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確定第三次改革開放戰略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9日

  連結是這個宇宙演化的密碼。當物質之間發生連結,它們就能夠資訊交換,進而就會發生演化。人類文明的發展也離不開各種形式的連結。有人與物之間的、有人與人之間的;有群體之間的、有個體之間的;有現在和過去的、有現在和現在;有和平方式的、有暴力方式的等等。

  “一帶一路”規劃的出爐,是中國智慧向世界展現的一種新的連結方式。它崇尚共贏、它多管齊下、它是系統的、它是清晰的。梳理歷史的各種,很難看到有這種形式的連結。

  能夠產生這種與眾不同“大連結”的背後是中國綜合能力的提升。其裝備製造的發展可以讓高鐵、管道鋪張開去;其金融儲備雄厚可以為大連結提供資金支援;其自由貿易主導的理念可以為世界傳遞多贏;其生機勃勃的市場可以向外界提供有益的反饋。

  一帶一路,世界新連結。

  核心摘要

  “中國經過了三次改革開放,第一次改革開放是鄧小平提出的建設特區;第二次改革開放是加入WTO,這徹底改變了中國;第三次開放是“一帶一路”戰略,這是在前兩次基礎上更大的開放,是高層次、高水平、高質量的開放,中國將把最好的東西拿出去。”

  本報記者李伯牙北京報道

  《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以下簡稱“願景與行動”公佈,醞釀近兩年時間的“一帶一路”指導性檔案終於出臺。不過,這八千多字的檔案仍需要進一步解讀。

  在“一帶一路”戰略提出後,像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這樣的高層智庫都參與研究,並提出不少對策建議,有些已經寫入戰略。為此我們專訪了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兼祕書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這是時隔一年多我們再次與他面對面,之前他提出的很多有預見性的觀點,比如用產業園模式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已經寫入戰略。

  選擇重點“驛站”

  《21世紀》:這次公佈的“一帶一路”檔案稱為“願景與行動”,而不是原先我們設想的“一帶一路”規劃,這怎麼理解?

  魏建國:這就發出一個訊號,說明中國在這個問題上很重視又很慎重,不像以往那樣搞模式為先、規劃在先的做法,而是根據不同特點對逐個國家、城市和專案進行探討,不追求模式、時間、路徑和專案上的一致,而是帶有彈性的,帶有共同願望的。

  《21世紀》:那接下來怎麼推進,有沒有實際的操作方案?

  魏建國:有,我認為下面就是由我們各部門與各個國家推進落實,通過資金、政策、專案和規劃進行落實,但不是統一推進,而是各國自己可以決定。也不一定從離得最近的國家開始談,有可能是從很遠的國家開始,成熟一個是一個,條件最具備的先行。

  《21世紀》:“一帶一路”願景與行動公佈後,內容還是與我們預想的有很多不同之處,您怎麼看這個檔案?

  魏建國:這個願景規劃是落實“一帶一路”戰略很好的東西。

  第一,它把“一帶一路”一些規劃和願景細化,從時間上進行細化,規定在什麼時間內完成什麼專案。

  第二,在程式上也很細化,爭取儘快跟“一帶一路”國家實行五通,定了一個比較詳細的路線圖和時間表,比如要儘快和“一帶一路”有關國家簽訂雙邊和區域的FTA國家或地區間的自貿區,加快FTA談判,也要加快和有關國家的BIT雙邊投資協定的談判,還要加快和有些國家關於投資貿易保護協定的談判。

  願景規劃的發表還是有利於推動五通的具體落實,我們已經在路線圖、時間表上做了細化,下一步就是落實。落實過程中我認為還是要突出重點,因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涉及13個國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涉及52個國家,這65個國家不可能同時開展,所以我建議選擇海上和陸上的驛站。未來選10到20個驛站作為“一帶一路”的支撐點重點發展,在這個過程中產業園就很重要。

  《21世紀》:選擇驛站或支撐點有什麼標準?

  魏建國:主要是看對方需要,看條件的成熟度,以及政策溝通和道路溝通方面的成熟度。雙方政策溝通之後,然後基礎設施聯通,再到貨物流通和金融融通,最後到人心相通,總是有先有後。

  產業園是落地最好的平臺

  《21世紀》:願景與行動提出探索投資合作新模式,鼓勵合作建設境外經貿合作區、跨境經濟合作區等各類產業園區,促進產業叢集發展。產業園為什麼重要?

  魏建國:建設產業園是中國企業走出去最好的平臺。第一,產業園是兩國政府簽訂的,在所在國裡雙方合作的、各種條件具備的、有利於企業和當地稅收就業等政策落實的最好平臺。有兩國政府的保障,避免企業走出去單打獨鬥。第二,產業園基礎設施完善,方便企業入駐並辦理當地的各種手續,包括稅收、簽證的辦理,還有交通、原材料供應等都是產業園可以做的。

  《21世紀》:產業園是進行專業化分工,還是像以前中國所做的大雜燴?

