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苦創業勵志演講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0日

  創業都是艱苦的,但是不經歷挫折怎麼有成功。一起來看看下面小編為你帶來的“”,這其中也許就有你需要的。

  篇1:

  曾幾何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常在耳邊迴響;

  曾幾何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的古訓仍在心頭縈繞;

  曾幾何時,偉大領袖毛澤東擲地有聲的一句話:“浪費是極大的犯罪”,指引著幾代人艱苦創業、自力更生。

  “勤儉節約、艱苦創業”這個古老而又年輕的命題,如今重又被賦予新的歷史使命和戰略意義。 一個企業離不開水,電,煤,紙,企業的生產成本是不能太多的浪費在這些上面。就在我們提前併網發電,供電量、利潤等指標節節攀升的時候,一份份煤炭漲價的傳真檔案雪片似的飛來!這猶如一個晴天霹靂,給了我們當頭一擊。公司一個月需燃煤約2.8萬噸,而煤價上漲幅度已接近200元/噸,一個月影響淨利潤560萬元!一年呢?這是怎樣的一筆損失啊?我們正經歷嚴峻的考驗,節能降耗,節能降耗,每個人都在思考這個問題。

  有人問:“我能做什麼?”

  答案很簡單: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崗位做起。

  就這麼簡單嗎?

  對,就這麼簡單!

  請記住:你與我,是浪花裡的一滴水,無數滴水匯聚起來,會是澎湃洶湧的浪濤,才有波瀾壯闊的大海!一個人的力量有限,但無數個有限組合起來,便是無限,便會有無堅不摧的力量! 回顧一下從身邊流走的每一滴水:在你我洗盤刷碗、洗臉刷牙、洗髮洗澡、沖洗廁所的時候,你我可曾想過,節約每一滴水?

  在你我使用電燈、電話、電腦、空調、飲水機、影印紙、公文紙的時候,我們做到節約了嗎? 想起一句古話:“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歷史反覆證明了這個道理:奢”能敗國、敗家、敗自己。古羅馬四處征戰,有一支歐亞大陸最強悍的軍隊,但卻因為驕奢*逸緻使古羅馬四分五裂。素以能征善戰著稱的滿清“八旗兵”,短短几十年揮師入關,建立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強盛的封建國家,但他們逐漸沉湎於輕歌曼舞、錦衣玉食之中,最終昏聵腐朽,喪權辱國。“八旗子弟”也成為紈絝和低能的代名詞。

  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同樣,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企業是難以持續發展的。

  節能降耗不是一時的、而是永恆的話題。

  節能降耗,從我做起,就要從思想上崇尚儉樸,以勤儉節約為榮、鋪張浪費為恥,拋棄“家大業大,浪費點兒沒啥”的思想。“千里之堤,潰於蟻穴,”有些看似點滴的浪費,就像“蟻穴”一樣,侵蝕著堅固的根基。

  節能降耗,從我做起,就是要在作風上艱苦創業。在殘酷競爭的市場中,我們是創業者,奮鬥者,而不是享樂者,逍遙者,我們要捨得吃大苦、耐大勞,把艱苦奮鬥當成戰勝困難的助推器,把勤儉節約當成戰勝困難的傳家寶。

  節能降耗,從我做起,就是要在思路上開拓進取。創新是發展的動力,發展才是硬道理。每個人都來獻計獻策,圍繞生產和管理的薄弱環節,進行技術革新和技術創造。

  節能降耗,從我做起,就是要在管理上精益求精。蒲松齡說得好:“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作為一個有責任感、榮譽感和使命感的協鑫人,都應抓住點滴時間,刻苦鑽研業務技能,向精細管理要效益。只要付出辛勤的勞動,就一定會找到節能降耗的途徑。

  現在,我驚喜地發現,長明燈熄滅了;電腦幾天不關消失了;沒有人佔用辦公電話撥打情感熱線了;影印紙的背面又在廢物利用了,系統故障越來越少了,漏點缺陷越來越少了…… 現在我也終於明白:老工程師的技術改造方案、年輕執行員工尋找細小的滲漏點、採購人員為了降低成本輾轉於各大煤礦之間,一切,都是那麼的值得!

