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說專項訓練試題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5日

  《馬說》是唐代文學家韓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雜文,屬論說文體,原為韓愈所作《韓愈文選》中《雜說》的第四篇,“馬說”這個標題為後人所加。此文作於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間***公元795—800***。“說”是“談談”的意思,是古代一種議論文體裁。這篇文章以馬為喻,談的是人才問題,表達了作者對統治者不能識別人才、不重視人才、埋沒人才的強烈憤慨。

  今天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是:《馬說》專項訓練試題 ;具體內容如下,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一、基礎知識

  1、給下列加粗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⑴ 駢死***A、pián B、bìn***     ⑵ 祗辱於***A、zhǐ B、chǐ***

  ⑶ 伯樂***A、bó B、bǎi***      ⑷ 粟一石***A、shí B、dàn***

  ⑸ 才美不外見***A、xiàn B、jiàn***  ⑹ 其真無馬邪***A、xié B、yé***

  ⑺ 相馬***A、xiānɡ B、xiànɡ***    ⑻ 馬廄***A、jiù B、jì***

  2、解釋下列加粗的字。

  ⑴ 駢死於槽櫪之間___________

  ⑵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⑷ 食之不能盡其材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⑸ 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

  3、為下列加粗字選擇正確的義項。

  ⑴ 不以千里稱也***A、稱讚 B、稱呼 C、物名***

  ⑵ 故雖有名馬***A、雖然 B、即使 C、如果***

  ⑶ 一食或盡粟一石***A、有時 B、或者 C、可能***

  ⑷ 其真不知馬也***A、知道 B、識別 C、懂得***

  4、解釋下列句中加粗字的意思。

  ⑴ 食:食民者不知其千里而食也

  食不飽

  ⑵ 策:策之不以其道

  執策而臨之

  ⑶ 其:其直無馬邪

  其真不知馬也

  ⑷ 能:雖有千里之能

  晏求其能千里也

  5、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⑴ 才美不外見________

  ⑵ 食之不能盡其材________ ________

  ⑶ 其真無馬邪________

  二、根據課文內容回答問題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只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下列各句中的“食”讀音和意義都相同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① 一食或盡粟一石。  ②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③ 食不飽,力不足。  ④ 食之不能盡其材。

  2、翻譯。

  ⑴ 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采用的寫法是_________________。文中的“伯樂”是比喻__________;

  “千里馬”是比喻________________;“食馬者”是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

  集中抨擊的社會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寫千里馬的遭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論證的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標出下面句子朗讀時應有的兩處停頓。

  食 馬 者 不 知 其 能 千 裡 而 食 也。

  7、“以”字的意思和用法與“不以千里稱也”一句相同的一項是***   ***

  A、策之不以其道        B、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C、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   D、不以善小而不為

  8、各用一句話概括各段段意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對本文寫作意圖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

  A、本文借千里馬因不遇伯樂而被埋沒於世的故事,說明了識別和選拔人才的困難及其嚴重危害。

  B、本文就有馬無馬問題反覆進行論述,說明“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藉以諷喻當時統治者不能識別和選拔人才,表達作者懷才不遇的心情。

  C、本文借千里馬因不遇伯樂而被埋沒於世的故事,說明了眾多的才智之士不得重用的真正原因,在於沒有遇到像伯樂那樣知人善任的人。

  D、本文就有馬無馬問題反覆進行論述,說明“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藉以呼籲社會能有更多的像伯樂那樣的人,使天下人才各得其用。

防溺水安全作文
馬說專項訓練試題
相關知識
馬說專項訓練試題
馬說專項訓練試題
中考英語名詞專項訓練試題
中考英語介詞專項訓練試題
五年級上冊語文閱讀專項訓練試題
魯教版七年級下冊政治選擇題專項訓練試題
小升初英語人稱代詞專項訓練試題
高三高考英語閱讀理解專項訓練試題
初二上冊語文專項訓練試題及答案
高一上冊政治選擇題易錯題專項訓練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