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們熱議中國夢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5月24日,距離中國科協弘揚科學道德踐行“三個倡導”,奮力實現中國夢報告會開始還有半個小時,貴陽市貴州飯店國際會議中心能容納幾百人的大禮堂已一座難求,不少來晚的聽眾還在四處張望,希望還能有個好運氣找到“一席之地”。

  第十五屆中國科協年會開幕前夕,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精神,中國科協舉辦了此次報告會,希望能通過科學家們的現身說法,加強科技工作者隊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凝聚起科技戰線共築中國夢的強大力量。貴州省高校師生、廣大科技工作者以及各界群眾早早便來到會場。

  下午3點,人民科學家錢學森的祕書、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研究員塗元季的報告拉開了此次報告會的帷幕。

  “錢學森懷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遠渡重洋去美國留學,然後回到祖國,建設祖國。這正是老一輩愛國科學家中的典型代表。”報告會上,塗元季不僅講述了錢老一生為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獻身航天事業的報國曆程,還為現場的觀眾展示了一系列錢老生前珍貴的圖片資料,引起一陣陣熱烈的掌聲。

  經過幾代航天人的不懈努力,我們把自主研製的載人航天器和自己培養的航天員送上太空,使中華民族的千年飛天夢想成為現實。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研究員的報告把觀眾引進了神祕的太空。

  據周建平介紹,從工程立項至今21年時間,我國先後實現了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從反艙內試驗到艙外活動、從單船飛行到空間交會對接和組合體飛行等一系列的技術突破。“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英明領導的結果,是全國人民大力支援的結果,也是以錢學森、王永志為代表的一代代航天人拼搏奉獻、艱苦奮鬥的結果。”談起中國載人航天事業取得的輝煌成就,周建平頗為自豪。

  中國工程院院士、暨南大學原校長劉人懷則以《百年追夢 科技興國》為題,講述了我國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胸懷遠大理想、堅持嚴謹治學、恪守科學道德,用聰明才智和辛勤勞動成就中國科技發展一個又一個夢想的感人故事,展示廣大科技工作者強烈的責任擔當和德學雙馨的良好風貌。

  “作為科技工作者,我們一定要沿著前輩科學家的道路,記住歷史,堅守科學道德,堅持創新,不畏艱險,紮紮實實、腳踏實地,用勤勞的雙手托起偉大的中國夢。我相信,我們中華民族一定可以再次輝煌,讓我們大家共同努力吧!”劉人懷熱情洋溢的演講再次激勵了在座的聽眾,現場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

  將近三個小時的報告會,會場依然座無虛席。來自貴州師大的陳平告訴記者,“聽這場報告不虛此行,不僅領略到了科學大家的風采,也真切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作為一名即將走上社會的大學生,將為實現‘中國夢’繼續努力!”

  5月24日,兩名參觀者在參觀神舟六號太空艙模型。當日,作為第十五屆中國科協年會的活動之一,“月球探測科普展”在貴州科技館舉行。

  新華社發

山東省屬事業單位招考筆試考中國夢倡腳踏實地
凝心中國夢助力建小康
相關知識
科學家們熱議中國夢
科學家們的名人名言
科學發展觀與中國財政法治建設論文
科學人口觀為中國收穫第二次人口紅利
大科學家們講的小故事讀後感
科學家們的名言
科學家們的名言
歌頌國家富強的中國夢童謠
小學生詩朗誦中國夢稿子
淺議中國夢教育的參考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