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的兒科疾病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小孩子生病是難免的,媽媽無需著急,需要平常對孩子細心一點,下面是小編推薦給大家的,供大家參考。

  

  由於缺乏鐵元素引起的兒童缺鐵性貧血近年來一直呈上升趨勢。據統計,全國約有30%的兒童患有貧血,主要是輕度貧血。

  缺鐵可以使機體很多含鐵酶和鐵的依賴酶的活性降低,影響多種代謝過程,從而損害神經、消化、肌肉和免疫系統的功能,影響兒童智慧的發育,致使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缺鐵性貧血與年齡有一定關係,年齡越小患病率越高。青春期時由於孩子生長髮育加速,女生月經來潮,所以11至13歲是缺鐵性貧血發病的一個小高潮。

  不良的飲食習慣和不合理的飲食結構是導致貧血的重要原因。由於我國膳食中植物性鐵攝入佔70%到90%,而人體對植物性鐵吸收極低,同時維生素C缺乏也會影響植物性鐵的吸收,所以,多吃富含人體容易吸收的血紅素鐵的食物,如肉類、動物肝臟、禽蛋類、木耳、海帶、芝麻等食品才能充分地補充鐵元素。另外還要多食用水果和生食蔬菜,增加人體的維生素C的含量,以促進飲食中鐵的吸收。此外,食用鐵強化食品也可改善兒童、青少年鐵的營養狀況。

  孩子生病的跡象表現

  1、面色不好

  健康兒童多面色紅潤。急性發熱的病兒則面色發白或者發紫,這常常預示小孩子患肺炎、心臟病或者某些食物中毒等。貧血或失血的小孩除了面色蒼白以外,還常伴有口脣、牙齦蒼白。

  2、呼吸不正常

  正常的小孩呼吸平衡而有節律性,健康的嬰幼兒不超過40次/分,兒童不超過30次/分。

  若發現孩子呼吸時快時慢、呼吸深淺不一,應引起注意。肺炎的小孩常常呼吸增快,伴有兩鼻翼扇動、口鼻周圍發青等;氣管炎的小孩可在喉部聽到咕嚕咕嚕的痰聲;哮喘的小孩則有一種特別響亮的哮鳴聲等。

  3、食慾不好

  健康兒童能按時飲食,食量較穩定。若發現食慾改變,食量減少或拒食,往往是患病的前兆表現,特別是急性病。如急性肝炎,早期多無任何症狀,只是不想吃東西,或噁心、嘔吐。

  4、睡眠不佳

  嬰兒患病前通常夜間睡覺不好,表現出啼哭或煩躁不安,如嬰兒出現發熱、腹痛、肛周瘙癢等。由於不能用言語表達,只能以哭吵不安來表示,一般哭聲尖銳,呈陣發性,哭鬧時伴有面色發青、手足蹬動、頭部後仰、腰部挺抻等。

  當然某些生理狀況如飢餓、過冷、過熱、大小便等,也容易使睡眠不安或哭鬧,但當要求滿足、不適解除後哭鬧和不眠立即就會停止,這些屬生理性哭吵,應加以鑑別。而某些疾病如腦膜炎、中毒等,又能使患兒出現嗜睡,即睡眠時間突然延長,整天昏昏欲睡。

  5、情緒突變

  小兒患病常有情緒改變,若孩子忽然變得不愛玩,愛哭鬧,常是疾病的早期反應,如結核性腦膜炎,在出現神經系統症狀之前,可先有情緒、精神改變,如性情暴躁或膽小怕事等,然後出現發燒、嘔吐等症狀。

  6、大便顏色

  若不是吃了大量西瓜或西紅柿等紅色食品,紅色便一般提示有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應及時治療;綠色便常出現於三天之內的正常嬰兒,但三天後出現綠色便則多為消化不良引起的;白色便為肝炎或膽道疾病所特有,且小兒皮膚髮黃。
 

新生兒兒科疾病
貧血的兒科疾病
相關知識
貧血的兒科疾病
貧血的兒科疾病
常見的兒科疾病
兒科疾病常見的治療方法
兒科疾病的處方
兒科疾病預防的必要性
兒科疾病的護理常規
常見的婦科疾病有哪些_婦科疾病要檢查什麼
兒科疾病護理用藥常識
兒科疾病用藥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