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複習學習方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已經進入高考複習階段後,同學們緊張備考之餘,切忌驚慌,一定要保持鎮定。那高三的同學該如何制定高考的複習計劃呢?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一

  一、第二輪複習制定計劃關注四個環節

  第二輪複習主要以專題複習的形式呈現,每一個專題可按四步進行:構建知識網路、經典例題解析、跟蹤針對訓練、專題達標測試。

  構建知識網路

  第二輪複習中,對於複習到的每一個專題,首先思考這一專題研究解決了什麼問題,與社會生活實際有哪些聯絡和應用,只有將抽象的物理知識與生活相聯絡時,對知識的理解才能深化、活化。其次要採用回憶的方式,按自己的思維方式構建知識網路,找出知識間的關聯,學會對知識重組、整合、歸類、總結,掌握物理思維方法,將知識結構化,將書讀薄。結構化的知識是形成能力的前提,只有經過自己的思維在大腦中重新排列的知識,理解才能深刻。一般來說,一個專題有一個核心的主體,其餘的概念為這個主體做鋪墊,要以點帶面,即以主要知識帶動基礎知識。

  再次對知識回憶模糊的地方,要回歸課本。課本是高考命題之源,是高考複習的根本,不同階段看課本會有不同層次的收穫。在複習課中以解題代替複習,以解題取代看書會導致概念不清、誤入題海。當然解題和掌握概念是相輔相成的,沒有做過一定數量的習題往往對概念的理解缺乏正反例項,但絕不能把看書和解題的關係顛倒,概念是核心、是基礎,概念不變,而題目萬變,要立足於教材,夯實基礎。

  經典例題解析

  加強獨立審題訓練,糾正題目靠老師點撥的習慣。很多高三生看到題目,就匆忙進行答題,做不下去了,再去找條件,習題教學中存在的三個突出問題是:審題不透,步驟不規範,缺乏題後總結和延伸。有一個解題口訣總結得好——“題意讀三遍,題圖畫旁邊;已知未知都標上,狀態過程動畫現;受力運動都分清,隱含臨界是關鍵;選取規律分步求,換行書寫詩一般;文字公式都要有,規範清楚並不慢;解出結果回頭望,總結反思成習慣”。第二輪複習的基本要求是:以研究的態度,探究的思想進行解析,從解題習慣到解題思路和方法都成為典範,通過習題加深對知識、規律的理解,對解題方法的指導,培養良好解題習慣,提高各種能力。習題練習在精而不在多,在質而不在量。習題訓練,要通過一道綜合題串接零散的知識點,努力做到以點帶面、借題發揮、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上聯知識、下掛方法,第二輪複習要體現知識的整合、方法的總結。跟蹤針對訓練解題能力只有在獨立規範訓練中才能提升,習題教學的落腳點是自己會做,而不僅僅是聽懂。高三生要獨立完成課後訓練,規範解題。許多高三生做完高考題感覺不錯,但考分並不理想。問題的關鍵是不會抓得分點,不能有效地表達自己的解題思想。理綜試題的題量少,單題分值高,使得解題的規範性更加重要。學生常說有不少題出現解題錯誤的原因是粗心,沒有看清題意,考場上細心就行了,其實不然。平時做題沒有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不重視解題的細節,總是在講義上亂畫,習慣一旦養成,很難改掉。考場上發揮出自己水平的80%就算正常發揮了。因此要做到練習適中,作業考試化,考試高考化,多研究評分標準,體會自己與標準答案間的距離。

  專題達標測試

  通過測試可以發現我們學習中的漏洞和不足,及時查漏補缺,並強化記憶。對試卷不僅從知識、方法、技巧方面總結,還要從應試心理、應試技巧、錯誤原因等方面總結。注意老師對試卷的分析,對基本題型要注意拓展和創新,掌握它們的特點和處理的基本思想及方法,把握其內涵和外延,在應用層面上理解其本質和規律,作出一份滿分卷。總結物理規律在一定條件下適用的推論,以增強對題目的預見性,提高判斷力和速度,並把錯題標出,以備以後經常複習,逐漸消化,以致徹底消滅。

  二

  一、明確目標

  無論你認為高三生活多麼無聊空虛,又或是對學校、老師和教育制度有怎樣的偏見,將它們寫在日記本里,而儘量不要將類似情緒帶到複習應考的工作中。當你坐在課桌前開啟書本時告訴自己,接下來我要高效地備考,設法從高考那幾張卷子中得到儘可能高的分數,僅此而已。

