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勵志與人交往的文章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3日

  每個人都要懂得如何與人交往,那麼勵志大學生的都有哪些呢,趕緊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透過微信看懂一個人

  他開了微信,也知道你有微信,但沒有主動加你,說明你們關係很一般,甚至對你有防備之心,至少沒有溝通的慾望。

  你主動加他,也報了姓名,沒有迴應,說明他根本不在乎你,或忘了你是誰,這時你可以將其從手機完全刪除了。

  兩人互加了,但從沒交流過一句話,說明你們還算不上朋友,充其量只是一個熟人,你對他來說,可有可無。

  對方很在意你的分享,經常關注你的動向,但從不說話,說明你們正處於情感發展期,這時你如果主動溝通,如得到積極迴應,說明其對你是真心的,否則,說明你目前處於弱勢。

  你經常關注對方,經常讚美或評論他的分享,每次或多數都有及時迴應,說明其很在乎你,珍惜相互之間的感情,不是一般的朋友。

  如果他對你的讚美與評論從未有過迴應,說明對方沒把你放在眼裡,或不方便迴應,比如有人監控他的言行。如果他對你的讚美與評論從未有過迴應,說明對方沒把你放在眼裡。

  如果對方從未對你有過痕跡式的讚美與評論,說明他對你重視不夠,或不願與你拉上瓜葛,以免不必要的麻煩。

  如果你發了一條個人心情不安的資訊時,能在第一時間給予迴應並安慰你的人,是最在乎你的人,對方很有可能成為你的密友或貴人。

  你看不到對方的朋友圈分享或相簿,說明他對你有一定的防備之心,至少不願你看到他的內心,你們之間已經有了距離。

  如果你給他發信息,彈出一個框讓你驗證身份,說明你已經被他從微信通訊錄裡刪除,在對方眼裡,你已經是一名陌生人。如果你發給對方的資訊被拒收,說明你已經被對方打入黑名單,成為對方不歡迎的人。這個不需要多說了吧。

  :那些沒有分寸感的好人

  作者:晚睡

  她是遠近聞名的熱心腸,誰家有什麼大事小情她都會主動去幫助。鄰居家的老父親去世了,她跑前跑後不說,還在一邊跟著掉眼淚,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她的父親呢。

  在單位她也是一樣,主動承擔工作任務,為人友善,經常從自己家裡帶好吃的給年輕同事,每逢新人報道,她都會帶著新人熟悉單位環境,領著去各處介紹。

  可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人緣卻不太好,她所在的社群,很多人對她的熱心腸都是反應冷淡,並不情願接受。

  單位的同事們,一開始都覺得她好熱情好和藹,新人們都很喜歡她,可是時間長了,感覺又變了,對她避之不及。

  她沒有壞心,真的一點壞心都沒,她只是覺得世界大同,全人類都是一家親,所以不必分彼此,有什麼話都可以掏心窩子說,不需要藏著掖著的。她很自豪自己的這種性格,“我這個人,從來都不來陰的。”

  鄰居小兩口結婚幾年沒孩子,她追著在後面送醫生的名片,“這個大夫治療不孕不育可好使了,去看看,保管你明年就能抱上大胖小子。”

  對門老太太經常和她抱怨自己媳婦的一些瑣事,某天她親自上門,警告人家的兒媳婦要對婆婆好,“對老人不好,小心天打雷劈。”老太太當場就和她翻臉了,“有你什麼事啊?”

  有女同事的男朋友來單位找女朋友,女同事忙著,就讓男朋友在一邊等,她看見了,把人家盤問一番,跟查戶口似的。女同事回來聽到他們的對話,臉都綠了,“我們才戀愛幾周,你問這麼多幹什麼?”

  單位會餐,有女孩子減肥,吃得少,她偏給人家夾菜,“多吃點,你看你一點都不胖。”第一次對方吃了,第二次、第三次吃不下了,讓她別夾,她不聽,繼續。最後兩個人差點沒打起來。

  到後來,單位誰家有什麼事都得偷偷摸摸的進行,背地裡用郵件或者QQ通知,最怕讓她知道,因為讓她一摻和指不定出什麼么蛾子呢。

  發現大家對自己都躲著走,她很傷心,“你們為什麼這麼對待我啊,我還不是為你們好?”她不知道是她的“熱情”讓大家不勝其擾,只能寧可連她能帶來的便利都不要了,只圖落個清靜。

  女兒很無奈,“媽媽,熱心不是你的錯,你的錯就是太熱心了。”

  老舍有篇散文,叫《一天》,記述了他某天寫作時間被各種瑣事擠佔的現實。在這篇文筆詼諧幽默的文章中,他寫到了好幾個生活裡的至親好友,是怎樣的令他無可奈何。

  第一個是他的二姐。

  正要動筆,二姐來了,求他給自己寫封信。他痛快答應了,“當然我是不忙,二姐向來不討人嫌,偶爾求我寫幾個字,還能駁回?”

