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後感作文附評語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0日

  不少同學寫觀後感,往往將 觀 的內容寫得很長,總愛把故事情節從頭到尾加以介紹,生怕讀者不知其內容,而發表 感 的文字卻很少。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面對強大的對手,明知不敵也要毅然亮劍。即使倒下,也要成為一座山,一道嶺。這便是‘亮劍’精神,也是中國軍人的軍魂。”這一段鐵骨錚錚的話,出自近期央視熱播的軍事題材電視劇《亮劍》中,是主人公李雲龍在軍事學院的畢業論文答辯會上對中國人民解放軍之軍魂的總結。電視看到了尾聲,令人感慨頗多,李雲龍幾乎沒有文化,性格粗暴,愛說髒話,但又極為豪邁,善於指揮,擁有天馬行空般的作戰想象力,直率、粗糙、無矯飾、心底透亮,有一顆赤子之心,他的部隊在他的帶領下也感染上了悍不畏死,勇往直前的氣勢,打了一個又一個勝仗。他在長期的軍事生涯中,一步步走向了成熟,形成了獨具一格的“亮劍”精神。

  亮劍精神是我們的軍魂,首先他體現了一種魄力和勇氣,人們常說:狹路相逢勇者勝。何謂勇者,勇者不僅僅是指那些敢於直面敵人炮火的革命英雄,同時也是指那些敢於面對困難,在困境中也可以求生存、求發展的人。在戰爭年代,兩軍對峙,雙方爭奪的是陣地,退一步就等於是把自己的陣地讓給了敵人,也等於是把勝利的希望讓給了敵人。正因為解放軍在敵人面前的勇往直前,毫不退縮,才將鬼子趕出了中國,把國民黨趕出了大陸,成為真正的勇者,成為笑到最後的勝利者。其次,他體現了一種大氣,一種豪氣。古語有云:做大事者不拘小節。從古至今的成大事者,沒有人是因為算計個人的得失而成為偉人的。他們總是為了一個信念、一個目標去努力,到最終他們得到的東西也都是水到渠成。總斤斤計較個人得失的人是難以做成大事的,因為他把所有的精力全都用在了細枝末節上,而忽視了全域性的統籌規劃。如果李雲龍每打一次仗就計算自己到底能得到多少錢,會升官幾級?那麼他不但不會取得一場又一場戰爭的勝利,恐怕早成為敵人猛烈炮火下的犧牲者。因為計較這些個人利益的得失會讓他失去理性的判斷能力,更會讓他失去一幫為他出生入死的好兄弟。因為在個人與全域性利益的天平上,總是添加個人利益的砝碼,天平就會失衡,也會使人的心胸變得狹窄,心胸狹窄的人是不會贏得與他共事者的尊重和肯定的。然而最終李雲龍成為了將軍,這並不是他苦苦爭奪來的,也不是他計較個人得失計較來的,而是他做過這麼多事情之後,公道自在人心,自然而然就得到了他應該得到的東西。再次,“亮劍”精神也體現了一種壯志豪情。拿破崙曾經說過: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所以做人應當有志氣,解放軍的志氣是贏得戰爭的勝利,解放全中國,正因為憑藉這一點,我們的解放軍在裝備差、敵我力量懸殊,用“小米加步槍”完成了常人無法想象的任務。

  總而言之,“亮劍”精神是一種敢於戰鬥,永不服輸的精神,有了這種精神,我們就敢於面對困難和挑戰,就不會叫苦連天;“亮劍”精神是一種堅毅果斷、契而不捨的精神,有了這種精神,就能夠充分調動積極性,發揮更大的工作潛力;“亮劍”精神是一種謀定而動、堅決執行的精神,有了這種精神,我們才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形成合力戰勝困難;“亮劍”精神是一種相互配合、團結協作的精神,有了這種精神,我們才能集團隊智慧,重拳出擊;有了這種精神,我們的團隊才能始終保持一種氣勢,勇往直前。《亮劍》中最值得學習的是一種面對任何困難和敵人都永不言敗的精神,對事業的執著、忠誠和高度的執行力,作為新時代的軍人,我們應該把這種精神應用於工作、生活、學習、訓練上,那麼我們也就可以所向披靡,成為真正的鋼鐵長城了!

