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線攝影教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紅外攝影在現在會成為了廣大攝影人的新寵,由於紅外攝影所帶來的獨特色彩表現,這種作品往往都散發著一絲鬼魅和奇幻的味道。也正是這種獨特的味道,讓紅外攝影愛好者們所痴迷。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紅外攝影的原理

  紅外攝影之所以跟肉眼所看到的不同,主要是因為人眼是看不見紅外線的。人眼可以看到的光僅為光譜中的一小部分***即可見光***,其波長在400-700nm這個範圍內。

  而紅外線的波長是700nm-1mm。***嚴格的說,一般所見的紅外線照片都屬於“半紅外線”720-750nm,因為純紅外線攝影只有黑白,並沒有其他顏色。***

  二、拍出紅外線的方法

  雖然人眼無法看到紅外線,但是相機的感測器是可以將紅外線記錄下來的,所以為了保持所記錄的影像跟我們肉眼所見的一樣,一般相機都內建了濾鏡自動濾掉了的紅外線。那麼想要“看見”紅外線,就得由濾鏡入手。

  方法一:加上外接濾鏡

  這是既簡單又便宜的方法!購買一塊720nm紅外線濾鏡裝在鏡頭前即可,成本十分低,但不足之處就是拍攝時比較費力。

  裝上濾鏡後,鏡頭變成全黑,因為濾鏡阻隔了所有能見的光線,只允許波長為720nm的紅外線通過,你看不見任何東西也不能對焦。每一次拍攝前,你必先摘下濾鏡構好圖對好焦,再裝回濾鏡拍攝。

  另一方面,由於相機內建的濾鏡***就是阻擋了紅外線的那塊***還在,所以只有少量紅外線能進入相機,為了效果明顯,需要長時間曝光,一般需要15-20秒以上,因此必須配合腳架拍攝。

  換言之,拍攝題材上也有所限制,所以這種方法多數情況下只能應用在靜物和風景的拍攝中。

  方法二:內部改裝相機

  比起購買外接濾鏡,此方法比較麻煩,而且需要懂得一定的相機構造知識才能拆卸內部零件。成本也較高,因為改裝後就不能再拍攝正常照片了。

  具體方法是拆開相機,取掉感光元件前的低通濾鏡,換成相同厚度的紅外線濾鏡。經過改裝後的相機對快門速度的影響不是特別大,因此手持拍攝也可以,同時也可以通過取景器直接取景,直接拍攝。

  三、 紅外線攝影拍攝技巧

  現在相機已經準備好了,拍攝前還有些地方需要留意:

  1. 相機測試

  正式拍攝前,先來個簡單測試來驗證紅外線能否被拍到。找個電視遙控器,按著後用相機拍攝遙控器發出訊號的地方,如拍到發光點的話,就成功了。

  2. 自定義白平衡

  不論使用外接濾鏡還是內部改裝相機,自定義白平衡都是必須的。如果使用自動白平衡,照片會偏紅。

  設定時可以找個綠色較多的地方作自定義白平衡***因為紅外線攝影中綠色大概等於白色***,這樣整張照片看起來就比較正常。其他地方可能有點偏色,如果不喜歡也可以轉成黑白。

  3. 使用手動模式***M檔***拍攝

  不論你是在相機前加濾鏡,還是自己改裝相機,這兩種方法都會影響相機內建的測光系統。他們跟平常曝光完全不一樣,不能再依靠相機測光。

  你需要自己調整曝光組合來選擇合適的曝光引數。因此拍攝紅外線照片對光圈、快門和ISO的掌握要求很高,否則曝光就會有困難了。

  4. 小心對焦

  有時候,就算你確認對好焦後才拍攝,也發現照片失焦了,因為紅外線攝影普遍有對焦後移的狀況。

  你在拍攝前就先得把對焦點移近一點,或是把光圈收小加大景深就可以了。如果你是改裝相機的話,對焦系統也需要經過小心調節才能完全使用自動對焦系統。

  5. 取景和採光

  紅外線攝影最適合在陽光普照的天氣拍攝,因為陽光裡有大量的紅外線,效果會更明顯,陰天或雨天,效果就沒那麼突出了。

  一般而言,天空和水面顏色會變得更深,建築物跟黑白照片沒什麼差別,所以用紅外線攝影拍攝自然風景會產生強烈的視覺衝擊。

戶外攝影構圖
紅外線攝影教程
相關知識
紅外線攝影教程
紅外線攝影教程
紅外線攝影技巧
紅外線攝影人像
紅外線攝影的技巧
紅外線攝影的技巧
紅外攝影教程
紅外攝影教程
長焦相機攝影教程
影棚人像攝影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