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的功效作用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0日

  黃芪的藥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其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但表實邪盛,氣滯溼阻,食積停滯,癰疽初起或潰後熱毒尚盛等實證,以及陰虛陽亢者,均須禁服。那麼你知道黃芪的功效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準備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黃芪的形態特徵

  1.膜莢黃芪多年生草本,株高50~80釐米。主根深長,棒狀,稍帶木質,淺棕黃色。莖直立,上部多分枝。奇數羽狀複葉互生;小葉6~13對,小葉片橢圓形或長卵圓形,先端鈍尖,截形或具短尖頭,全緣,下面被白色長柔毛;托葉披針形或三角形。總狀花序腋生,小花梗被黑色硬毛;花萼鐘形,萼齒5;花冠蝶形,淡黃色;雄蕊10,2體***9+1***;子房被疏柔毛。莢果膜質膨脹.半卵圓形,先端尖刺狀,被黑色短毛,種子5—6枚,腎形,黑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2.蒙古黃芪多年生草本。莖直立,上部有分枝。奇數羽狀複葉互生,小葉12~18對;小葉片廣橢圓形或橢圓形,下面被柔毛;托葉披針形。總狀花序腋生;花萼鍾狀,密被短柔毛,具5萼齒;花冠黃色,旗瓣長圓狀倒卵形,翼瓣及龍骨瓣均有長爪;雄蕊10,二體;子房有長柄。莢果膜質,半卵圓形,無毛。花期6~7月,果期7~9月。生於向陽草地及山坡。

  黃芪的用法用量

  3~5錢,大量可用至1~2兩。

  黃芪的注意事項

  表實邪盛,氣滯溼阻,食積停滯,癰疽初起或潰後熱毒尚盛等實證,以及陰虛陽亢者,均須禁服。

  1.《本草經集註》:“惡龜甲。”

  2. 徐之才《藥對》:“惡龜甲、白鮮皮。”

  3.《醫學入門·本草》:“蒼黑氣盛者禁用,表實邪旺者亦不可用,陰虛者亦宜少用。”“畏防風。”

  4.《本草經疏》:“功能實表,有表邪者勿用;能助氣,氣實者勿用;能內塞,補不足,胸膈氣閉問,腸胃有積滯者勿用;能補陽,陽盛陰虛者忌之;上焦熱盛,下焦虛寒者忌之;病人多怒,肝氣不和者勿服;痘瘡血分熱甚者禁用。”

  5.《藥品化義》:“若氣有餘,表邪旺,腠理實,三焦火動,宜斷戒之。至於中風手足不遂,痰壅氣閉,始終皆不加。”

  6.《本草新編》:“骨蒸、癆熱與中滿之人忌用。”

  7.《本草彙纂》:“反藜蘆,畏五靈脂、防風。”

  黃芪的功效與作用

  補氣固表,託毒排膿,利尿,生肌。用於氣虛乏力、久瀉脫肛、自汗、水腫、子官脫垂、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瘡口久不癒合。

  益氣固表、斂汗固脫、託瘡生肌、利水消腫之功效。用於治療氣虛乏力,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萎黃,內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黃芪益氣補中,生用固表託瘡。

  1.《本經》:“主癰疽,久敗瘡,排膿止痛。補虛,小兒百病。”

  2.《日華子本草》:“助氣壯筋骨,長肉補血。”

  黃芪的附方

  1、體虛自汗***玉屏風散***:黃芪5錢,白朮3錢,防風2錢。水煎服。

  2、脾胃虛弱以及氣虛下陷引起的胃下垂,腎下垂,子宮脫垂,脫肛***補中益氣湯***:黃芪4錢,黨蔘、白朮、當歸各3錢,炙甘草、陳皮、升麻、柴胡各1.5錢。水煎服。

  3.黃芪建中湯:黃芪15g,大棗10個,白芍15g,桂枝、生薑、甘草各10g,飴糖50g。黃芪等六種煎水取汁,入飴糖待溶化後飲用。

  4.黃芪補肺飲:黃芪30g,麥冬15g,五味子、烏梅各6g。煎水取汁,以蜂蜜調味。

  本方以黃芪補肺益氣、固表,以五味子補腎斂肺,烏梅助五味子斂肺止咳,麥冬養陰潤肺。用於氣虛陰傷,自汗口渴,咳嗽久不止。

  5.黃芪桂枝五物湯:黃芪30g,赤芍、桂枝各15g,生薑10g,大棗10個,煎湯飲。

  6.用於氣虛裡寒,腹中拘急疼痛,喜溫慰,自汗,脈虛:本方以黃芪、大棗、甘草補脾益氣,桂枝、生薑溫陽散寒,白芍緩急止痛,飴糖補脾緩急。***《金匱要略》***。

  7.用於氣虛血滯,肌膚麻木,或肢體疼痛,或半身不遂:本方重用黃芪補氣,並鼓舞氣血執行,以赤芍活血行滯,桂枝溫通血脈。源於《金匱要略》。

  

黃芪的功效作用
水蜜桃的營養價值及食用宜忌
相關知識
黃芪的功效作用及禁忌有哪些
黃芪的功效作用及慎用人群有哪些
黃芪的功效作用和副作用有哪些
黃芪的功效作用
黃芪的功效作用
六味地黃丸的功效作用能治早洩嗎
黃精的功效作用和食療方法
黃芩的功效作用及藥用價值
黃瓜的功效作用
黃豆的功效作用及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