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教育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職工教育屬於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和繼續教育的範疇,但與三者又有所區別。然而我們該如何寫有關職工教育的論文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職工教育培訓研究》

  職工教育屬於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和繼續教育的範疇,但與三者又有所區別。其主要區別在於施教主體和被教者的在職狀態,即職工教育的施教主體在行業和企業,而被教者***學員***是行業和企業的員工。職工教育紮根於人的持續發展和終身教育的理念中,具有歷時長、專業繁雜、實踐性強的性質,其特點是在職教育和與工作相結合。加強職工教育培訓工作,必須高度重視施教主體和施教隊伍建設,不斷豐富施教內容,著力改善施教環境。

  1 加強職工教育的施教主體和施教隊伍建設

  職工教育的施教主體是行業和企業,施教者是具有“雙師”能力的“職工教師”。現代行業和企業的發展對從業人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和人才需求的多樣化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堅持以人為本,促進行業和企業發展,促進人的發展與事業的發展緊密結合,行業和企業必須把職工教育培訓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從培訓機構、教師隊伍、經費保障等方面入手,著力加強職工教育的施教主體和施教隊伍建設。

  1.1 切實穩定和加強施教機構

  近年來,隨著改革的程序,很多行業和企業成立了專門的職工教育機構,還有一些行業和企業為了從更高層次上推進職工教育培訓,把原有的職工教育機構與科技部門合併,或與人事管理部門合併。與科技部門合併是為了結合科技創新開展教育,走教、學、研的路子;與人事部門合併是為了走人力資源開發之路,把職工教育轉變作為人力資源開發的手段,培訓造就人才。但也有個別單位對職工教育培訓產生了不正確的認識,認為職工教育是職工自己的事,單位不必大力主抓,出現了弱化職工教育機構甚至撤銷職工教育機構的現象,嚴重影響了職工教育工作的開展和從業人員的持續培養。從現實需要看,無論落實國家的職工教育規劃,還是促進行業工作的提升,都必須穩定和加強職工教育施教機構,這是促進人力資源開發和利用的重要保障,也是推進科技創新和行業人員素質提升的重要基礎。

  穩定和加強職工教育施教機構,一要提高認識,切實把職工教育工作擺上重要位置,加強對職工教育工作的領導。二要建立專門的職工教育機構,或者在行業和企業的科技、人事部門中設有職工教育職能,強化職工教育組織建設。三要明確職工教育機構職責,開展行業人力資源預測,制定行業職業教育和培訓規劃,對行業職業教育進行協調和業務指導,開展職工培訓和職業技能鑑定,參與相關專業的課程教材建設,推進教師培訓等工作。

  1.2 加快建立和培養職工施教隊伍

  職工施教隊伍素質高低直接關係職工教育培訓的質量。針對行業和企業職工教育的特點,要加快專兼職職工教師隊伍的建立和知識更新。鼓勵單位的工程技術人員到職工教育施教機構擔任兼職教師,鼓勵工程技術人員參加教師資格證書考試,提高“雙師型”職工教師比例,努力培養“雙師”型的“職工教師”,加快建設一支具有本行業職工教育特色的高水平師資隊伍。依託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術企業,聘任政治素質高、專業功底紮實、實踐經驗豐富的人員作為兼職教師。建立職工教育師資庫,實行動態管理,實現師資資源共享。建設一支高素質的職工教育管理人員隊伍。

  1.3 切實保障職工教育經費

  經費是開展職工教育的基礎和保障。關於職工教育經費問題,早在198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職工教育工作的決定》中就明確提出:“企業職工教育的經常費用,大體可按工資總額的1.5%掌握使用,在企業成本中開支。”

  2002年國務院《關於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規定:“各類企業要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的規定實施職業教育和職工培訓,承擔相應的費用。一般企業按照職工工資總額的1.5%足額提取教育培訓經費,從業人員技術素質要求高、培訓任務重、經濟效益較好的企業可按2.5%提取,列入成本開支”。2010年《國務院關於加強職業培訓促進就業的意見》中進一步明確:“落實企業職工教育經費。企業要按規定足額提取併合理使用企業職工教育經費,職工教育經費的60%以上應用於一線職工的教育和培訓,企業職工在崗技能提升培訓和高技能人才培訓所需費用從職工教育經費列支。”因此,加強職工教育培訓,一定要把經費問題作為重要基礎和保障來落實。一是企業要按規定足額提取併合理使用企業職工教育經費。二是嚴格執行國務院規定,把職工教育經費的60%以上用於一線職工的教育和培訓,企業職工在崗技能提升培訓和高技能人才培訓所需費用從職工教育經費列支。三是要確保職工教育經費專款專用,並將企業自有資金的適當部分用於職工培訓,切實保障職工教育培訓有機構、有規劃、有場所、有師資、有經費。

  2 不斷豐富和完善職工教育的施教內容

  行業和企業教育培訓工作的物件是在職職工,具體分為三個層次:管理幹部、專業技術人員和技能勞動者。職工教育應當針對不同的教育物件,確定不同的教育培訓重點,不斷豐富和完善職工教育培訓內容。