  青島海爾集團執行長張瑞敏說過:不簡單,就是將簡單的事做千遍萬遍做好;不容易,就是將容易的事做千遍萬遍做對。平凡與不凡只一步之遙,從我做起,從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克煤做起,從自身崗位做起,持之以恆,你我就是成功者,你我就是偉人。

  是啊,我是浪花裡的一滴水,我是一滴水,就要滋潤一寸土地!

  篇2:

  各位領導、各位同事、各位朋友:

  企業榮辱、我等與共。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以555為家,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

  在座的各位都是4444大家庭中的一員,有的畢業於大中專院校,有的來自部隊,有的更早的參加了工作,無論源於何處,我們抱著同樣的理想、奔著同樣的目標走到了一起,333溫泉度假村成了我們人生新的舞臺,也成為我們發展的載體,也是我們家庭幸福的源泉。現在,淮上明珠是已經開始起步騰飛,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我們怎樣跟上明珠的步伐,為明珠發展做出貢獻呢?我覺得應該以明珠為家,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去關心她,去建設她,讓她變得更美好。

  以明珠為家,就是要時時處處維護44的形象和利益。 淮上明珠的興衰與我們緊緊相連,這就要求我們愛明珠的一草一木,及時阻止破壞明珠設施的任何行為,同一切損害明珠形象和利益的言行做鬥爭,象保護自己的家庭一樣保護明珠。在4444,個個是主人,不能袖手旁觀,我們每個人都應想方設法在淮上明珠這個大家庭的座標系上找到屬於自己的座標,而不能脫離於這個大家庭。因為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才可以顯示它的光輝,才可以發揮出他的作用和力量;以明珠為家,就是要真真正正把她作為自己的家,與顧客永遠站在一起,把顧客當朋友,當親人,視他們的事為自己的事。

  從小事做起,就是要求我們從細節入手 。老子說過: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我們從事服務工作必須從細節做起,一個微笑,從一聲問候,一次提醒做起;從每天的儀表,從顧客走進來的第一個動作,第一個神態,第一句話這些細節入手,而這些往往被我們所忽視。我們對一件小事的反思絕不是小題大做,而是體現了一個以企業為家的員工應有的責任感和事業心。著名的海爾十三條是從不許隨處大小便開始的,我們能說肯得基、麥當勞不講細節嗎?為了炸薯條的質量,他們可以遠涉重洋進口小小的馬鈴薯。我們能說世界500強企業都不講小節、細節嗎?可口可樂、沃爾瑪、豐田汽車哪一個的成功不是從小事做起。 俗話說“幹一行,愛一行”,認真工作, 做好每一件小事 , 就是 尊重工作, 也 就是尊重自己 。

  從我做起,就是要求每個人都要有一種自覺、自律、自重、自省的精神。 沒有自覺、自律、自重、自醒的精神,哪怕是有再完善的制度,再嚴格的管理,再高效的執行力,也形同虛設。從我做起,就是要遇到困難不推脫,顧客需要幫助主動上前,用洋溢著微笑的面容對待顧客,讓每一位顧客都有一種親切而熟悉的感覺。面對客戶的誤解和錯怪,保持寬容和坦然,面對讚揚和激勵,保持謙虛和清醒。從我做起就是不論面對怎樣的客戶,始終都要用真誠的態度、愉快的情緒感化他們,用自己的真誠換來客戶的信任。

  一艘航船的航行需要一位成功的舵手,更需要團結一致的水手。我願做默默無聞的水手,沒有豪言壯語,只有樸實無華的言行;沒有光輝的事蹟,只有平凡普通的工作;沒有英雄的形象,只有忙碌的身影。但我仍然為淮上明珠時刻準備著,時刻準備著為顧客耐心的解答,時刻準備著為顧客提供優質的服務、完美的服務,時刻準備著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時刻準備著加班加點無怨無悔。我希望和大家一起努力,用我們優質服務、誠信服務,把淮上明珠打造成顧客的家園、避風的港灣,旅途的加油站,把我們的4444經營得紅紅火火,讓我們的明天更加輝煌!

  篇3:

  各位老師、前輩、設計界同事、還有未來的設計師朋友們,大家下午好!