  結果二姐先開始討論給去信者叫什麼名字,“在討論的程序中,二姐把她婆母的、婆母的外甥女的、幹姥姥的、姑舅兄弟的性格與相互的關係略微說明了一下,剛說到幹姥姥怎麼在光緒二十八年掉了一個牙,老田說吃午飯得了。”

  吃完飯,二姐又要去打個盹。他心裡裝著事,想等二姐打完盹再寫,誰知道二姐一覺睡到三點半,“她很親熱的道歉,昨夜多打了四圈小牌。”信也不用寫了,二姐一會串門就能看到那位侄女婿的哥哥,面談就行。

  第二個是他的僕人老田。

  老田60多歲了,性格倔,認死理。巡警來調查戶口,老舍說自己是正月初一生人,讓老田轉告給巡警。

  老田一聽,不服了,“他告訴巡警:他對我的生日頗有點懷疑,他記得是三月;不論如何也不能是正月初一。巡警起了疑,登時覺得有破獲共產黨機關的可能,非當面盤問我不可。我自然沒被他們盤問短,我說正月與三月不過是陰陽曆的差別,並且告訴他們我是屬狗的。巡警一聽到戌狗亥豬,當然把共產黨忘了;又耽誤了我一刻多鐘。”

  晚上陪朋友遛彎回來,一天沒動上筆的老舍剛想抓緊時間寫上幾千字,誰知道打了個噴嚏,被老田發現了,“一定說我是著了涼,馬上就去倒開水,叫我上床,好吃阿司匹靈。老田的命令是不能違抗的,我要是一定不去睡,他登時就會去請醫生。”結果這一天就這麼結束了,什麼都沒寫成。

  第三個他的朋友牛先生和牛夫人。

  晚飯後,老舍正要開始寫作。牛先生帶著牛夫人來了,“老牛的好處是天生來的沒心沒肺。他能不管你多麼忙,也不管你的臉長到什麼尺寸,他要是談起來,便把時間觀念完全忘掉。不過,今天是和新婦同來,我想他決不會坐那麼大的工夫。”

  他忽略了牛先生的夫人和牛先生既然能結婚,就一定是志同道合的,“牛夫人的好處,恰巧和老牛一樣,是天生來的沒心沒肺。我在八點半的時候就看明白了:大概這二位是在我這裡度蜜月。我的方法都使盡了:看我的稿紙,打個假造的哈欠,造謠言說要去看朋友,叫老田上鍾弦,問他們什麼時候安寢,順手看看手錶……老牛和牛夫人決定賽開了誰是更沒心沒肺。十點了,兩位連半點要走的意思都沒有。”

  老舍的一天就是這麼泡湯了,拜這幾位所賜。

  每次我看這篇文章都會笑出來,尤其是寫牛先生和牛夫人這段,實在是太惟妙惟肖了。再好的朋友和親人,不懂進退,打擾了人而不自知,或者強人所難,硬性兜售自己的好意,都會給別人帶來麻煩。

  生活中,我們可能都會遇到那種低情商的人,明明是好人,或者你們是好朋友,可是相處起來,他做的好多事都讓你很難受,說不清楚地那麼難受。

  比如坐電梯,一下子的人,他上來了,發現了你,“哈,你也在呀?上次你喝醉了還是我把你扛回去的,改天請我吃飯,哈哈。”唰,所有人的眼睛都轉過來看你,大家上下打量著你,似乎在想象你喝醉了是什麼樣的,羞得你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吃飯,他非得把自己喝過一口的湯給你,“喝一口,特別好喝。”你推辭,“不,不用了,我再要一碗。”他還挺慷慨,“何必呢,這碗給你喝了。”硬往你嘴邊送,你心裡叫苦:“大哥,我不想喝別人喝過的東西,我有潔癖呀。”

