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飲食禁忌及導致原因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肺栓塞屬於比較嚴重的疾病,所以在生活中和飲食上面都要注意一些事情,平時的護理十分的重要,那麼在飲食上也是必須有很多的禁忌事項的。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肺栓塞飲食禁忌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肺栓塞飲食禁忌

  辛辣刺激食物

  肺栓塞患者不能吃辛辣刺激食物,例如:蔥、姜、桂皮、八角、辣椒等,因為這些辛辣香燥之品能助陽生炎,灼傷津液,不宜多食,加重肺栓塞的嚴重程度。

  少吃油膩食物

  肺栓塞患者不能吃熱性食物,例如:肥肉、動物油、羊肉、狗肉、燻烤及油炸食品等,因為這些油膩食物容易增加人體脂肪,升高血脂含量,使患者更容易引起血管栓塞。

  忌吃冷飲

  肺栓塞患者要忌吃冷飲,因為冷飲容易生痰滋溼,從而使肺病患者咳喘、咯痰、心悸等症狀加重。

  忌吃紅椒

  肺栓塞患者要忌吃紅椒,因為紅椒具有較大的刺激性的,容易刺激神經血管,導致充血腫大,影響血液的迴流,不利於肺栓塞患者的恢復。

  不宜吃洋蔥

  肺栓塞患者不宜吃洋蔥,洋蔥比較容易產氣的食物,容易導致腸道脹氣,脹滿,影響對營養物質的吸收的,不利於肺栓塞患者身體的恢復的。

  肺栓塞常見的致病因素

  血栓

  血栓形成肺栓塞常是靜脈血栓形成的合併症。栓子通常來源於下肢和骨盆的深靜脈,通過迴圈到肺動脈引起栓塞。但很少來源於上肢、頭和頸部靜脈。血流淤滯,血液凝固性增高和靜脈內皮損傷是血栓形成的促進因素。因此,創傷、長期臥床、靜脈曲張、靜脈插管、盆腔和髖部手術、肥胖、糖尿病、避孕藥或其它原因的凝血機制亢進等,容易誘發靜脈血栓形成。

  早期血栓鬆脆,加上纖溶系統的作用,故在血栓形成的最初數天發生肺栓塞的危險性最高。

  心肺疾病

  慢性心肺疾病是肺血栓栓塞的主要危險因素,25%~50%肺栓塞患者同時有心肺疾病,併發於心血管疾病者佔12%,特別是合併房顫、心力衰竭和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者發病率較高。以右心腔血栓最多見,少數亦源於靜脈系統。細菌性栓子除見於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外,亦可由於起搏器感染引起。我國心肺疾病併發肺栓塞者並不少見,遺憾的是生前僅13%的患者得到了正確的診斷。

  腫瘤

  在我國為第二位原因,佔35%,遠較國外6%為高。以肺癌、消化系統腫瘤、絨癌、白血病等較常見。惡性腫瘤併發肺栓塞僅約1/3為瘤栓,其餘均為血栓。惡性腫瘤患者易併發肺栓塞的原因可能與凝血機制異常有關。據推測腫瘤患者血液中可能存在凝血激酶 ***thromoboplastin***以及其他能啟用凝血系統的物質如組蛋白、組織蛋白酶和蛋白水解酶等,故腫瘤患者肺栓塞發生率高,甚至可以是其首現症狀。

  妊娠分娩

  肺栓塞在孕婦數倍於年齡配對的非孕婦,產後和剖腹產術後發生率最高。妊娠時腹腔內壓增加和激素鬆弛血管平滑肌及盆靜脈受壓可引起靜脈血流緩慢,改變血液流變學特性,加重靜脈血栓形成。羊水栓塞也是分娩期的嚴重併發症。

  其他

  如長骨骨折致脂肪栓塞,寄生蟲和異物栓塞,肥胖***超過標準體重20%者栓塞病的發生率增加***,脫水,某些血液病 ***鐮狀細胞病、紅細胞增多症***,代謝性疾病***糖尿病等***及靜脈內插管等也易發生血栓病。

  肺栓塞的檢查專案

  1.血氣分析 肺栓塞時因V/Q比例失調及過度通氣,常伴有低氧血癥和低二氧化碳血癥,但在較小的肺栓塞或慢性肺栓塞情況下,亦可表現為正常的動脈氧分壓和動脈二氧化碳分壓,此時並不能排除進行進一步的肺栓塞檢查。當存在低氧血癥時,動脈氧分壓與栓塞的範圍及肺動脈高壓成正比。

  2.血漿D-二聚體測定 D-二聚體為交聯的纖維蛋白降解產物,僅在纖維蛋白原形成與分解處於穩定狀態才出現。若以血漿D-二聚體濃度>500μg/L作為診斷血管栓塞的陽性界限值,對判斷肺栓塞有很好的敏感性***98%***,且3天和7天后仍保持較高的敏感性***96%和93%***,但其特異性不高,因許多疾病可與纖維蛋白的形成和降解有關,如心肌梗死、腫瘤、感染或炎症性疾病。其診斷肺栓塞的特異性還受年齡增長的影響。研究表明在30~39歲人群中,D-二聚體診斷肺栓塞的特異性為72%,而對大於70歲的人則僅為14.3%。

