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養生飲食技巧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很多人對於養生非常的重視,不同的節氣有不同的養生方法,同時還按著節氣調理飲食,那麼白露養生飲食有哪些技巧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白露養生飲食技巧

  二十四節氣的白露過後就意味著氣溫開始下降,天氣轉涼,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故稱之為白露。在華南地區,白露有著綿雨開始、日照驟減的明顯特點,天文專家認為,白露是全年晝夜溫差最大的一個節氣,一般晝夜溫差在10℃至15℃,俗語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之說,這主要針對北方地區,而在南方白露過後秋的感覺更濃,但9月仍會出現35℃以上的高溫天氣,而降水將減少,枯水期將至。

  白露過後,提醒大家要特別注意秋季養生,要避免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氣管病的發生。凡是因過敏引發的支氣管哮喘的病人,平時應少吃或不吃魚蝦海腥、生冷炙燴醃菜、辛辣酸鹹甘肥的食物,宜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高鈉鹽飲食能增加支氣管的反應性。秋天的保健最考功夫,因此每個人都要隨著節氣的變化而隨時調節飲食結構。

  白露養生要點

  白露是典型的秋天節氣,天氣漸涼,空氣中的水蒸氣在夜晚常在草木等物體上凝成白色的露珠,諺語說“過了白露節,夜寒日裡熱。”是說白露時白天夜裡的溫差很大。

  古語說:“白露節氣勿露身,早晚要叮嚀。”意在提醒人們此時白天雖然溫和,但早晚已涼,打赤脯容易著涼。

  白露時節,支氣管哮喘發病率很高,因此要做好預防工作。此時秋高氣爽,正是人們外出旅遊的大好時光。但是,常有不少遊客在旅遊期間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其實不一定是“感冒”,可能是“花粉熱”。“花粉熱”的發病有兩個基本因素:一個是人體體質的過敏,另一個是不止一次地接觸和吸入外界的過敏原。此節氣的養生重點是加強身體鍛鍊,注意早晚不要受涼,對過敏性疾病積極預防。

  白露時節要防止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氣管病的發生。特別是因體質過敏而引發上述疾病的患者,在飲食調節上更要慎重,平時要少吃或不吃魚蝦海腥、生冷炙燴醃菜和辛辣酸鹹甘肥的食物。

  在白露一節氣中要預防秋燥,燥邪傷人,容易耗人津液,而出現口乾、脣乾、鼻幹、咽乾及大便乾結、面板乾裂等症狀。預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適當地多服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食品,也可選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如人蔘、沙蔘等,對緩解秋燥有良效。

  白露養生食療方

  1、糯米阿膠粥

  原料:阿膠30克,糯米50-60克,紅糖適量。

  製作:先用糯米煮粥,待粥將熟時,放入搗碎的阿膠,邊煮邊攪勻,後再放入紅糖,稍煮二三沸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溫熱服食,三天為一療程。間斷服用,連續服食會有胸悶氣滿不舒之感。

  功效:養血止血、滋陰安始。

  應用:陰血虧虛所致的頭暈眼花、面色無華、心慌心悸、失眠健忘、月經後期、經少色淡、經閉不行、漏下不止、胎動不安、胎漏下血、久咳咯血、吐血衄血、大便出血及肺結核咯血、支氣管擴張出血等。

  注意:感冒時及胸悶腹脹、納呆苔厚膩者,不宜服。

  2、沙蔘枸杞粥

  原料:沙蔘15~20克,枸杞15-20克,玫瑰花3-5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製作:先將沙蔘煎汁去渣,後以藥汁與枸杞、粳米同入沙鍋,再加水適量,用文火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玫現花、冰糖,攪勻稍煮片刻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溫熱服食。

  功效:滋陰潤燥、養血明目。

  應用:陰血虧虛所致的乾咳少痰、痰中帶血、咽喉乾燥、聲音嘶啞、胃脘灼痛、飢而不欲食、乾嘔呃逆、頭暈眼花、兩目乾澀、視物模糊、手足心低熱等。

  注意:外感風寒所致咳嗽不宜服。

  3、人蔘百合粥

  原料:人蔘3克,百合15-25克,粳米50克,冰糖適量。

  製作:先將人蔘研末;百合剝皮去須,洗淨切碎;後共與粳米同入沙鍋,加水適量,以文火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冰糖,攪勻稍煮片刻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溫熱服食。

  功效:益氣滋陰、潤肺安神。

  應用:氣陰兩虛所致的心悸氣短、煩渴神疲、久病形瘦、失眠健忘、心神不寧、食慾不振、久咳聲低、乾咳少痰,以及神經衰弱、癔病、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結核、支氣管擴張、百日咳等而屬氣陰虧虛者。

  注意:外受風寒及發熱飲冷、舌紅苔黃、便結尿黃等實熱所致咳嗽,均不宜服。

看過的人還會看:

白露養生要訣要點有哪些
白露養生飲食技巧有哪些
相關知識
白露養生飲食技巧有哪些
白露養生飲食技巧有哪些
冬季養生飲食常識有哪些
冬至節氣的養生飲食方法有哪些
小寒節氣的養生飲食保健有哪些
大寒節氣的養生飲食方法有哪些
冬季養生飲食知識有哪些
處暑養生飲食原則有哪些
春節健康飲食技巧有哪些
夏季養生飲食原則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