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綠美人種植方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厚葉草屬植物大都葉子豐滿,皮實耐旱,習性強健。但是這屬植物生長速度都很慢,要看到她們美的樣子得耐心照料。那麼呢?下面小編帶你看看多肉植物。不過下面的內容僅供參考!

  

  半溼土種不能澆水、溫高一星期溫低十後天再沿盆邊澆半溼、緩苗服盆後再正常澆水、休眠期種成不好活。

  多肉植物的形態特徵

  ①有葉的種類佔相當大的比例,如番杏科、景天科、獨尾草科的多肉植物。其中以番杏科形狀奇特的變態葉最有代表性。

  ②刺的特色沒有仙人掌類那樣鮮明,很多種類如雖有強刺但被葉掩蓋,只在落葉期時刺才顯得突出。

  按貯水組織在植株中的不同部位,多肉植物可分為三大型別:葉多肉植物、莖多肉植物和莖幹類多肉植物;但此分法並非嚴謹的植物學分類。

  複葉的型別有三出葉、掌狀複葉、一回羽狀複葉和兩回羽狀複葉。單葉的形狀有線形、細圓柱形、匙形、橢圓形卵圓形、心形、劍形、舌形和菱形等。葉緣多為全緣,有的葉緣和葉尖有齒、毛或刺。少數種類葉頂端透明俗稱窗。

  ④大戟科、夾竹桃科和牻牛兒苗科等科的多肉植物的貯水部分在莖部,稱為莖多肉植物。它們之中的很多種類的莖和仙人掌類相似,呈圓筒狀或球狀,有的具稜和疣狀突起,但並不具刺座,儘管也有一些種類具刺。刺有皮刺、針刺和棘刺之分,少數種類刺很強,如福桂花科***實際上是硬化的葉柄***、龍樹科和夾竹桃科的棒棰樹屬種類。

  很多具粗壯肉質莖的種類通常不具葉,有的在幼嫩部分有細小的葉但常落。不過也有一些類群,例如刺戟木科[6] ***龍樹科***的馬齒莧樹和景天科的燕子掌既有粗壯的肉質莖又有肉質化的葉,而且葉一般不隨季節脫落。

  ⑤植株的肉質部分主要在莖基部或僅主莖肉質,形成極其膨大的形狀不一的塊狀體、球狀體或瓶狀體。無節、無稜,而有疣狀突起。有葉或葉早落,多數葉直接從根頸處或從突然變細的幾乎不肉質的細長枝條上長出。在極端乾旱的季節,這種枝條和葉一起脫落,例如薯蕷科的龜甲龍。

  多肉植物最常用的配土方法

  一般生活在野外的多肉***某些喜水多肉除外***,土壤中沙子的比例最大,然後才是碎石及泥土。經過實地考察發現,野外的多肉有大部分生活在沙子+碎石70% 比例以上的地區。

  但是我們買回家的多肉幾乎都是大棚裡剛出鍋不到一年的苗苗,好一點有一年多的大苗,但是相比野外的多肉來說,生活在大棚的溫室環境裡完全經不起折騰。所以買回家後有的多肉兩週甚至一個月狀態都不見好轉,這個與土壤的使用有很大關係。有很多花友誤認為多肉植物喜歡沙質和顆粒的土壤,所以一開始就使用比例超過80%的沙子與顆粒。對於苗苗們來說,短時間內基本都不會生長,甚至有的直接就慢慢枯死掉。

  1、剛買回家的多肉,最好使用鬆軟的泥炭土***對於不同習性的多肉要隨機應變***先生根。

  植物都是靠根系吸收營養的,根系生長是否健壯與多肉們的狀態是有直接關係的,泥炭土因為鬆軟,非常利於生根。不過使用100%的泥炭土又會出現積水太多,或者乾透後結板的情況,這樣很容易導致多肉直接腐爛。

  經過長時間觀察和總結,我認為對於苗苗類多肉,比較合理的配土方法為:泥炭土60% + 沙子20% +顆粒20%如果找不到河沙,全部換成顆粒也可以;顆粒可以是珍珠岩、火山岩、蜂窩煤、陶粒、石子等

  2.對於成年老株***一般指2年以上的多肉,根據品種差別略有不同***,配土方法也差不多,只是把沙子和顆粒的比例加大一點:泥炭土+沙子+顆粒 1:1:1這樣的比例就很合適了~如果想讓多肉長得更肥,就需要換更深更大的花盆。

  多肉的個頭與土壤深度有直接關係,使用又深又大的花盆,或者直接地栽,多肉往往會超出正常大小生長。

  3. 顆粒增多後,水分流失較快,多肉吸收能力下降,就會消耗自己的葉片來供應養分。所以這時候最底層的葉片就會慢慢乾枯脫落掉,時間一長自己就長成小樹樁了。

  又因為底部葉片一直不停的脫落,造型上越來越接近椰樹。

  這時候的配土比例是:泥炭土10%~20% +沙子20% + 顆粒60%~80%。

  對於番杏科和瓦葦屬的多肉植物,由於其原產地的環境用純粗砂介質能最好的模擬,所以比較推薦完全使用顆粒介質

  比例並不要求太嚴格,總之就是加大土壤中顆粒的佔有率,但是對於除瓦葦屬和番杏科以外的多肉植物也不太推薦完全使用顆粒。土壤含有的養分,對其生長有益。


多肉植物花瓣怎麼種植
大棚種植什麼最好
相關知識
多肉綠美人種植方法
多肉佛手的種植方法
綠蘿的種植方法_綠蘿的養護方法
綠豆牙種植方法
綠豆的種植方法_綠豆怎麼種植方法
多肉植物的夏季種植方法
多肉種子如何種植方法
多肉熊童子的種植方法_多肉熊童子的種植要點
多肉植物種植方法
多肉種子的種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