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有哪些意義及基本要求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8日

  愛國體現了人們對自己祖國的深厚感情,反映了個人對祖國的依存關係,愛國也是有具備著一定的意義的。以下是由小編整理的愛國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愛國的介紹

  愛國是人們對自己的家園、民族和文化的歸屬感、認同感、尊嚴感與榮譽感的統一。愛國是公民應有的道德情操,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國是屬於每一個公民的,愛自己就是愛國。公民活得有尊嚴,表示國家有尊嚴。社會主義制度下,實行人民民主專政,國家屬於人民,人民是國家的主人。這樣,公民愛國,實際上就是愛自己國家的人民,捍衛公民自己的根本利益。

  愛國的根本

  在當代中國,熱愛祖國,最根本的就是要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制度。

  有人認為,熱愛祖國就是熱愛她的壯麗河山、悠久歷史和文化,愛國與愛政黨、愛制度沒有必然聯絡。這種看法是片面的,不符合實際的。明確指出:“祖國的命運和黨的命運、社會主義的命運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相統一,愛國主義才是鮮活的、真實的,這是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精神最重要的體現。今天我們講愛國主義,這個道理要經常講、反覆講。” 鄧小平同志也曾經指出:“有人說不愛社會主義不等於不愛國。難道祖國是抽象的嗎?不愛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的新中國,愛什麼呢?”愛國主義是一個歷史的範疇,在社會發展不同時期、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時代內容。愛國從來就不是抽象的,我們所講的愛國主義,作為一種體現人民群眾對自己祖國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是同促進歷史發展密切聯絡在一起的,是同維護國家獨立和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聯絡在一起的。愛國就要心繫民族命運、心繫祖國發展、心繫人民福祉。在當代中國,愛國主義是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的有機統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有機統一,是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的有機統一。這是當代愛國主義精神最本質、最重要的表現。我們說愛國主義與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制度相一致、相統一,是由近代中華民族的獨立和人民的解放歷史程序、事實所決定的,是由當今時代和中國的國情所決定的。

  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的近代中國命運,面臨著兩大時代課題:一是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統治,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徹底改變國家貧窮落後的面貌,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當家作主、共同富裕。這是歷史向中國這片土地上的各個政黨、階級、領袖們提出的兩大時代課題,誰有能力在這兩道時代課題面前考試合格,誰就有資格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承擔責任,誰就能登上中國歷史的政治舞臺。無數仁人志士為此探索、嘗試,始終沒能找到正確答案。中國共產黨人在這兩道時代考題面前給出了合格答卷: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標誌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實現;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理論體系的逐步建立、完善,標誌著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共同富裕的實現。這是歷史的必然,人民的選擇。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運動的任務,可以歸結為爭取民族的獨立和人民的解放,爭取國家的富強和人民的富裕,其主體可以概括為擺脫奴役使中國人民站立起來,擺脫貧窮使中國人民富裕起來。這兩大歷史任務的完成和兩大時代主題的踐行,都與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緊密相連,密不可分。換言之,中華民族獨立、富強,人民自由、幸福的共同理想和目標,把愛國主義與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社會主義制度有機地、內在地統一起來了。

  當前,我們深入開展群眾性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就是要從歷史的財富中尋找源頭,從社會的進步中汲取力量,從一代又一代人的奮鬥中獲得啟示。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國家的富強、民族的振興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這是我們理解愛國主義的基礎,也是弘揚愛國主義的現實依據,更是深入開展群眾性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的重要內容。

  愛國的意義

  愛國是中華民族繼往開來的精神支柱。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中華民族表現出了強大的生命力。中華文明一脈相承的延續發展,成為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道奇觀。這有著非常深刻的原因,其中毋庸置疑的是,千百年來深深融入民族意識之中的愛國主義優良傳統,成為鼓舞中華民族艱苦奮鬥、繼往開來的重要精神支柱。

  愛國是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紐帶。在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上,愛國主義精神對於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什麼時候團結統一,國家就強盛安寧;什麼時候分裂內亂,國家就積貧積弱。千百年來的歷史經驗,已銘刻在中華兒女的心靈之中。團結統一始終代表了中國社會歷史的發展方向,代表了中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願。

  愛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動力。近代以後,無數愛國志士發憤圖強,努力探索和尋求民族復興的道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以馬克思主義為思想武器,經過艱苦卓絕的長期奮鬥,實現了民族獨立和解放,建立了社會主義新中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熱情空前高漲,愛國主義在推動祖國的全面發展和進步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愛國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力量源泉。愛國主義體現了每一箇中華兒女對祖國的責任,這種責任是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每個人自身發展的客觀需要。一個人能夠成為什麼人,應該成為什麼人,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於社會,依賴於生於斯、長於斯的祖國。祖國給個人的成長髮展創造條件,對個人創造的成果作出評價,為個人實現人生價值提供舞臺、指明方向。

  中國的中心主義

  中國中心主義,是認為中國是世界的中心的一種概念,是古代中國的一種世界觀。近代以來這也被認為是很多民族都具有的種族的表現。

  在政治方面,中國中心是中國曆代王朝對外關係的核心。漢族聚居的區域為世界中央,而華夏之外的民族被稱為"化外之民"或者"蠻夷"史稱"四夷",即東夷、南蠻、西戎、北狄。中國的皇帝是天子,中國的皇朝是"天朝"或"上國",而其他民族和中國的關係是貢國和屬國的關係,其首領只能被稱為王。在東亞歷史中,很少有能挑戰中國在東亞外交的統治地位的例子。中國佔據統治地位的東亞外交系統在清朝末期逐漸衰落,致清末由於一系列對外戰爭的失敗導致中國中心論點受到了極大的挑戰,這一狀況導致了1861年開始的洋務運動以及之後的戊戌變法,而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了打破美蘇的外交壁壘,中國則轉向了周恩來提出的求同存異平等互助性質的外交方針。

  中國自清末開始和西方國家差距越來越大,令中國人質疑中國文化的優越性,有學者主張全盤西化,中國民族也從強調中國的優越演變為五四運動時候的爭取國家平等、尊嚴和權利。近代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官方也久不再強調中國中心,反而是承認中國的落後和"一窮二白"而爭取積極與外國發展經濟合作和平等的外交關係。

  在文化方面,中國中心表現為因為中華民族歷史悠久,長期是文明中心,對鄰近國家和民族的發展影響巨大,所以該觀念持有者認為其他國家、民族的文化次於中國,極端者甚至拒絕承認其他文化的價值。


愛國的意義

嫦娥五號的發射時間是什麼時候
無花果乾什麼時候吃最好怎麼吃
相關知識
愛國有哪些意義及基本要求
顧客價值有哪些意義及管理要求***2***
債權申報有哪些期限及基本要求
太極拳中有哪些步型的基本要求
戰略目標有哪些內容及基本特性
母音字母有哪些語法及基本因素
什麼是資產重組有哪些意義
什麼是會計學有哪些意義
企業文化有哪些意義和價值
學習禮儀有哪些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