  每個人在社交關係中,都有自己的安全空間。這個安全空間就像電梯中人和人會主動保持間隔一樣,是因人而異的。

  羞澀的人可能需要與外界保持較大的距離,才會覺得安全,外向的人可能更願意和別人多接近一些。而一旦有人侵入了這個安全距離,進入了我們的警戒區,我們就會覺得不舒服。

  比如朋友之間不是不能互相揭短,但要分時間地點場合,私下裡怎麼鬧都行,可熟悉的不熟悉的人都衣冠楚楚的擠了一電梯的時候,說這些話就太不得體了。同樣,關係夠鐵,喝對方一口湯一口水都沒關係,可是對方有潔癖,就不應該太過於你我不分了,否則,好心就變成了負擔。

  很多好人人緣不好,常常就是因為沒有處理好人和人之間的分寸感,逾越了自己的本分,侵犯了別人的舒適區。

  剛開始熟悉的朋友,不可上來就問人家結婚與否,有沒有孩子,收入如何,私人話題需要熟到一定份上才可以談。

  第一次約會,就急不可耐的邀請人家女孩子到家裡去,張口就叫老婆,那隻能讓人覺得這個人膚淺、輕薄、猴急,不會起到任何加分的效果。

  分寸感是一種非常微妙的東西。生活中,那些被誇高情商的人,你仔細觀察一下,其實都是能夠巧妙掌握好分寸感的人。他們不一定多麼熱情,也不是刻意而為,可是他們知道如何說話和辦事才能使別人感覺到舒服。他們總是能夠了解別人的敏感點,並知道如何避免觸及這些地方。他們沒有指手畫腳的壞毛病,尊重別人的選擇。和這樣的人在一起,有一種妥當的安全的被保護的感覺。

  只有高情商,才能讓好心、善意得到好結果,而情商低的人,總是在不合適的時間和不適合的地點,說了不合適的話,做了不合適的事情,破壞了分寸感,給人添堵。

  可你又無法怪他們,因為他們也是好心,人不壞呀,於是到最後,你只能自己憋屈著,躲著走。

  :做朋友也要有分寸感

  作者:小木頭

  有個我不怎麼熟悉的人,忘了在什麼場合見過一面,加了微信,從此就孜孜不倦地騷擾我。

  隔三差五就給我發訊息:幫忙給投給票唄!幫忙給我的第一條朋友圈點贊啊!幫忙點選一下這篇文章吧!你昨天朋友圈裡的那個東東是在哪裡買的,連結發給我咯……到最後他甚至問我,能不能給他寫一篇文章,他要給自己的行業雜誌投稿?!

  被騷擾了一段時間之後,我終於把他刪除了,真是不想讓這種人在自己的微信裡啊。

  他重新申請加我:你怎麼把我刪了啊,你是不是操作失誤了?!

  我的天!

  說起來,微信簡直是抹殺了分寸感這件事。

  不像是微博,陌生人給你發私信,若是你不回,那麼他就一直在陌生人的那個信箱裡呆著。

  而微信呢,只要加了“好友”,就好像真的有一種是好友的錯覺了。

  以至於,一些根本不熟悉的人,或者陌生人,也完全踩踏著分寸感,爭先恐後地來爭奪你的注意力,瓜分你的時間,甚至,擾亂你的情緒。

  微信這種即時通訊軟體,優點是沒有距離感,而缺點也是。

  從前用QQ的時候,至少你還得在電腦上登入,所以有時候你不線上,別人發了訊息你沒回,不會被怪罪;

  而現在微信在你的手機上,你好像就“有責任”隨時隨地迴應否則就會被認為傲慢、無力、不尊重人……

  這種距離感的缺失,在某種程度上導致我們漸漸失去了人與人交往的分寸感。

  所謂的分寸感,是對人別人之間距離的把握,是對彼此差距的認知,也是一種相互尊重,一種自我保護。

  當你產生誤解,認為自己跟一些人是非常平等、靠得很近的時候,會有一種“絕對平等”的錯覺,而一旦差距顯露,溝壑出現,巨大的落差所形成的心理波折,就可想而知。

  有一天有個朋友給我發微信說:看到了嗎,某某剛買了新車,差不多一百萬,真能顯擺!