  評語:這篇觀後感引題自然,概括簡潔,對《亮劍》這部電影深有感觸,認識到《亮劍》中最值得學習的是一種面對任何困難和敵人都永不言敗的精神,作為觀後感,作者重點寫自己的感受,沒有三言兩語就帶過,讓讀者從作者的感悟中有所收穫。

  二

  《地道戰》這部影片至今仍讓人百看不厭。影片裡智慧雙全的高傳寶,一片忠誠的老鍾叔,還有那個漢奸湯司令以及那個窮凶極惡的日本山田隊長,都在我大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就連片中的那些動聽的音樂也如天籟,緊緊縈繞耳際,揮之不去。

  1942年到1944年,日本侵略軍在冀中平原上“大掃蕩”實施了三大策略:“殺光、搶光、燒光”。冀中人民由於軍力不足,不能對抗敵人,就創造了新的鬥爭方式----地道戰。建立地道戰以後,敵人就往裡面攻擊,想方設法地破壞。但是聰明的冀中人民又想到了很多妙法來防備,敵人沒有得逞,他們既怕又恨,但又對我們沒辦法。在地道里作戰時,民兵隊長高傳寶利用人群來傳播訊息,使隊長的意思能傳播給人群。人們有了地道戰,敵人的“掃蕩”粉碎了,冀中人民取得了勝利。

  地道戰更是抗日戰爭的一個突破。移動、躲藏、攻擊,傳遞資訊都很便捷,使敵人摸不著頭腦,疑心重重,就如玩心理遊戲般,把敵人玩得團團轉。這實在不得不欽佩那時的中國人,創造出這麼令人為之感嘆的地道,真可謂是中國英雄兒女智慧的結晶啊!他們面對毫無人性的日本鬼子的攻擊,卻一次一次,又一次堅強地堅持下來。而支援他們的則是他們胸口的一把熊熊大火,一份愛國的情感,把國家的榮譽放在了個人的利益之上,不畏懼死亡,堅持到最後一刻,有的則死在了戰場,但他們明白:國家的利益高於一切!

  我們勝利了!振奮人心的歌兒又響了起來,那催人奮起的旋律,那慷慨激昂的節奏讓我感慨萬千。頓時,我覺得我自己作為一名中華民族的炎黃子孫而感到自豪、驕傲。

  六十多年後的今天,回望六十年前的崢嶸歲月裡,高家莊的地道,已經成為歷史的永遠,沉睡在歷史的紅色地道里,但其彰顯著的“地道”的祖國抗日優秀兒女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中華民族的偉大凝聚力,中華民族的無上智慧,卻依然讓我們肅然起敬。

  評語:作者由觀《地道戰》而凝聚的感受是“祖國抗日優秀兒女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凝聚力”,這就抓住了作品的主旨。文中既對原作有必要的複述,又結合現實做了闡述引申,結尾則表達了作為炎黃子孫的“自豪”和“驕傲”的情感。

  三

  《地道戰》這部電影主要講了:有一天,可惡、令人憎惡的小日本鬼子來到了一個村子裡,無情地抓了居住在這裡的所有村民,只有一位老師、麥包及麥包爺爺和其他幾位孩子順利逃脫。躲在了麥包家裡的地道,在這種險惡的地方,鬼子隨時都有可能發現他們。但他們還要想盡一切辦法營救生命難保的村民們,隨後就展開了一場激烈而搞笑的地道戰。

  電影中的麥包可真是個足智多謀、有膽有識的小夥子呀!在一次次難關裡以自己的聰明、勇敢戰勝了他們。他們的老師也為這次戰勝取得成功做了巨大的貢獻,要想,那個跟日本鬼子到山頂的時候自己也是自身難保,卻要完成一個非常艱鉅,但必須完成的任務。

  我們要做個愛祖國、愛人民的好學生。要像電影中的麥包學習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退縮,要勇敢的面對一切。

  評語:這一篇觀後感,就《地道戰》中的人物故事,結合當時的社會現實進行了闡述,結尾發出“我們要做個愛祖國、愛人民的好學生。要像電影中的麥包學習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退縮,要勇敢的面對一切。”的號召。

 

觀察蝸牛的作文加評語
觀後感作文附評語
相關知識
觀後感作文附評語
觀後感作文附評語
觀後感作文帶評語
關於觀後感作文帶評語
觀後感作文加評語
小學生讀後感作文附評語
小學觀後感作文加評語
讀後感作文附評語
觀後感作文和評語怎麼寫
小學生觀後感作文帶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