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中醫養生文化介紹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鍼灸是中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最初它只作為一種醫療手段,後來逐漸發展為一門學科。鍼灸學就是整理研究鍼灸醫療技術及其臨床應用規律和基礎理論的科學,下面給大家分享中醫養生文化。

  中醫養生文化有那些

  鍼灸具有悠久的歷史。古書上曾多次提到針刺的原始工具是石針,稱為砭石。這種砭石大約出現於距今8000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相當於氏族公社制度的後期。中國在考古中曾發現過砭石實物。到了春秋時期,醫學擺脫了巫的束縛,有了專業醫生。據《春科左氏傳》記載,名醫醫緩為晉景公診病時,指出要“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到焉,不可為之”。這裡所說的“達”與“攻”指的就是針刺和火灸。

  戰國至西漢時期,隨著鍊鐵技術的進步,金屬針逐漸得到了推廣。金屬針逐漸代替了砭石,從而擴大了針刺的實用範圍,加快了鍼灸的發展程序。東漢、三國時期,出現了許多擅長針灸的醫學家,其中,皇甫謐所著《鍼灸甲乙經》,成為一部具有完整體系的鍼灸專著。兩晉、南北朝時期,鍼灸專著明顯增多。這一時期,鍼灸傳到了朝鮮、日本等國。

  隋唐時期,鍼灸發展成為一個專門學科,當時的醫學教育機構太醫署裡設有鍼灸專業。隨後,鍼灸學術不斷向縱深發展。16世紀,鍼灸開始被介紹到歐洲。但是到了清代,醫者重藥輕針,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鍼灸學的發展。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鍼灸得到了大發展。2000多所中醫醫院都設有鍼灸科;鍼灸的科學研究已經涉及機體的各個系統和臨床各科;對針灸的調整作用、鎮痛作用、增強免疫力作用,以及經絡現象,經穴與臟腑相關等問題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有價值的科學實驗資料。

  在亞洲、西歐、東歐、拉美等已有120餘個國家和地區應用鍼灸術為本國人民治病,不少國家還先後成立了鍼灸學術團體、鍼灸教育機構和研究機構,著名的巴黎大學醫學院就開設有鍼灸課。據報道,鍼灸治療有效的病種達307種,其中效果顯著的就有100多種。1980年,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了43種推薦鍼灸治療的適應病症。1987年,世界鍼灸聯合會在北京正式成立,鍼灸作為世界通行醫學的地位在世界醫林中得以確立。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鍼灸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中國中醫科學院的王雪苔和中國鍼灸學會的賀普仁為該文化遺產專案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2010年11月16日在內羅畢審議通過中國申報專案“中醫鍼灸”,將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五行與中醫養生的關係

  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類物質的運動。它是用來闡釋事物之間相互關係的抽象概念,具有廣泛的涵義,並非僅指五種具體物質本身。五行學說是以五種物質的功能屬性來歸納事物或現象的屬性,並以五者之間的相互滋生、相互制約來論述和推演事物或現象之間的相互關係及運動變化規律。

  凡具有生長、升發、條達舒暢等作用或性質的事物,均歸屬於木;具有溫熱、升騰作用或性質的事物,均歸屬於火;具有承載、生化、受納作用的事物,均歸屬於土;具有清潔、肅降、收斂作用的事物,均歸屬於金;具有寒涼、滋潤、向下執行的事物,均歸屬於水。

  五行學說用五行之間的生、克關係來闡釋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認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靜止的,而是在不斷的相生、相剋的運動中維持協調平衡的。

  這一學說在中醫學的應用,主要是以五行的特性來分析研究機體的臟腑、經絡、生理功能的五行屬性和相互關係,以及闡釋它們在病理情況下的相互影響。

  因此,五行學說在中醫學中既用作在理論上的闡釋,又具有指導臨床的實際意義。

  中醫靜心養生法

  精神勝利法 人際交往並非處處都陽光燦爛,總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不愉快的事,要儘量學會從光明面看問題,要善於為自己找“下臺梯子”,要多看到自己的優點,儘可能地把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使自己愉快、輕鬆的方面,使自己變得心安理得,樂觀開朗。

  治身養神法 三國時蜀丞相諸葛亮有句名言:“夫治國猶於治身,治身之道,務在養神,治國之道,務在舉賢。”舉賢能安邦興國,養神可益壽延年。諸葛亮把治身與治國相提,養神與舉賢並論,足見養神之重要。中醫認為,神為一身之主宰,統帥五臟六腑。

  神是人體生命活力的總括,對心身健康關係重大。我國古代醫家和思想家在養生益壽的認識與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經驗,並有許多精闢的論述。《淮南子•原道訓》中說:“夫精神氣志者,靜而日充者以壯,躁而日耗者以老。”《內經》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可見神的充耗關係到人的壯和老;神的得失又關係到人的昌與亡。“神清意平,百節皆寧”,養神是養生之本。

  靜思冥想法 這是解除心理疲勞的一種有效手段。一個人可在心煩意亂時,獨坐在光線柔和、溫度適宜、環境安靜的房間裡,雙目微閉,深吸氣後再慢慢撥出,反覆幾次,讓放鬆的情感傳遍身體各部。然後,運用想象讓自己處身於一個令人愉快的自然環境中,儘量體驗想象環境中的美好,如海風輕拂、鳥語花香……使自己從聲音、顏色、氣味各方面體驗出舒適,然後再慢慢睜開眼睛。

  聊天健腦法 聊天既是一項裨益身心健康的快樂活動,又是獲得美好心情的一種有效而愉快的手段。在節假日茶餘飯後,親朋好友相聚,閤家團圓,吹吹“山海經”,侃侃家常話,無疑是做了一次趣味盎然的腦力保健操。使大腦在和諧氛圍裡得到一次“健美鍛鍊”。聊天還能消除積鬱,忘卻愁苦,使人得到快樂,而樂能怡情,樂能使人長壽。

女孩溢脂性脫髮怎麼治
吃什麼預防水痘_預防水痘的妙招
相關知識
傳承中醫養生文化介紹
傳承中醫養生文化
中醫養生文化的精髓
中醫養生文化
茶道與中醫養生文化的關係
傳承中醫養生四大名著
中醫養生文化特點
中醫養生文化特點
中醫養生文化概論
中醫養生文化概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