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萎縮性胃炎的藥物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萎縮性胃炎也稱慢性萎縮性胃炎,以胃黏膜上皮和腺體萎縮,數目減少,胃黏膜變薄,黏膜基層增厚,或伴幽門腺化生和腸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為特徵的慢性消化系統疾病,那麼有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1***一般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

  不論其病因如何,均應戒菸忌酒,避免使用損害胃粘膜的藥物如阿斯匹林、消炎痛、紅黴素等,飲食宜規律,避免過熱、過咸和辛辣食物,積極治療慢 性口、鼻、咽部感染病灶。

  ***2***弱酸治療:經五肽胃泌素試驗測定證實低酸或無酸患者可適量服用米醋,每次1~2匙,一天3次;或10%稀鹽酸0 5~1 0ml,飯前或飯時服,同時服用胃蛋白酶合劑,每次10ml, 1天3次;亦可選用多酶片***DPP***或胰酶片治療,以改善消化不良症狀。

  ***3***抗幽門螺旋菌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時,胃酸降低或缺乏,胃內細菌孽生,尤其是幽門螺旋桿菌檢出陽性率很高。應用抗生素類藥物,對促進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症狀改善有一定療效。常用於清除幽門螺旋桿菌的治療方法是:三鉀二櫞絡合鉍***TDB,De睳OL***,每次120mg,1天4次,服用4~6周;羥氨苄青黴素膠囊,每次0 5g,1天4次;呋喃唑酮***痢特靈***100mg,1天3~4次。這些藥物不僅能清除幽門螺旋桿菌,而且對減輕和消除伴同的活動性胃炎有幫助,對幽門螺旋桿菌有治療作用的藥物還有慶大黴素、黃連素、甲硝咪唑、四環素、氟哌酸等。

  萎縮性胃炎的常見病因

  一、慢性淺表性胃炎的繼續:慢性萎縮性胃炎可由慢性淺表性胃炎發展而來。慢性淺表性胃炎的病因均可成為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致病與加重因素。

  二、膽汁或十二指腸液反流:由於幽門括約肌功能失調或胃空腸吻合術後,膽汁或十二指腸液可反流至胃內,並破壞胃粘膜屏障,促使H+及胃蛋白酶反散至粘膜內引起一系列病理變化,從而導致慢性淺表性胃炎,並可發展為慢性萎縮性胃炎。

  三、生物性因素:慢性傳染病如肝炎、結核病等對胃的影響也引起了人們的注意。慢性肝病患者常有慢性胃炎的症狀和體徵,胃粘膜染色也證實在乙肝病人胃粘膜內有乙肝病毒的抗原抗體複合物。

  四、放射:放射治療潰瘍病或其他腫瘤,可使胃粘膜損傷甚至萎縮。

  五、缺鐵性貧血:很多事實說明缺鐵性貧血與萎縮性胃炎關係密切,有些學者認為胃炎是原發病,因為胃炎胃酸低致鐵不能吸收,或因胃出血以致形成貧血;另一種意見認為先有貧血,因為身體內鐵缺乏使胃粘膜更新率受影響而容易發生炎症。

  六、金屬接觸:鉛作業工作者胃潰瘍發病率高,胃粘膜活組織檢查發現萎縮性胃炎發病率也增高。除鉛外很多重金屬如汞、碲、銅及鋅等對胃粘膜都有一定的損傷作用。

  萎縮性胃炎的的症狀表現

  ***1***臨床表現:有食慾減退、噁心、噯氣、上腹部飽脹或鈍痛,少數的患者可以發生上消化道出血***黑便***、消瘦、貧血、舌炎或舌乳頭萎縮等。

  ***2***胃液分析:A型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多有胃酸缺乏或胃酸減少,B型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胃酸分泌正常、增高或降低。

  ***3***血清學檢查:A型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血清胃泌素常明顯增高;血清中可測得壁細胞抗體和內因子抗體,維生素B12水平明顯低下。B型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胃竇粘膜萎縮,直接影響G細胞分泌胃泌素的功能,血清胃泌素低於正常。

  ***4***X線鋇餐檢查:大多數萎縮性胃炎患者無異常發現,氣鋇雙重對比造影可顯示胃體粘膜皺襞平坦、變細。

  ***5***胃鏡及話組織檢查:這是最可靠的診斷方法。胃鏡診斷應包括病變部位、萎縮程度、腸化生及不典型增生的程度。肉眼直視觀察萎縮性胃炎的粘膜多呈蒼白色或灰白色,也可紅白相問,以白為主,嚴重者有散在白色斑塊;皺襞變匆而平坦;粘膜下血管顯露為萎縮性胃炎的特徵,可見到紅色網狀小動脈或毛匆血管。嚴重者可見有上皮細胞增生形成的細小顆粒或較大結節。有時可見出血點和少量糜爛。


猜你喜歡:

中藥抗病毒藥物有哪些
三七的藥物作用
相關知識
治療萎縮性胃炎的藥物
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藥物
治療過敏性皮炎的藥物
萎縮性胃炎的治療藥物
萎縮性胃炎的原因
適合萎縮性胃炎的食譜
萎縮性胃炎的飲食菜譜的方法和技巧有哪些
萎縮性胃炎的飲食菜譜製作步驟
萎縮性胃炎的菜譜的製作步驟有哪些
女性萎縮性胃炎的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