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炎的中醫治療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膽囊炎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在腹部外科中,膽囊炎的發病率僅次於闌尾炎,膽囊炎的治療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那麼有什麼呢?小編和您一起去看看吧!希望下面文章對您有幫助哦!

  :

  一、飲食停滯型 :主要表現為脅肋疼痛、胃脘脹滿,或噁心欲嘔、大便不爽、苔厚膩、脈滑。當以理氣消食、和胃導滯為治,可選用下列飲食治療方。

  1.山楂山藥餅:山楂、山藥、白糖各適量。將山楂去核,同山藥共蒸熟,冷後加白糖攪勻,壓為薄餅服食,1日1劑。

  2.乾薑胡椒砂仁肚:乾薑、胡椒、砂仁各6克,肉桂、陳皮各3克,豬肚1個,調料適量。將豬肚洗淨,諸藥布包,加水同煮至豬肚爛熟後,去渣取汁飲服,豬肚取出切片,調味服食,2日1劑。

  二、肝氣犯胃型 :主要表現為脅肋疼痛,胃脘脹滿,攻撐作痛,曖氣頻繁,大便不暢,每因情志因素而疼痛發作,舌苔薄白,脈弦。當以疏肝理氣為治,可選用下列飲食治療方。

  1.陳皮檳榔:陳皮20克,檳榔200克,丁香、豆蔻、砂仁各10克。將諸藥洗淨,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轉文火慢煮;煮至藥液幹後,停火候冷。待藥液冷後,將檳榔取出,用刀剁為黃豆大小的碎塊備用。每次飯後含服少許。

  2.丹蔘田雞湯:丹蔘30克,大棗10克,田雞250克。將丹蔘布包,大棗去核,田雞去皮洗淨。加水同燉至田雞熟後,去藥包,加入食鹽、味精等調服,每日1劑。

  三、肝胃鬱熱型:主要表現脅肋疼痛、胃脘脹滿灼痛,煩躁易怒、泛酸嘈雜、口乾口苦、舌質紅苔黃、脈弦或數。當以疏肝洩熱,行氣止痛為治,可選用下列飲食治療方。

  1.牛蒡炒肉絲:牛蒡子10克,豬瘦肉150克,胡蘿蔔絲100克,調味品適量。將牛蒡子水煎取汁備用。豬肉洗淨切絲,用牛蒡子煎液加澱粉等調味。鍋中放素油燒熱後,下肉絲爆炒,而後下胡蘿h及調味品等,炒熟即成,每日1劑。

  2.金幣竹葉粥:金幣草30克,竹葉10克,大米50克,白糖適量。將金幣草、竹葉擇淨,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後。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時,調入白糖,再煮兩沸即成。每日1劑。

  四、瘀血停滯型:主要表現為脅肋疼痛、痛有定處而拒按、胃脘脹滿疼痛、舌質紫暗、脈澀。當以活血化淤,理氣止痛為治,可選用下列飲食治療方。

  1.山楂三七粥:山楂10克,三七3克,大米50克,蜂蜜適量。將三七研為細末,先取山楂、大米煮粥,待沸時調入三七、蜂蜜,煮至粥熟服食,每日1劑,早餐服食。

  2.無花果木耳紅棗煲瘦肉:豬瘦肉250克,無花果60克,紅棗5枚,黑木耳15克,調料適量。將豬肉洗淨、切片;大棗去核;黑木耳發開洗淨,與無花果等同放鍋中,加清水適量煮沸後,調入蔥、姜、椒、鹽等。待熟後,味精調服,每日1劑。

  3.桃仁墨魚:桃仁6克,當歸10克,墨魚1條,調味品適量。將墨魚去頭、骨,洗淨,切絲,桃仁、當歸布包,加水同煮沸後去浮沫。文火煮至墨魚熟透,去藥包,調味服食。

  膽囊炎的食療法:

  1、 營養治療的總目的,是通過控制脂肪的攝入量,減輕或解除患者的疼痛和預防結石的發生。急性發作期的重症患者應禁食,

  2、 要有足夠熱能,方能保證患者的需要。如果患者體重過重,應給予低熱能飲食,使患者體重減輕。低熱能飲食中含脂肪量也要少,以適合對膽囊病患者限制脂肪的要求。一般每日供給熱量7531.2~8368焦耳1800~2000千卡。

  3、 對慢性膽囊炎患者,為了保持身體健康、增進食慾、促進膽囊收縮利於膽囊排空,應儘可能提高飲食中蛋白質比例。每日蛋白質供給量以每公斤體重l~1.2克為宜,但要避免隨著蛋白質攝入過量的膽固醇。

  4、 由於脂肪能促使病變的膽囊收縮而引起劇烈疼痛,故在發作期應對其嚴加限制。每日脂肪供給量應低於40克或禁食,病情好轉後可適量進食。

  5、 在食用碳水化合物的流質飲食時,主要的營養物質是糖。可給充足的碳水化合物,每日供給300~350克,特別是在發作期應予靜脈補給。

  6、 要供給豐富的多種維生素,特別要注意補充維生素B、C。

  7、 忌用刺激性食物和酒類。

容易感冒的人群
膽囊炎的中醫治療
相關知識
慢性膽囊炎的中醫治療方法
膽囊炎的中醫治療
膽囊炎的中醫治療
毛囊炎的中醫治療方法
治慢性膽囊炎的中醫偏方有哪些
附睪炎的中醫治療方法
慢性結腸炎的中醫治療藥方
脈管炎的中醫治療方法
肝囊腫的中醫治療方法
肩周炎的中醫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