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塞的症狀及治療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腦梗死 舊稱腦梗塞,又稱缺血性腦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是指因腦部血液供應障礙,缺血、缺氧所導致的侷限性腦組織的缺血性壞死或軟化。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一起來看看吧!

  

  腦梗塞的症狀

  1.主要臨床症狀

  腦梗死的臨床症狀複雜,它與腦損害的部位、腦缺血性血管大小、缺血的嚴重程度、發病前有無其他疾病以及有無合併其他重要臟器疾病等有關,輕者可以完全沒有症狀,即無症狀性腦梗死;也可以表現為反覆發作的肢體癱瘓或眩暈,即短暫性腦缺血發作;重者不僅可以有肢體癱瘓,甚至可以急性昏迷,死亡,如病變影響大腦皮質,在腦血管病急性期可表現為癲癇發作,以病後1天內發生率最高,而以癲癇為首發的腦血管病則少見。常見的症狀有:

  ***1***主觀症狀 頭痛、頭昏、頭暈、眩暈、噁心、嘔吐、運動性和***或***感覺性失語甚至昏迷。

  ***2***腦神經症狀 雙眼向病灶側凝視、中樞性面癱及舌癱、假性延髓性麻痺,如飲水嗆咳和吞嚥困難。

  ***3***軀體症狀 肢體偏癱或輕度偏癱、偏身感覺減退、步態不穩、肢體無力、大小便失禁等。

  2.腦梗死部位臨床分類

  ***1***腔隙性梗死 腦梗死的梗死麵積小於1.5毫米,表現為:亞急性起病、頭昏、頭暈、步態不穩、肢體無力,少數有飲水嗆咳,吞嚥困難;也可有偏癱、偏身感覺減退,部分患者沒有定位體徵。

  ***2***中等面積梗死 以基底核區側腦室體旁丘腦、雙側額葉、顳葉區發病多見。表現為:突發性頭痛、眩暈、頻繁噁心、嘔吐、神志清醒,偏身癱瘓或偏身感覺障礙、偏盲、中樞性面癱及舌癱、假性延髓性麻痺、失語等。

  ***3***大面積梗死 患者起病急驟,表現危重,可以有偏盲偏癱、偏身感覺減退甚至四肢癱、腦疝、昏迷等。

  腦梗塞的治療方法

  1.急性期一般治療

  治療原則為儘早改善腦缺血區的血液迴圈、促進神經功能恢復。急性期應儘量臥床休息,加強面板、口腔、呼吸道及大小便的護理,注意水電解質的平衡,如起病48~72小時後仍不能自行進食者,應給予鼻飼流質飲食以保障營養供應。應當把患者的生活護理、飲食、其他合併症的處理擺在首要的位置。由於部分腦梗死患者在急性期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吞嚥困難,若不給予合理的營養,能量代謝會很快出現問題,這時即使治療用藥再好也難以收到好的治療效果。

  2.腦水腫的治療

  ***1***甘露醇 臨床常用20%的甘露醇高滲溶液。甘露醇是最常用的有效的脫水劑之一。

  ***2***10%甘果糖***甘油果糖*** 可通過高滲脫水而發生藥理作用,還可將甘油代謝生成的能量得到利用進入腦代謝過程,使區域性代謝改善,通過上述作用能降低顱內壓和眼壓,消除腦水腫、增加腦血容量和腦耗氧量、改善腦代謝。

  ***3***利尿性脫水劑 如呋塞米***速尿***、利尿酸鈉可間斷肌內或靜脈注射。

  ***4***腎上腺皮質激素 主要是糖皮質激素如氫化可的鬆、可的鬆等,其分泌和生成受促皮質素調節,具有抗炎作用、免疫抑制作用、抗休克作用,但一般不常規使用。

  ***5***人血白蛋白***白蛋白*** 人血白蛋白是一種中分子量的膠體在產生膠體滲透壓中起著重要作用,有利於液體保留在血管腔內,一般不常規使用。

  3.急性期溶栓治療

  血栓和栓塞是腦梗死發病的基礎,因而理想的方法是使缺血性腦組織在出現壞死之前恢復正常的血流。腦組織獲得腦血流的早期重灌注,可減輕缺血程度,限制神經細胞及其功能的損害。溶栓治療可採用鏈激酶、尿激酶。抗凝劑可使用肝素、雙香豆素,用以防止血栓擴延和新的血栓發生。