  對D-二聚體在血管栓塞性疾病中的診斷價值尚有待確定。多數研究認為血漿D-二聚體≤500μg/L,基本上可排除肺栓塞的診斷,但≥500μg/L,僅高度提示有血管栓塞的可能,還不足以確診肺栓塞。

  3.心電圖 肺栓塞的心電圖異常較為常見,但缺乏特異性。97%的大塊肺栓塞和77%的次大塊肺栓塞可發現心電圖異常,多在發病後數小時出現,常於數週內消失。因此需對肺栓塞者進行動態心電圖觀察。最常見的改變是V1~V2導聯的T波倒置和ST段壓低***68%***。比較有意義的改變是I導聯S波變深,Ⅲ導聯出現深的Q波和倒置的T波,即所謂類似於陳舊性心肌梗死的SI QⅢTⅢ型。其他改變還包括電軸右偏、順鐘向轉位、完全性和不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右室肥厚,肺型P波和低電壓,也可發生心律失常***20%~25%***。據報道T波倒置與肺栓塞嚴重程度密切相關,經治療後該改變的逆轉表明預後良好。

  4.胸部X線檢查

  胸片:肺栓塞診斷前瞻性研究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of pulmonary embolism diagnosis,PIPED***發現12%的肺栓塞可表現為胸片正常,因此胸片正常並不能除外肺栓塞的診斷。肺栓塞的X線異常多在12~36小時或數天內出現。常見的徵象包括肺浸潤或肺梗死陰影 ***47%***,典型的表現為基底靠近胸膜,尖端指向肺門的楔形,也可呈帶狀、球形和不規則形;患者膈肌抬高***40%***;胸腔積液徵***30%***;上腔靜脈增寬;肺血管陰影改變***39%***:近端肺動脈段擴張,當肺血管床阻塞達50%以上時可出現持續性肺動脈高壓,擴張的肺動脈段急劇變細,稱為Kunckle 徵,部分或一側肺野透亮度過度增強,肺紋理明顯減少或消失。當臨床懷疑肺栓塞和***或***合併肺梗死時,應首先行胸部X線平片檢查。它無創傷、方便、經濟,可作為最初的診斷和篩選手段,但由於其敏感性較低,因而即使胸部平片正常,仍不能排除肺栓塞的可能。而且由於該檢查的特異性不高,故誤診率較高。

  ***1***肺血管紋理稀疏、纖細:當較大的肺葉、段肺動脈栓塞時,顯示阻塞區域紋理減少及侷限性肺野透亮度增高,多發小的肺動脈栓塞,顯示肺紋理普遍性減少和肺野透亮度的增高。黃曉英等的研究中有此表現者佔70%,且呈肺葉、段分佈。而動脈未被栓塞的肺葉、段可出現代償性的肺血增多。這主要是由於動脈栓塞造成對側或同側區域性動脈未被栓塞的肺葉、段的供血過多,此與侷限性肺氣腫不一樣。在治療後對比X線中肺血管紋理的稀疏、纖細及缺血、少血區明顯改善和恢復。

  ***2***肺動脈高壓:肺門動脈增大是肺栓塞的一個主要徵象。當較大肺動脈或較多肺動脈分支發生栓塞時,由於栓塞***栓子***而造成血管近端擴張,右下肺動脈逐漸增粗,橫徑大於15mm,而外周肺紋理突然變纖細,呈“殘根”樣。有時擴張的肺動脈可呈動脈瘤“球”樣改變。

  ***3***肺內繼發改變:這些表現無特異性。由於肺出血、水腫以及肺泡表面活性物質因動脈栓塞少血或缺血而減少,造成肺泡塌陷。肺內可出現圓形或密度不均的片狀浸潤灶、纖維索條影以及盤狀肺不張,多分佈兩肺下葉,以右側多見,一般數天內消失。

  ***4***肺梗死徵象:一般於栓塞後12小時~l周出現楔狀或截斷的圓錐形陰影,位於肺的外周,底部與胸膜相連,頂部指向肺門,以下肺肋膈角區多見。常見呈團塊狀或片狀,大小不一,多發,可不同時發生,少數可形成空洞。病灶消退緩慢,並殘留纖維索條影。肺梗死主要是由於肺組織壞死、出血、水腫造成。與肺內炎性病變鑑別的關鍵在於梗死的實變影內無支氣管氣像。

  ***5***其他:心臟改變一般少見,廣泛肺小動脈栓塞時,才見心影擴大伴上腔靜脈及奇靜脈增寬,可能與原有疾病有關。胸膜病變通常與栓塞的嚴重程度有關。經治療複查,胸腔積液吸收較迅速,胸膜肥厚亦能恢復。

  5.胸部螺旋CT檢查 普通CT掃描取樣時間長,影像易受呼吸影響,對肺栓塞診斷幫助不大。螺旋CT可使病人在一次屏氣的短時間內完成CT掃描,可清晰地顯示主肺動脈和葉肺動脈中的栓子,對一部分段或亞段肺動脈也可較好地顯示。

