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過敏性疾病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世界範圍內哮喘、鼻炎、溼疹***過敏性和非過敏性***患病率,尤其是兒童患病率顯著增長。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一起來看一看吧。

  

  過敏性鼻炎篇

  內外夾擊,有虛有實

  過敏性鼻炎也與過敏相關,可常年發病,亦可呈季節性發作,春、秋、冬三季多發。部分患兒可有蕁麻疹、溼疹和支氣管哮喘等過敏性疾病史或家族史。表現鼻癢、噴嚏、清水樣涕、鼻塞等症狀,可伴有眼癢、結膜充血等眼部症狀。中醫認為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易感外邪,易為外界過敏原所誘發,即內外因素夾擊而發病。

  外因:

  為氣候驟變、寒溫失調、接觸異物、過食生冷鹹酸等。

  內因:

  有別於成人,更偏向於先天不足、後天失養所致的脾腎陽虛,即脾虛不能行氣化溼,腎虛不能溫化寒飲。寒溼之邪上犯鼻竅而發病。

  辨證論治,三虛一實

  肺氣虛寒:

  鼻癢,噴嚏頻頻突發,流清涕,鼻塞,嗅覺減退,畏風怕冷,自汗,氣短懶言,語聲低怯,面色蒼白,或見咳嗽痰稀。舌質偏淡或淡紅,苔薄白,脈虛弱。治以溫肺散寒,益氣固表。通竅鼻炎顆粒沖服,5~8歲每次1克、8歲以上每次2克,均每日3次。

  脾氣虛弱:

  鼻癢,噴嚏頻頻突發,流清涕,鼻塞,嗅覺減退,面色萎黃,食少納呆,消瘦,腹脹,大便溏薄,四肢倦怠乏力。舌淡胖,苔薄白,脈弱。治以益氣健脾,昇陽通竅。補中益氣丸口服,每次2~3克,每日2~3次。

  腎陽不足:

  鼻癢,噴嚏頻頻突發,流清涕,鼻塞,嗅覺減退,面色蒼白,形寒肢冷,腰膝痠軟,神疲倦怠,小便清長。舌質淡,苔白,脈沉細。治以溫補腎陽,通利鼻竅。金匱腎氣丸口服,每次1~2克,每日2次。

  肺經伏熱:

  鼻癢,噴嚏頻頻突發,流清涕或黏稠涕,鼻塞,嗅覺減退,可伴有咳嗽、咽癢、口乾煩熱,或見鼻衄,鼻腔乾燥。咽紅,舌質紅,苔黃,脈數。治以清宣肺氣,通利鼻竅。辛夷鼻炎丸口服,4~6歲每次2g、6~12歲每次3g,均每日2次。

  調護要點:

  鍛鍊身體,增強免疫能力,防止受涼。

  注意室內衛生,經常除塵去黴,勤晒被褥,避免與寵物接觸。

  注意觀察,尋找誘發因素,若有發現,應儘量避免。在寒冷、揚花季節出門戴口罩,減少和避免各種塵埃、花粉的刺激;避免接觸或進食易引起機體過敏之物,如魚蝦、海鮮、羽毛、獸毛、蠶絲等,忌辛辣刺激食物。

  按揉迎香穴***鼻翼外緣中點旁,鼻脣溝中***100遍,每日1次。

  的治療

  1、避免過敏原,是過敏性疾病最重要的防治措施。塵蟎變應原患兒每週用熱水洗滌床單和毯子,並烘乾和晒乾,枕頭和褥墊用不透氣的外罩包起來,取走地毯,使用塑料、皮革或簡單的木製傢俱,以代替纖維填充的傢俱,如可能時,用帶濾網的吸塵器。動物皮毛過敏者,應從家中移走動物,或至少應使它們離開臥室區域。室外花粉和黴菌過敏,在花粉和黴菌數量高峰期,應關閉門窗呆在室內,室內黴菌應降低室內溫度,經常打掃所有潮溼區域。