  ***1***超早期溶栓治療 可能恢復梗死區血流灌注,減輕神經元損傷。①藥物溶栓 常用尿激酶***UK***:阿替普酶***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啟用物***;不推薦用鏈激酶***SK***靜脈溶栓,因易引起出血。②動脈溶栓療法 作為卒中緊急治療,可在DSA直視下進行超選擇介入動脈溶栓。尿激酶動脈溶栓合用小劑量肝素靜脈滴注,可能對出現症狀3~6/h的大腦中動脈分佈區卒中者有益。

  ***2***腦保護治療 在缺血瀑布啟動前用藥,可通過降低腦代謝、干預缺血引發細胞毒性機制、減輕缺血性腦損傷。包括自由基清除劑過***氧化物歧化酶、巴比妥鹽、維生素E和維生素C、21-氨基類固醇等***,以及阿片受體阻斷藥納洛酮、電壓門控性鈣通道阻斷藥、興奮性氨基酸受體阻斷藥和鎂離子等。

  ***3***抗凝治療 為防止血栓擴充套件、進展性卒中、溶栓治療後再閉塞等可以短期應用。常用藥物包括肝素、肝素鈣***低分子肝素***及華法林等。治療期間應監測凝血時間和凝血酶原時間,須備有維生素K、硫酸魚精蛋白等拮抗藥,處理可能的出血併發症。

  ***4***降纖治療 通過降解血中凍幹人纖維蛋白原、增強纖溶系統活性以抑制血栓形成。可選擇的藥物包括巴曲酶***Batroxobin***、去纖酶***降纖酶***、安克洛酶***Ancrod***蚓激酶等。

  腦梗塞的檢查專案

  1.CT檢查

  腦CT檢查顯示腦梗死病灶的大小和部位準確率66.5%~89.2%,顯示初期腦出血的準確率100%。因此,早期CT檢查有助於鑑別診斷,可排除腦出血。當腦梗死發病在24小時內,或梗塞灶小於8毫米,或病變在腦幹和小腦處,腦CT檢查往往不能提供正確診斷。必要時應在短期內複查,以免延誤治療。

  CT顯示梗死灶為低密度,可以明確病變的部位、形狀及大小,較大的梗死灶可使腦室受壓,變形及中線結構移位,但腦梗死起病4~6小時內,只有部分病例可見邊界不清的稍低密度灶,而大部分的病例在24小時後才能顯示邊界較清的低密度灶,且小於5mm的梗死灶。後顱凹梗死不易為CT顯現,皮質表面的梗死也常常不被CT察覺。增強掃描能夠提高病變的檢出率和定性診斷率。出血性梗死CT表現為大片低密度區內有不規則斑片狀高密度區,與腦血腫的不同點為低密度區較寬廣及出血灶呈散在小片狀。

  2.MRI檢查

  MRI對腦梗死的檢出極為敏感,對腦部缺血性損害的檢出優於CT,能夠檢出較早期的腦缺血性損害,可在缺血1小時內見到。起病6小時後大梗死幾乎都能被MRI顯示,表現為T1加權低訊號,T2加權高訊號。

  3.常規檢查

  血、尿、大便常規及肝功能、腎功能、凝血功能、血糖、血脂、心電圖等作為常規檢查,有條件者可進行動態血壓監測。胸片應作為常規以排除癌栓,是否發生吸入性肺炎的診斷依據。

  4.特殊檢查

  經顱多普勒超聲***TCD***、頸動脈彩色B超、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數字減影全腦血管造影***DSA***、頸動脈造影,可明確有無顱內外動脈狹窄或閉塞。

腦梗塞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腦梗塞的症狀及治療
相關知識
腦梗塞的症狀及治療方法
腦梗塞的症狀及治療
腦梗塞的症狀及治療
腦溢血的症狀及治療方法
腸梗阻的症狀及治療
腦血栓的症狀及治療方法
腦梗塞的症狀有哪些_怎麼治療腦梗塞
老年人腦梗塞原因腦梗塞的症狀有哪些
腦梗塞的症狀會有哪些具體的表現
臨床上主要的腦梗塞的症狀有哪些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