  我呵呵噠。沒回他。

  他提到的那個人,自己開公司賺得盆滿缽滿,住別墅開好車是早幾年就實現的事兒,這些我們私下裡都知道,只是這次在朋友圈裡發了一下剛換的新車而已,就被不那麼熟悉的人八卦,有意思。

  我們在現實中跟朋友交往的時候,都會比較有分寸,除非是關係非常親密的朋友,否則很少會有人口不擇言,也不會任意評價什麼。

  但是在微信上,我們就不。

  在朋友圈裡點評的時候,會由著性子評論,我們會略帶嘲諷地批評那些跟自己並不熟的朋友,甚至跟關係沒有熟到那個份兒上的朋友說一些平時絕對不會說的話。

  網路縮小了我們的距離,但是請記住,那種縮小根本沒有你想得那麼誇張。

  我拉黑了一個在朋友圈評論裡開黃腔的男性朋友,換在現實場合中,想來他是絕對不會講的,可是到了微信裡,到了朋友圈裡,就變成了可能。

  前段時間,一個多年未見的朋友加了我微信。

  我們從前也沒有多熟稔,經年不見,彼此的狀況都沒什麼瞭解,現在她在哪座城市,做什麼工作,有什麼樣的生活,我一無所知。講真,也並不好奇。

  若是彼此都很惦記的朋友,即便多年不能相見,聯絡至少也是會有的,網路電話那麼方便,要找一個人有多難?而多年來音訊全無,讓我突然裝作很念舊很熱絡,我實在懶得費這種力氣。

  那天我忙得團團轉,截稿日期在即,心裡都快著火了,加了她之後打了個招呼我就摩拳擦掌準備寫稿了。她發了幾條訊息過來,我一眼也沒什麼重要的事兒,跟她說了一聲“不好意思我在忙”就把網路關了。每當需要非常專注地寫稿時,我都會這麼做,否則太費時間了。

  一個小時後我再開微信時,看到她發來的十幾條訊息,最開始還是寒暄,再後來就是憤怒質問了:“你變化好大,現在怎麼愛理不理的?”

  為什麼一個人對於打擾別人會這麼理所當然理直氣壯?當你聽到別人說在忙的時候,難道不應該知趣地消停一會兒嗎?為什麼我們在生活中能做到的事情,在網路上卻完全做不到呢。

  還有一種特別不見外愛談心的人,更可怕,他們可能根本沒有聽說過“分寸感”這個詞,他們積攢了太多的苦悶和牢騷,千頭萬緒就想找個人發洩。

  這種人非常“自來熟”,聊幾句之後他們就會把你視為知心人,大事小情都會跟你說,不管是領導罵她了,還是同事發生矛盾了,或者跟老婆吵架了,又或者其他的大事小情,他們都會毫不見外地把你當做情緒垃圾桶,傾訴還不夠,還必須得問:你說,我說的對不對,我做得對不對?!

  無論是微信好友還是公號後臺上,若是看到有人有問題問我,八成以上我是會回答的,這種回答大多數是探討性質的,甚至算不上建議,最多就是以我想法或者經歷來講,若是我遇到這種情況大概會怎麼做。

  芸芸眾生,在某個時刻相遇,若是彼此之間能有一點幫助,也算是莫大的緣分了,但我能給你們提供的只是那一點點暖,多的力量,我真的給不出。

  我始終認為,人與人之間,是要有點分寸感的。

  不但你跟周圍的人應該有,跟自己的父母也應該有,陌生人之間當然更有。

  我給建議的時候,也一定是站在你幾米之外,哪怕再設身處地,也無法以你的思維方式考慮問題,這是現實。

  因為你自己的人生,別人是無法參與的,這種分寸感能夠很好地界定我給出的建議或者意見只是我個人的想法,我需要謹慎地提醒你我可能會這樣做,而你未必,重要的是你要自己思考。

  許多人渴望有親密無間的友誼,想想看,許多親密無間的友誼最後可能會翻船,因為失去分寸感的感情可能會因為有恃無恐而導致更加劇烈的反目。

  你大概在網上看到過好多閨蜜翻臉後的互撕,慘烈程度令人咋舌,女孩之間的友誼很容易突破分寸感,互相之間的隱私都心知肚明,到要翻臉成仇的時候,都成了相互攻擊的武器。

  分寸感不是疏遠,不是冷落,不是傲慢,更不是不尊重。

  而是我們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清醒地認識自己的位置,懂得自己的分寸,對自己有清醒的認知。

  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夠更好地尊重別人,妥善安頓我們的友誼和感情。


大學生勵志生活文章
大學為人處世勵志文章
相關知識
大學勵志與人交往的文章
引導學生大膽與人交往的評語
德國留學與人交往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與人交往的哲理諺語
與人交往的溝通技巧與口才
大學生勵志適合朗誦的文章
與人交往的成功名言
與人交往的經典語錄_與人相處的名言警句
與人交往的祕訣
小學勵志名人事例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