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養殖蠍子蠍子的疾病預防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6日

  蠍子典型的特徵包括瘦長的身體、螫、彎曲分段且帶有毒刺的尾巴***後腹部***,而蠍子要怎麼養殖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蠍子的養殖方法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蠍子的養殖方法

  一、掌握蠍子的生活習性

  蠍子是一種喜陰怕光,喜潮怕溼的特種經濟動物,同時還有鑽小縫的習性。因此在建蠍場時應儘可能地模擬蠍子的野生生活環境。建蠍場從單位面項積和投蠍數量來規劃,不外乎有兩類:即合群飼養法和隔離飼養法。實踐證明:合群飼養法存在一些難以克服的缺點。蠍的成活率較低,因此在建蠍場上儘量採用隔離飼養法,這樣有利於提高人工養殖的成活率。

  二、育好種蠍,放養密度適宜

  育好種蠍,是發展人工養蠍的基礎;而放養蠍子密度的大小,是直接關係到養蠍成敗的關鍵。因此,種蠍要挑選個體中等,健壯的公、母蠍,而蠍子屬於冷血動物,沒有互愛性它們之間生來就具有互相殘殺的本性。為了避開蠍子這種互相殘殺的本性,就要限制蠍子的活功區域,採用密封、固定、限量的大棚式養殖方法,或是採用盆養、瓶繁、池育的“三分”模式,集盆、瓶和池於一體,這樣便於管理,易於觀察且清理方便。實踐養殖證明:此種養法可以提高2齡蠍成活率,適宜種蠍發育,利於4-5齡蠍恆溫立體養殖等優點,成功率較高,是一種較為理想的飼養模式。

  三、飼料多樣化

  蠍子為肉食性動物,喜吃質軟多汁昆蟲。投喂時應以肉食性飼料為主,飼餵的小昆蟲的種類愈多愈好。種類不同的昆蟲體內含有不同的氨基酸,而不同的氨基酸對蠍子的生長、發育、產仔及蛻皮等均能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所以說飼料的種類愈多就能更全面的增加蠍子的營養,投食時間一般應放在天黑前l小時進行。每次投喂量應根據蠍群及蠍齡的大小適量供應。總之在供料時要把握好以下兩個原則:昆蟲類飼料要以“滿足供應、寧餘勿欠”為原則,組合飼料要以“限量搭配、寧欠不餘”為原則,供水時間應放在投食前兩個小時進行。

  四、各齡分養

  蠍子在飼養過程中,即使是同時繁殖出的蠍子,在生長中差異也是很大的,若不及時分養,個體大的就會殘殺個體小的,未蛻皮的殘殺正在蛻皮的。因此在建蠍場時應允多準備一些蠍池,將同齡蠍互相放在一起,而且要經常觀察它們的生長情況,始終做到及時分養,規格一致,以利於同步生長。

  五、恆溫飼養

  為了提高人工養蠍的成活率,又得使蠍子快速生長,就必須解除蠍子的冬眠期,進行恆溫飼養。蠍子的冬眠期是因為氣溫的高低所致。早春當氣溫達到10℃以上時,蠍子便開始復甦,出外活動尋食,當氣溫低於10℃時便先後開始尋窩冬眠。據試驗證明,蠍子在28~38℃時,活動時間最長,採食量最多,生長繁殖最快,因此,冬季應在蠍場內裝上加溫裝置,使蠍場內溫度保持在28~38℃之間,空氣的相對溼度保持在60%~80%之間,投食、供水等方面與夏季一樣。

  蠍子的疾病預防

  1、斑黴病

  又稱蠍蝨病,多發生於6~8月,常因環境潮溼、空氣溼度大,以及食物發生黴變等所致,致病菌多為綠黴真菌。感染的鉗蠍,前期胸腹板部和前腹部常出現黃褐色或紅褐色小點狀黴斑並逐漸擴大成片;繼而蠍子食慾減退,停止生長;後期行動呆滯,終因拒食而死亡。解剖可見體內充滿綠色黴狀菌絲集結而成的菌塊。