  2.1 以培養領導決策能力和規範管理能力為重點,豐富和完善行業管理幹部教育培訓內容

  行業管理幹部擔負著行業和企業發展規劃、發展決策、行業和企業組織領導和管理等重要職責。因此,開展行業管理幹部教育培訓,一定要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重點圍繞培養領導決策能力和規範管理能力,提升依法行政和公共服務能力,不斷豐富和完善培訓內容,促進科學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2.2 以提升研發創新能力為重點,豐富和完善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內容

  專業技術人員是行業和企業發展的中堅力量。專業技術人員素質代表著行業和企業發展水平,直接關係行業和企業的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因此,開展行業專業技術人員教育培訓,一要重在提升專業技術人員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使其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明顯增強,促進專業技術水平大幅提升。二要以學習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術為重點,突出強化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促進專業技術人員知識更新,在更高層次、更高水平上提升專業技術人員的創新能力,以更好地適應科技日新月異發展的需要。

  2.3 以提升生產及安全操作技能為重點,豐富和完善行業技能勞動者職業培訓內容

  技能勞動者是行業和企業發展的基本力量,新技術、新裝置、新手段最終要靠技能勞動者來承接和操作。因此,職工教育的重點必須放在對技能勞動者的培訓上。一要加強技能人員生產及安全操作技能的培訓,促進基層基礎保障水平大幅提升。二要進一步擴大技能勞動者接受職業培訓的覆蓋面。三要強化與技術進步、崗位要求相適應的職業技能訓練,使技能勞動者的職業素養和崗位適應能力快速提升。開展技能勞動者的教育培訓,關鍵是提高其崗位適應能力。

  3 著力改善職工教育的施教環境

  總體而言,行業管理幹部教育培訓應側重於提升理論、法規、決策和服務能力,可以在院校進行;技能勞動者的教育培訓應側重於實踐,更適宜結合生產崗位在生產現場培訓;專業技術人員的教育培訓既有理論又有實踐,應兩者兼顧。因此,開展職工教育培訓,應當針對不同群體,採取多種形式,藉助各種力量,著力改善施教環境。

  3.1 依靠行業管理幹部學院、地方黨校和行政學院,推進行業管理幹部教育培訓

  進一步加強行業管理幹部教育培訓基地建設,改善教育培訓條件,提升教學設施裝備現代化水平。提升行業管理幹部培訓平臺和遠端教育網路服務水平。加強與地方黨校和行政學院聯絡,形成一個系統完善、機制靈活、渠道互通、形式多樣的行業管理幹部教育培訓體系。在行業內的教育培訓要側重於專業業務方面,而在黨校和行政學院的教育培訓則應側重於決策能力、規範管理、依法行政和公共服務能力的培養。

  3.2 由行業和企業與行業高校聯合建立創新人才培養基地,推進行業專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培訓

  充分發揮高校學科專業、人才資源和教學科研的綜合優勢,為加快培養創新能力強、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專業技術人才打好基礎、創造條件。由行業主管部門與行業高校和用人單位共同研究制定教育培訓規劃,分步落實專業科目培訓計劃。專業科目培訓要立足科技前沿,體現專業發展趨勢,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專業科目培訓學習,使廣大專業技術人員掌握本專業的最新科技理論和方法,瞭解發展動態,及時更新專業知識,全面提高專業素質。行業專業技術人員的教育培訓重點在於其所從事的專業。要以提高專業實踐能力、專業創新能力、專業科研成果轉化能力和專業技術水平為目標,以中高階專業技術人員、中青年業務技術骨幹為重點,組織開展不同形式的本專業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的專項培訓。同時,結合本專業的重大工程、重點科技攻關以及本專業的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由行業和主管部門、企業和科研單位分別組織舉辦多種形式的高新技術研修班,促進專業技術人員不斷學習提高。

  3.3 依靠行業內單位、企業聯合共建教育培訓機構,推進行業技能勞動者的教育培訓

  以企業為主體,以需求為導向,以改善知識結構、加快提升崗位技能為目標,按照職業技能規範要求,大力開展對行業領域技能勞動者的崗位教育培訓。行業和企業應普遍建立各級各類崗位能力標準,並結合崗位能力標準的要求,制定各個崗位的教育培訓科目和測驗專案。把崗位職業能力培養與職業道德培養緊密結合起來,努力培養技能勞動者的實踐能力、專業技能、敬業精神和嚴謹求實作風。加強與行業內單位的共建和合作,利用其設施、裝置等條件開展實踐教學。加強職工教育資訊化建設,推進現代資訊科技在職工教育教學中的應用。

  推動職工教育培訓工作深入開展,必須充分發揮行業和地方主管部門在教育培訓中的主導作用,發揮企業和行業教育培訓機構在職工教育培訓中的主體作用,努力形成行業、與地方主管部門聯動,企業與行業教育培訓機構互動的工作格局。

  參考文獻:

  [1]《關於加強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工作的意見》***國人部發[2007]96號***

  [2]《關於進一步推進交通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若干意見》***交科教發[2004]762號***

  [3]《公路水路交通運輸“十二五”教育與培訓發展規劃》

  [4]《中國交通教育研究會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學優秀論文集》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9,1

  [5]《交通科技教育改革開放30年》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9年4月版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有關學前教育方面的論文
職工安全教育論文
相關知識
職工教育論文
論農村職業教育論文
論中等職業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範文
現代職業教育論文
中外職業教育論文
淺論企業職工教育的論文
淺談鐵路職工素質教育論文
淺談職工教育培訓論文
職工安全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