  魏建國:這個產業園是針對當地的優勢而建的,不是大雜燴。這是為當地量身定做、定向打造的適合當地優勢的產業園,使得合作國家的基礎工業、優勢產業得到發展。

  這絕對不同於十多年前我們在巴基斯坦搞的海爾魯巴伊和非洲尚比亞謙比西銅礦那種大雜燴式的,而是要把園區打造成為當地的基礎工業基地、高新技術基地、機械製造和裝置基地以及當地的出口加工基地,最後打造科技研發基地。

  《21世紀》:這意味著產業園有一定的准入門檻?

  魏建國:不是所有企業都能走出去,一定要具備一些條件,更重要的是要注意當地的社會責任,知道當地民眾和市場的需要,和政府各部門合規交往,而不是採取桌下交易或走上層路線。這是中國企業展現新面孔的最好時機,也是決定中國企業能否在國際上立足、叫響的關鍵。

  對中國企業來講,“一帶一路”不像以往那樣是個大雜燴,更不是企業一窩蜂到一個地方。為什麼要搞支撐點、驛站,就是有資格有門檻,讓我們公開、透明、合規的企業在“一帶一路”戰略下和當地企業進行合作。

  我們之所以在墨西哥的高鐵和斯里蘭卡的港口專案上出問題,一方面是外國勢力阻撓,更重要的是我們在國外的企業對當地瞭解不夠,應該更看重對當地的社會責任,尊重當地的法律法規,避免反對派和其他方面找到藉口,這一點不克服,我們的專案永遠走不出去。當然,不是所有的中國企業都有這種問題。

  應該再次強調,這次“一帶一路”戰略佈局中國企業走出去時,要徹底打消窩裡鬥和無序的價格競爭。這一點各部門,尤其是商務部、發改委、外交部等要做好這方面工作,我們的駐外部門,特別是使館的經商參處要發揮作用。

  開闢新市場重在共贏

  《21世紀》:在經濟新常態下,“一帶一路”也需要打造新的增長點,能不能起到這個作用,能開闢多大的市場?

  魏建國:我認為,中國經過了三次改革開放,第一次改革開放是鄧小平提出的建設特區;第二次改革開放是加入WTO,這徹底改變了中國;第三次開放是“一帶一路”戰略,這是在前兩次基礎上更大的開放,是高層次、高水平、高質量的開放,中國將把最好的東西拿出去,不是像以前只拿一些中國不要的東西。所以這次改革開放在尋找新的市場的時候,一開始摒棄以前的觀念把淘汰的產能轉移出去。

  在尋找新市場的時候,不要首先考慮中國企業的利益,不要考慮中國自己一家的得利,要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始終貫徹合作共贏、多予少取等原則。

  “一帶一路”願景規劃很重要,願景就是政府部門和企業不能急功近利,這是長期打造的東西,讓當地企業、百姓和國家得到好處,覺得中國是個可依靠的夥伴。

  我以前在非洲工作,經常講獨家行走得快,同伴行走得遠。“同伴”二字在對外關係中可能以後是關鍵詞,我們不會打造同盟,永遠是同伴關係,而不是像某些國家為一己私利不惜損害別國利益,“一帶一路”願景最終體現的是這個事情。

  《21世紀》:現在推進“一帶一路”您最關心的是什麼?會有什麼困難和問題?

  魏建國:“一帶一路”首先要選擇好驛站和支撐點,關鍵是取得經驗逐步推廣,把“一帶一路”儘快打造成互利共贏的模式。“一帶一路”最後能不能受到歡迎,能不能進行推廣和進一步發展,最終考驗要看是不是可以取得共贏。

  “一帶一路”最終中國和合作國家能不能取得互贏,能不能和亞投行的其他夥伴取得共贏,互贏和共贏是衡量“一帶一路”能否成功的關鍵,我最擔心的就是這個問題。

  《21世紀》:就是先打造利益共同體。

  魏建國:在命運共同體之前先把利益共同體打造好,利益都一致了,比如這個專案最終得益的是我們雙方,那以後就慢慢會走到命運共同體,我最擔心的就是利益共同體能否打造好。

天涼好個秋小說完整版
高考准考證號忘記怎麼辦_如何查高考准考證號
相關知識
一帶一路確定第三次改革開放戰略
高一語文上學期第三次月考試卷及答案
第三次大沽口之戰的發生經過介紹
第三次大沽口之戰的發生經過介紹
第三次大沽口之戰的背景是什麼
高三歷史改革開放時期的社會主義建設複習題及答案
改革開放三十週年抒情散文
關於改革開放三十年散文
關於改革開放三十年散文
改革開放三十週年心得體會教師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