  自我介紹一下,我是早晨設計的魏來,我並沒有接受過專業的設計教育,也沒有上過大學。但是1997年4月我在北京西城區一條小衚衕的我的家裡,創始了早晨設計這個品牌,出乎意料的是2003年它竟然開始在北京小有名氣了,到了今天,早晨設計已經躋身中國赫赫有名的那些設計公司的行列裡了。

  兩個月以前,視覺同盟的廖翔、樊鵬兩位先生邀請我在本次論壇上,以《設計師的創業之路》為題為大家做這個演講,我想一定和我的這個創業經歷有關。其實在這十幾年中,我先後在不同的行業裡創辦過4個企業,今天它們都在各自的行業中擁有良好的企業生態,只是“早晨設計”這個企業比較特別,最大的特別就是這個企業發展得很慢,真的很慢,如果不是設計能給我帶來這麼多快樂的話,還有就是我在設計業的理想遠沒有實現,也許我早就放棄了,可能這就是這個行業的特色和魅力。

  在創意產業夢想滿天飛的今天,客觀的說,我們的整個行業還沒有找到一個非常明確的將創意產業化的好方法。

  既然是未知的,這個行業就有充滿誘惑。要知道設計行業是今天唯一幾個沒有第一品牌的行業之一。去年我為一家在中國建築裝飾行業排名第76的企業做品牌規劃的時候,發現那個行業排名前五的企業,它們的年營業總額只佔整個中國建築裝飾行業的百分之3到5。如果統計到那些沒有營業執照的裝修隊的營業額,肯定不到百分之一。

  這就是說我們所在的設計行業仍然是一個尚未被開採的金礦,我們現在拼命加班所爭搶的業務,不過是覆蓋在這個礦山上面的浮土,我相信很多人等不及看到礦山被開啟的時候,就已經被累死了。那簡直是太可憐了。

  既然是一個只見森林而不見大樹的行業,在今天我們討論設計師創業之路的話題,我相信如果我們繼續討論怎樣多打造出一些設計作坊的話,很定是一些無趣的話題,這不是包括我在內今天在座的這些著名作坊的創始人們所關心的事情。既然如此,就讓我們用更大的胸懷面來對我們的行業吧。

  我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現在我經常接觸一些剛剛走出校園的設計師,我感覺他們對這個行業的認識和理解,仍然不能拂去覆蓋在礦山上面的浮土。就讓我們回顧一下這幾年中國設計院校的畢業生展吧,是不是越來越像行為藝術沙龍呢?我認為在這樣的思潮下,我們的後繼者距離行業產業化會越來越遠。最後會把少年天才帶到一個小眾化的自娛自樂的世界裡。

  下面我來朗誦一段在某一年某大設計院校的畢業生展上的一段前言,它是這樣說的:設計師是幻想著也應該是實幹家,是藝術家也應該是工程師,是創意的來源也是結果的實施人,是資訊的傳譯者也是資訊的主創者……我認為這樣過度誇大設計師地位的思想,不僅違背了現實,而且違背了社會專業化分工的規律,這最容易造就設計師自大而不容易合作的陋習,其實正是這樣的自我膨脹,雖然讓這個行業大師滿天飛,但大企業卻寥寥無幾。

  作為一個設計企業的經營者,我平心而論設計工作只不過是社會分工的一小部分,設計業的從業人員在素質方面也並不比社會其它行業的從業人員擁有明顯的優勢,那種沒有根據的優越感,無緣無故的自大情緒,恰恰說明了我們對自己行業的膚淺認識。而恰恰相反的是,我們行業中無論是某些專家還是某些從業者,經常經常高呼這創新和創意的旗幟,經常運用聽起來千真萬確道理,卻毫無現實操作可能的理論,給社會生產,資訊傳播製造麻煩,很多都是源自我們大家對經營的無知。

  於是我有一種衝動對於這個演講,這個有關設計教育的演講,這個有關設計師創業之路的演講,我希望在座的前輩們能夠靜下心來聽一聽像我這樣一個晚輩誠信的呼籲,因為你們天天在培養者我們行業的後繼者。他們應該在經營理念上面強於我們,於是這個行業才有可能變為產業。

  A.我的第一個觀點:設計的本質是一門服務性的生意

  在唐駿先生的一次演講時他這樣解釋什麼是商業,他說商業就是賺錢,不賺錢就是慈善。那麼作為聽眾的我,馬上聯想到了我自己的行業,商業設計不就是賺錢的設計,首先能幫助客戶賺錢,其次幫助設計師自己賺錢。

