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克斯的企業文化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9日

  皮克斯的發展離不開它的企業文化,那麼是怎樣的呢?下面小編告訴你。

  :“一條魚的故事”

  在解釋自己“故事總監”這一職位時,羅尼形容他是存在於導演和角色設計師們中間的“橋樑”,並強調:“這是皮克斯獨一無二的職位。”

  先有劇本,再琢磨形象,最後讓它們動起來?不,皮克斯的創作方法從來不是這樣。跟傳統動畫製作方式相悖的是,皮克斯在創作之前很少會確定一個明晰而完整的故事。一部動畫片通常是導演們先確定一個靈感,再由羅尼這樣的團隊來塑造角色、確定性格、豐滿故事內容。

  “我們所要做的,是塑造個性豐滿的角色。”羅尼說,《飛屋環遊記》的最初形象,僅僅是“一位手上抓著一串氫氣球的老人,以及一隻能說話的狗”。這個奇怪的形象來自導演彼得·道格特小學三年級時在作業本上塗畫的靈感。

  “大多數時候,導演甚至連雛形都沒有,只有一個場景,或者一種情緒。”

  羅尼還記得,動畫片《海底總動員》誕生的最初動力,出自導演安德魯·施坦頓在生活中的瞬間感悟。“有一次,安德魯牽著兒子走在街上,孩子在臺階之間跳上跳下,不受管束。他既擔憂孩子的安危,又知道兒子對教訓向來牴觸。導演家裡有一個微型水族館,他經常觀察裡面的魚兒,於是就想,不妨從魚來入手,講述一個關於父子感情的故事。”

  2003年,《海底總動員》上映之前,皮克斯公司對於“人們是否會進電影院看一條魚的故事”並無把握。“這就像一場賭博。”羅尼說。最終,皮克斯贏了——該片票房在短短8天就衝破1億美元,最後以3.4億美元的票房榮膺全美歷史上最賣座的動畫片。

  電影創作的金科玉律“Simple Is The Best”***簡單即最好***,在皮克斯得到最好的闡釋。皮克斯的每一部動畫片都是簡單的故事、質樸的角色,親切如普通人身邊的真實故事。

  羅尼相信,“閃現人文情感”是皮克斯更為重要的標籤。那些充滿著幽默、哲理和人性溫情的情節,不但是皮克斯動畫片吸引成年觀眾的細節,也是故事創作團隊煞費苦心的所在。

  :“以下犯上”的企業文化

  “創作過程是漫長而痛苦的。我們的每一天都在否定的痛苦和靈光一現的欣喜中度過。”羅尼說,皮克斯製作一部電影的週期,一般在一年半至兩年之間,且多是數部電影並行創作。這其中的每個程式都極為波折。

  每天,羅尼的團隊要負責將導演的想法盡數繪成圖形,之後,則是激烈的爭論和相互鼓勵。

  “對我們的設計,導演並不直接說‘不’,而是鼓勵大家嘗試,直到得出最佳的方案為止。”羅尼估計,在數以千計的創意圖紙中,至少有60%以上是被淘汰的,最後能真正走上銀幕的只是鳳毛麟角。

  羅尼管理著10位角色設計師和故事創意師,51歲的他很樂於跟這些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打交道,“他們中有的擅長動作設計,有的擅長搞笑,有的擅長對話,我會根據故事的發展需要,分派不同的專案讓每個人執行。”

  皮克斯全公司有上千名員工,不僅國籍、膚色、文化背景千差萬別,就連學歷也五花八門。皮克斯另類的工作環境也令人羨慕——其辦公大樓幾乎是一個**版的遊樂場,巨大的自助餐廳、擺滿稀奇古怪玩意的工作臺、辦公室裡玩具多到無處下腳。員工們可以在室內玩滑板,在辦公室睡覺、吃零食、玩遊戲。

  “在任務結束日期之前,我從不管我的員工在幹什麼,只要他們能夠交上作品,哪怕他們睡大覺。”羅尼說。

  皮克斯著名的企業文化就是“以下犯上”。在公司裡,不同部門、不同層級的員工都可以隨時聯絡溝通,而不需要通過所謂的“正規渠道”。在創作過程中,挑戰上級或權威也是常常發生的事。羅尼說,在皮克斯,導演是一部電影的靈魂,得到最大的尊重,管理層或者投資方從來不會干涉導演的決定。

  目前,皮克斯出品的第11部動畫片《玩具總動員3》正在全球熱映,與之前10部電影的傑出成績一樣,該片上映僅三天,北美週末票房就高達1.09億美元。羅尼說:“我們確實不知道觀眾喜歡看什麼。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用盡心思創作打動人的好故事。”

皮克斯的企業文化
用哲學論打造企業文化
相關知識
皮克斯的企業文化
皮克斯的企業文化
星巴克的企業文化具體介紹
星巴克的企業文化具體介紹
管理者的企業文化思考
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企業文化
公司政治背後的企業文化是怎樣的
肯德基的企業文化是怎樣的
以客戶為導向的企業文化
怎麼樣的企業文化才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