  2、藥物治療,是過敏性疾病的基礎治療。對於過敏性面板病除了外用藥物外,可以口服抗組胺藥。過敏性鼻炎患兒應首先口服抗組胺藥,嚴重者可聯合鼻噴表面皮質激素,抗組胺藥物可選擇西替利嗪或氯雷他定,療程1~2周或更長。兒童哮喘應首選吸入表面皮質激素,抗組胺藥可作為輔助治療,療程可以數月以上。

  3、特異性免疫治療***SIT***,特異性免疫治療始於1911年,現已走過100多年的歷史。是WHO推薦的唯一可以影響過敏性疾病基礎機制的“對因”治療方法。通過規律性的免疫治療,使得免疫系統趨於正常,逐漸“適應”外界過敏原,避免過敏症狀的出現。SIT具有預防療效,可有效阻止過敏程序。選擇SIT時應權衡利弊***時間、經濟和不良反應***,對於病史長、臨床症狀典型或中度嚴重程度,並且已經採取了避免接觸致敏原和足量的藥物治療後症狀仍不能很好控制的患兒,年齡應在5歲以上的過敏性鼻炎和哮喘患兒,對於食物過敏和變應性皮炎的療效不佳。皮下特異性免疫治療***SCIT—傳統免疫療法***具有吸收良好,療效確切,免疫原性強,療效持久,但有可能引起嚴重的過敏反應,必須在標準的脫敏中心進行。舌下特異性免疫治療***SLIT—新的免疫療法***其療效確切,安全性高,不受時間場地限制,用藥方便,依從性高,但免疫原性弱,療效不持久。

  4、健康管理和教育,由於過性疾病的反覆性和長期性,其治療也是長期的,過敏性鼻炎需要數週至數月,兒童哮喘的基礎治療需要2~3年。SIT治療也要數月至數年,堅持完成SIT的全過程才能取得療效。在過敏性疾病在治療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甚至有時沒有達到理想的療,這些均需要通過疾病管理的健康教育加以解決。

  過敏性疾病的發生機制

  過敏性疾病的發生取決於遺傳和環境兩種因素,人類基因表型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發生明顯變異,故認為環境因素對於近年來過敏性疾病發病率增高更為重要。經典的“衛生假說”認為,生命早期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微生物的暴露減少,導致免疫系統發育異常,進而增加了患過敏性疾病的可能性。“Thl/Th2細胞功能失衡”是“衛生假說”的免疫學基礎***Th:輔助性T細胞***。細菌和病毒感染引發的自然免疫可以誘導Th1型細胞因子的釋放,胎兒及出生時免疫反應表現為Th2型優勢,隨著生後環境中抗原的刺激,免疫反應逐漸向Th1型轉化,達到“Th1/Th2平衡”。由於公共及個人衛生條件不斷改善,“過度衛生”的環境使得嬰幼兒受環境中抗原刺激的機會減少,造成機體免疫反應向Th2偏移,Th2細胞分泌的IL-4、IL-5和IL-13等細胞因子增高,刺激B細胞產生IgE和嗜酸性粒細胞活化、增殖,釋放各種炎性介質和細胞因子,從而導致過敏性疾病的發病率增加。並非所有微生物的暴露對過敏性疾病都有保護作用,例如,呼吸道合胞病毒、人類偏肺病毒等一些呼吸道病毒感染對哮喘無保護作用。近年來研究發現,Th2介導的過敏性疾病和Th1介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1型糖尿病***發病率都呈上升趨勢,不能完全用“Thl/Th2平衡”學說來解釋上述現象。
 

前列腺癌有哪些檢查專案
狂犬病疫苗有效期多長
相關知識
兒童過敏性疾病防治指南
兒童過敏性疾病有什麼
兒童過敏性疾病的治療
兒童過敏性疾病有哪些
兒童過敏性疾病
兒童過敏性疾病的發生機制
兒童過敏性疾病的發生機制
兒童過敏性疾病怎麼治療
兒童過敏性疾病怎麼治療
兒童對過敏性疾病的預防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