  可是我們的行業從業者,往往是視賺錢如可恥,起碼他們在嘴上是這麼說的,雖然我深知他們可能心裡不是這麼想的。但是他們的做法真的確實如此:比如設計師在創意的時候,根本不考慮客戶的現實能力;行業裡還常有這樣的事情,兩個公司互相競價到白送的地步,這無異於涸澤而漁,對行業發展是破壞。

  我在一次大學裡面的演講時這樣解釋設計:設計就是有人僱傭一個人做事;僱傭一個叫設計師的人做事;僱傭一個叫設計師的人幫他做事;僱傭一個叫設計師的人幫他做他想做的事。

  作為一個設計師,首先要考慮和接受的是:客戶的目的,客戶的能力,客戶預算以及市場的現實條件。超越這些客觀條件的任何假設,可以說是紙上談兵,其中不現實的是不現實的。

  我們的設計師經常會在辯論中搬出某些極端的個案來證明自己的冒險是偉大的創意,比如蘋果,比如貝納通,比如哈里戴維森……但是請大家仔細的審視一下我們的客戶,他們不是喬布斯,他們不是貝納通,他們更不是哈里戴維森,我們的客戶沒有能力在目前這個階段實現你的假想。而且你還要想一想,如果蘋果公司永遠失去了喬布斯,那麼這家公司公司該怎麼辦?它在紐約證券交易市場上的股票價格將會怎樣?我認為過度的個性和反市場規律的行為對於投資人和這個企業來說都是冒險的。

  而設計師對這樣的故事總是情有獨鍾,這是他們對資本市場的無知所造成的認識侷限,對於任何一個企業來說,資本都是無法補充的彈藥,如果消耗的資本不能及時得到利潤的補充,這個企業很快就會因為貧血而死去。

  作為設計企業也是一樣,如果我們的設計作品不能及時換回應得的市場回報,如果我們把時間都浪費在爭論,互相猜測甚至是南轅北轍的努力之中,設計企業的發展自然就很非常緩慢,經營不善就不言而喻了。

  因此在設計師走上創業之路之前,他們必須對商業社會的遊戲規則稍有了解,他們應該懂得設計的本質是什麼?設計能給客戶產生怎樣的價值?設計創造的回報從何而來?設計企業的運營模式將是怎樣?

  B.我的第二個觀點是:設計有兩個作者

  成功的設計至少擁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作者,而排列在第一位的作者肯定不是設計師,而是客戶。我想在座的諸位專家一定都參與過奧運會的設計活動,那麼請問你們的設計難道沒有接受過劉淇書記、劉敬民市長、蔣孝愚副主席的建議嗎?

  客戶是設計的投資人也是設計最早的創意人,很多情況下設計師只是一個專業執行人的角色,另外在大型的設計任務裡,還會有大批的市場調查專家、資料分析專家、傳播專家等等其它專業的人、幫助設計師完成工作。

  因此走向創業之路的設計師應當具備良好友善的與人合作的能力,因此我認為與人合作與相反的觀念合作,是我們未來的設計教育裡尤為重要的部分。它需要具備的能力不是主觀和感性,而是邏輯和協調能力。而在現實的工作中,設計師如果想要爭取到領導地位,也是這些能力發揮的作用。

  而所謂另類的、小眾的、不妥協的設計,因為缺少社會幫助,面對這個市場來說是沒有什麼商業價值的作品。

  C.我的第三個觀點:設計作品不同於藝術作品

  設計師總是以標榜自己為藝術家為榮,恰恰這個習慣是致命的錯誤,它阻礙了設計行業成為產業的步伐,因為設計作品永遠不同於藝術作品。

  首先面對設計史我們會遺憾地發現,設計作品是擁有生命週期的,而不像藝術作品那麼永恆。設計作品與生俱來就帶有流行色彩,並且身受世俗文化的影響。我們可以認真審視前輩的經典作品,放在今天的時代,或多或少都讓人感到了不合時宜,1980年代任何偉大的工業設計,在今天都不可能重新成為商品。

  而在當代,設計的生命可謂越來越短。曾經風靡全球的iphone手機,因為它的超簡約設計而讓全球的手機制造商目瞪口呆,但是短短的還不到三年,今天的年輕消費者早已經對它的設計多有微詞,在他們眼裡,iphone早就不是什麼新鮮玩意,甚至已經有點老土了。你看這就是這個世紀最偉大的一個設計命運,你不覺得它非常短命嗎?