  防治:預防為主,並適當調節空氣溼度,根除病原。①食盤、水盤經常洗刷,消除黴變食物;②用1%~2%福爾馬林或0.1%高錳酸鉀水溶液對養殖區消毒;③病蠍要隔離治療,死蠍應及時撿出焚燒;④病蠍用土黴素18或氯黴素1g或長效磺胺1~1.5g與配合飼料1000g拌勻飼餵,直至痊癒。

  2、黑腐病

  又稱體腐病,一般全年均可發生,病程短,死亡率高。主要因飼餵腐敗飼料、汙穢飲水或誤食黑腐病病蠍屍體感染黑黴真菌而發病。病蠍前期腹部腫脹,呈黑色,很少活動,食慾減退;繼而前腹部出現黑色腐病型潰瘍灶,手壓可流出黑色粘液,最終死亡。

  防治:①保持飼料和飲水新鮮;②定期用1%~2%的福爾馬林水溶液對養殖區消毒;③病蠍應隔離治療,死蠍撿出焚燒;④病蠍可用食母生1g、紅黴素0.5g或小蘇打2.5g、磺胺片0.5g或大黃蘇打2.5g、土黴素0.5g與配合飼料500g拌勻,喂至病癒;⑤可用中草藥五倍子,每千克體重日用量0.2~0.5g,對病蠍進行治療。

  3、半身不遂

  又稱拖尾病,常發生於夏末、秋初空氣潮溼期,由於長期飼餵高脂肪飼料,使蠍體內脂肪大量堆積而致。病蠍軀體光亮,肢節隆大,行動艱難遲緩,口器內有紅色似分泌液的脂性粘液,發病5~10天后開始死亡。

  防治:①不喂或少喂脂肪含量高的飼料;②適當調節環境溫度和溼度;③治療可採取絕食3~5天或用大黃蘇打片3克、麩皮***炒香***50g、水60g,拌勻飼餵至痊癒。

  4、腹脹病

  常發生於早春和秋季陰雨連綿時期,因溫度偏低,蠍體受涼而導致消化不良所致。病蠍肚大青筋,反應遲鈍,食慾不振,發病後10~15天開始死亡。

  防治:①保持養殖溫度為25~39℃;②病蠍可用多酶片及食母生各18、磺胺片0.1g、配合飼料100g,拌勻喂至痊癒。

  5、蟻害

  螞蟻不但與蠍爭食飼料,而且蛀食蠍幼、弱、病殘的個體。

  防治:①將雞蛋殼搗碎炒焦,撒在養殖區隔牆外四周;②用骨頭、糖類等誘引開後,用開水燙死。

  蠍子的生活習性

  蠍完全為肉食性,極個別種類會少量攝取植物性飼料***如會全蠍***,取食無脊椎動物,如蜘蛛、蟋蟀、小蜈蚣、多種昆蟲的幼蟲和若蟲甚至是小型壁虎。它靠觸肢上的聽毛或跗節毛和縫感覺器發現獵物的位置。沙漠蠍能夠確定穴居50釐米深的蜚蠊。蠍取食時,用觸肢將捕獲物夾住,後腹部***蠍尾***舉起,彎向身體前方,用毒針螫刺。由六節組成,是梯形,背面復有頭晌甲,其上密佈顆粒狀突起,毒腺外面的肌肉收縮,毒液即自毒針的開孔流出。大多數蠍的毒素足以殺死昆蟲,但對人無致命的危險,只引起灼燒樣的劇烈疼痛。蠍用螯肢把食物慢慢撕開,先吸食捕獲物的體液,再吐出消化液,將其組織於體外消化後再吸入。進食的速度很慢。

