靠閱歷的豐富就可以積澱起來的,還要求我們有一定的悟性,去理解 去領悟我們所接觸的一切。"積澱"中的"積"是積累,也就是上面所說的閱歷。而生命的厚度主要在這個"澱"字,就是沉澱。人生中積累的所有閱歷,經過我們的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去其偽裝,存其真諦後就慢慢地變成我們自己的思想意識、感情境界 、 精神層次。隨著積澱厚度的增加,你會在進取中保持著從容,在拼搏中蘊含著淡定,在忙碌中不忘悠閒,在困苦中展露笑容。

我們無法延長我們生命的長度,但我們必須竭盡全力來拓展生命的寬度,增高我們生命的厚度,這樣我們的生命就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變得更加地豐盈,而我們在死亡的那一刻也會欣慰地說:我沒白在這世上走一回。

一株含羞草
純與不純的居
相關知識
讓生命日益豐盈
讓生命怒放勵志日誌
讓生命更精彩勵志日誌
讓生命化蛹為蝶勵志日誌
關於讓生命充滿愛作文
讓生命之花綻放的演講稿
讓生命充滿愛主題演講稿
如何讓生命潛能爆發
讓生命充滿愛優秀演講稿
讓生命出彩的演講稿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