  另外藝術作品是不受外界環境制約的創作,張揚的是藝術家自我的個性,而設計作品不一樣,它深受來自成本、市場、客戶、消費者、時間等等方面條件的制約,因此美國設計理論家與評論家蘇珊·耶拉維奇***Susan yelavich***曾這樣來為藝術與設計下定義:“藝術是冥想,設計是協商”。

  D.我的第四個觀點是:設計的起點既是終點

  Coco Chanel有一句名言:“我之所以讓時尚業進步了四分之一個世紀,是因為我懂得怎樣解釋我所在的時代。”這位沒有接受過一天正規設計教育,在孤兒院長大的酒吧歌女,通過他的男友和情人進入了上流社會,從醜小鴨到白天鵝,甚至引領了門第森嚴的法國貴族階層的審美,最終成為上個世紀絕頂偉大的設計師……這段傳奇故事對於今天抱著設計八股津津樂道的人來說,簡直是嘲弄。

  其實設計行業裡有太多這樣的故事了,在世界頂尖的設計師裡,幾乎有一半是半路出家的“門外漢”。花樣滑冰運動員維拉·王能夠成為世界首屈一指的晚禮服設計師,也許完全是因為她從八歲開始就經常賠母親專門到巴黎購賣時裝的經歷;軍醫阿瑪尼中士後來能夠成為時尚之王,與其在米蘭最好的百貨公司當了八年採購部主任不無關係;沒有那些聲名顯赫的明星客戶的挑剔和刻薄,一貧如洗的義大利鞋匠Salvatore Ferragamo怎能蜚聲全世界……

  在世界著名設計師的行列中搜尋,我們驚奇地發現沒有一個人誕生於街邊的列印店,這說明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設計的起點註釋了終點。

  在今天社會裡,我們的職業生存在一個淘汰率極高的行業裡,幾乎每一個設計師都必須考慮30歲以後自己的出路,現實也是大部分人在30歲以前永遠的離開了這個行業,做過幾年設計師也成為他們人生的插曲。

  這是為什麼呢?我認為大部分設計師在離開院校進入行業之前,對這個行業極為陌生,甚至根本不瞭解這個行業。四年的專業學習,他們僅僅認識了一些軟體,認識了一些外國名字,認識了一些設計風格。僅此而已,他們對他們將要進入並且以此謀生的行業,一篇茫然。而往往是他們的第一份工作,斷送了他們的前途。

  E.我的第五個觀點:設計家不要遠離生活

  今天有人開始質疑:最好的設計教育是否還要回歸到漫長的耳聞目染時代?我認為這是一定的。設計家的工作是發現美的過程,可是每一個時代的審美標準千差萬別,如果想要尋找到與時代共鳴之美,設計師就要把自己浸泡在我們的生活之中,而不是把自己囚禁於學院或工作室的牢籠裡,因為審美是不可能臆造出來的。

  設計師的人生觀是一個入市的人生觀,而不應該是所謂的超凡脫俗,因為設計師追求的目的不是曲高和寡。設計師必須對主流大眾審美充滿敬畏和關注,在現實的生活中尋找和發現答案或者結果。

  因此我認為,在設計教育階段,培養設計師高雅健康的生活習慣,比培養他們簡單技巧重要得多。

  感謝大家在過去得一個小時裡聆聽我的演講,設計行業是我們在座每一個人賴以生存的行業,真心地祝願大家享受我們的工作,享受我們的生活。我們今天之所以聚集在這裡,源於我們少年時代對設計的熱愛,所以我想用下面這句話結束我的演講:無論今天走得多遠,不要忘記我們出發的目的。

  謝謝大家!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勵志創業演講
創業勵志演講稿3篇
相關知識
艱苦創業勵志演講
創業勵志演講稿範文
創業勵志演講稿三篇
創業勵志演講稿大全
創業勵志演講稿範文8篇
女性艱苦創業勵志名言
大學生創業勵志演講稿4篇
大學生創業勵志演講稿3篇
草根創業勵志演講稿
個人創業勵志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