  1、蠍子屬於晝伏夜出的動物,喜潮怕幹,喜暗懼怕強光刺激。喜群居,好靜不好動,並且有識窩和認群的習性,蠍子大多數在固定的窩穴內結伴定居。一般在大群蠍窩內大都有雌有雄,有大有小,和睦相處,很少發生相互殘殺現象。但若不是同窩蠍子,相遇後往往會相互殘殺。

  2、蠍子有冬眠習性,一般在4月中下旬,即驚蟄以後出蟄,11月上旬便開始慢慢入蟄冬眠,全年活動時間有6個月左右。在一天當中,蠍子多在日落後晚8時至11時出來活動,到翌日凌晨2~3點鐘便回窩棲息。這種活動規律一般是在溫暖無風、地面乾燥的夜晚,而在有風天氣則很少出來活動。

  3、蠍子雖是變溫動物,但它們還是比較耐寒和耐熱。外界環境的溫度在40℃至零下5℃,蠍子均能夠生存。蠍子的生長髮育和繁殖,與溫度有密切的關係。氣溫下降至10℃以下,蠍子就不太活動了,氣溫低於20℃,蠍子的活動也較少,它們生長髮育最適宜的溫度為25~39℃之間。氣溫在35~39℃,蠍子最為活躍,生長髮育加快,產仔、交配也大都在此溫度範圍內進行。溫度超過41℃,蠍體內的水分被蒸發,若此時既不及時降溫,又不及時補充水分,則蠍子極易出現脫水而死亡。溫度超過43℃時,蠍子很快死亡。蠍子活動、生長髮育和繁殖與溫度密切相關,最佳溫度35~38℃之間。因此,我們在人工養殖蠍子時,必須注意掌握。

  4、蠍子的生長、繁殖與外界環境的溼度也有密切的關係。在自然界野生的蠍子,如要久旱無雨,就會鑽到地下約1米深的溼潤處躲藏、隱蔽起來;當陰雨天氣,地上有積水,它們會爬往高處躲避。因此,在養殖蠍子時要十分注意飼料的水分以及飼養場地和窩穴的溼度。一般來說,蠍子的活動場所要偏溼些,而它們棲息的窩穴則要求稍乾燥些,這樣有利於蠍子的生長髮育和繁殖。如果窩穴過溼,則易受到微生物的侵害,蠍子的蛻皮也十分困難;如果蠍子的活動場所過於乾燥,而且投喂的飼料中水分又不足時,也會影響到蠍子的正常生長髮育,甚至還會誘發相互殘殺。

  5、蠍子喜暗怕光,尤其害怕強光的刺激,但它們也需要一定的光照度,以便吸收太陽的熱量,提高消化能力,加快生長髮育的速度,以及有利於胚胎在孕蠍體內孵化的程序。據報道和觀察,蠍子對弱光有正趨勢,對強光有負趨勢,但它們最喜歡在較弱的綠色光下活動。

  6、蠍子對各種強烈的氣味,如油漆、汽油、煤油、瀝青以及各種化學品、農藥、化肥、生石灰等有強烈的迴避性,可見它們的嗅覺十分靈敏,這些物質的刺激對蠍子是十分不利的,甚至會致死。蠍子對各種強烈的震動和聲音也十分敏感,有時甚至會把它們嚇跑,終止吃食、交尾繁殖、產仔等。

蠍子的疾病預防

怎麼養殖小龍蝦小龍蝦的選購
怎麼養竹雞竹雞的生活特徵
相關知識
怎麼養殖水貂水貂的疾病防治
怎麼養殖蠍子蠍子的疾病預防
紅星鳳梨怎麼養殖紅星鳳梨的家居作用
怎麼養殖青蛙青蛙的棲息環境
山雞怎麼養殖山雞的疾病預防
怎麼養殖鈴蘭鈴蘭的習性
怎麼養殖蝴蝶蝴蝶的繁殖過程
怎麼養殖鸕鶿鸕鶿的生活習性
怎麼養殖牡蠣牡蠣的管理方法
怎麼養殖奶牛奶牛的餵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