  二、瞭解高考

  高考作為一個全國範圍內的統一標準化考試,各科考查的內容和形式都是相對穩定的。而另一方面,高考的考查範圍、側重點以至題型與高一高二我們所學的又有一定不同。瞭解高考考什麼,怎麼考,我們就更容易完成所學知識和高考的對接。

  如何瞭解:

  大概有兩大部分的工作,首先是知識體系的構建。需要用到的材料有大白紙若干張,相應科目的教材與一輪或二輪複習的參考書。我們的目標是將高考要考查的所有大小知識點以巢狀的方式整合到一個你自己的完整的知識體系中,具體的書寫形式則因人而異。一般來說用大括號歸類同級概念並且層層遞進的方式已足夠,當然你可以嘗試一些形式更新穎的思維導圖。

  需要注意的事情:

  1、知識體系呈現在紙面上的形式應簡略,結構清晰。這樣既方便記憶也便於找到知識間的聯絡。也不必追求大和全設法將所有的內容都囊括在一張紙上,一個體系的範圍與詳細度基本是負相關的。先有一個涵蓋全部的大體系然後分塊製作一些內容詳細的小體系是很好的選擇。

  2、建議以一二輪複習的參考書為輔助構建你的知識體系,教材作為補充。一二輪複習的資料離高考更近,與高考內容無關的教材則可以直接捨棄掉。

  第二部分則要了解高考考查的形式。需要用到若干套高考試卷以及答案。著重瞭解兩個內容。一是試卷有多少道題,哪些題型,分值如何分配,一道題中每個採分店的分值又如何分配。二是看每道題有哪些問法,同一種問法的答案是否有共通的地方,對每種問法我該答些什麼。當然你可以順便揣摩下從問題的內容到答案的邏輯是什麼,如果沒有結果也沒有關係,這一步我們的目標只是要弄清楚高考怎麼考,我們相應用什麼模式回答。其實這一部分老師和很多參考書都會有詳細講解,我們所要做的只是在真題中驗證並爭取熟稔於心而已。

  三、瞭解自己

  在對高考有大致瞭解的基礎上,我們還需要對自己的知識水平有大概的評估。方法便是將自己與上述知識與能力的要求進行對照。對比之下哪些知識是我已經掌握的,哪些仍不熟練需要加強訓練;哪些題型我已經形成了正確的答題思維,哪些題型我還很陌生。知道自己還需要提高的地方在哪裡,以便接下來有針對性地練習。

  四、積累做題經驗

  不得不說知識與考試的題目又隔了好遠的距離,你可以將課堂上的知識說的頭頭是道但面對真刀真槍的習題又難免一籌莫展。而考試偏要從一道道題目中檢驗你掌握的知識和能力,給你的學習打分,因此習題的訓練在任何考試的應考中都極為重要,高考也不例外。

  三

  1、認真閱讀教材,迴歸基礎

  高考試題材料在課外,試題的切入點和視角千變萬化,但解答的要求、內容卻在課內。建議以主幹知識為龍頭,再次閱讀教材的重點部分。

  2、適當做題,加強體驗

  在衝刺階段要做一些有價值的練習題:一種是符合高考要求,貼近高考思路的題,這種題做完後能獲得高考答題的感覺;一種是自己經常容易失誤的題,這種題做完後能使自己知道還存在什麼問題,查缺補漏。解決查缺補漏的好辦法是,精心挑選幾套練習題做一做,暴露出尚存在的問題,然後對照課本或請教老師一一排查。要注意收集、整理自己做錯的題,在最後階段拿出來重新做一遍,提醒自己要注意的問題,總結做題的方法,收穫會很顯著。做題要加強體驗,訓練、提高做題的正確感覺和習慣,控制做題的節奏。

  3、熟悉答題要領,掌握解題規範

  考試最終要落在字面上,熟悉答題要領非常重要。考試答題的基本要求是審題準確,思路對頭,方法得當,表達清楚,卷面整潔。考生要注意總結考試主要題型的特點。如選擇題答題的關鍵是題干與題支要求一致,排除不一致的和標準答案似是而非的題支。做非選擇題要審清題意,抓住題目的核心,分清題目的層次,搞清問題的設問。做答要求就是答案內容和題意、設問相一致。答題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追求字數多多益善。考生要加強答題形式的訓練,做到表達清楚,書寫規範。

高考高效學習方法總結
高考地理的高效學習方法
相關知識
高考狀元學習物理方法經驗分享
文科高考狀元學習方法有哪些
高考狀元學習方法總結:如何讓數學取得高分
高考理綜學習方法
高考狀元學習方法總結
廣東高考政治學習方法
高考狀元學習方法經驗分享
廣東高考理綜學習方法
廣東高考語文學習方法
江蘇高考狀元學習方法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