  急性肺動脈栓塞最可靠的徵象是血管中心充盈缺損,周圍有對比劑環繞,中心充盈缺損與血管壁呈銳角,急性肺栓塞偶可表現為血管突然完全截斷,並伴血管擴張。慢性肺栓塞常常表現為充盈缺損,邊緣光滑且與血管壁呈鈍角。慢性小血管的肺栓塞可表現為管腔的閉塞。Rathbun等對自1986年至1999年發表的有關螺旋CT診斷肺栓塞的文章進行分析,發現螺旋CT診斷肺栓塞的敏感性為53%~100%,特異性為81%~100%,均高於放射性核素通氣-灌注掃描***分別為49%和74%***。Rathbun的研究尚表明根據螺旋CT陰性檢查結果而停用抗凝治療的安全性尚不確定。

  螺旋CT 除了可直接顯示栓塞血管方面優於放射性核素掃描外,尚可顯示肺內對診斷肺栓塞有輔助價值的徵象,如楔狀、條帶狀和線狀密度增高陰影或肺實變徵。目前許多研究認為對臨床懷疑為肺栓塞患者應該選擇螺旋CT,而不是以傳統的核素通氣-灌注掃描作為過篩性診斷檢查。一些研究尚表明螺旋CT與肺動脈造影在診斷肺栓塞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方面並無差異。儘管螺旋CT診斷段以上肺動脈栓塞是相當準確的,然而CT用於肺小動脈栓塞的診斷尚處於未成熟階斷,目前還無法取代肺動脈造影。

  6.磁共振***MRI*** MRI對肺栓塞的診斷有多方面的價值,可鑑別肺動脈內緩慢的血流和不流動的栓子;可區別出血性和感染性肺浸潤,前者常與肺栓塞有關。MRI雖可直接顯示栓子,但對≤3mm小血管,假陽性率較高。據報道,MRI檢測中央肺動脈栓塞的敏感性為 70%~90%,特異性為77%~100%。MRI的優點還在於它能在一次檢查中,同時檢測肺動脈和下肢深靜脈的栓塞。目前傾向於將MRI作為肺栓塞檢查二線方法。新近發展的MRI超快速成像和血管造影劑技術,能夠迅速完成MRI的肺動脈三維血管造影,可望成為肺栓塞診斷的新方法。

  7. 放射性核素顯像 灌注掃描對確定肺灌注異常有高度敏感性。灌注掃描正常可排除肺栓塞,但灌注異常卻無特異性。區域性缺損可見於肺實變或萎陷、肺血管阻塞和由於區域性肺泡缺氧引起的血管收縮等。掃描的作用是提高灌注掃描對肺栓塞診斷的特異性。灌注缺損但通氣正常是肺栓塞的特徵表現,理想的通氣掃描應與灌注掃描同時進行多體位顯像,才能排除。V/Q不一致可能是對由於病人體位不同所造成。近年多采用99mTc-二亞乙基三胺五乙酸***99mTc-DTPA***放射性氣溶膠進行通氣掃描。

  根據該標準的研究表明,掃描低度可疑患者中14%經肺動脈造影證實有肺栓塞;掃描高度可疑患者,87%確有肺栓塞。顯示V/Q掃描器有高度特異性***97%***,但敏感性僅為14%,說明沒有肺栓塞而有掃描高度可疑的機會很小,但大多數有肺栓塞患者卻可能無掃描的高度可疑。Kelley 等的研究顯示V/Q掃描高度、中等和低度可疑患者中,經肺動脈造影證實有肺栓塞分別為87%、32%和16%,鑑於掃描低度可疑患者中肺栓塞發生率仍較高,認為單依靠“掃描低度可疑”不足以排除肺栓塞。Hall認為“低度可疑”這一概念易造成誤解,提出肺掃描結果應分為正常、高度可疑和不能確定。V/Q 掃描對肺栓塞的治療亦可有指導意義。研究表明,掃描無高度可疑,同時深靜脈血栓試驗結果為陰性患者,可以不採用抗凝療法。

  核素肺灌注掃描無創傷,費時短,操作簡單,敏感性高,可顯示栓塞範圍和程度,做出定量診斷。但該檢查不能觀察肺動脈栓塞的具體部位,無法滿足手術或溶栓治療的需要,並且對組織結構重疊區域的診斷較難做出判斷。早期國外文獻報道,該方法的敏感性為86%~94%,特異性為 85%~90%***以數字減影肺動脈造影結果為金標準***,但近年Teigen等報道,其敏感性僅為20%,特異性為52%。

  8. 肺動脈造影 肺動脈造影常被認為是診斷肺栓塞的“最佳標準”,但那些僅在主要肺動脈內注入造影劑,而且只進行前後位攝片的肺動脈造影,並不足以排除大多數血栓。對較小或較遠端的栓子,有時動脈造影同V/Q掃描一樣也難以發現。因此,造影須以可明確排除栓子的方式進行,即多方位投攝,選擇性注射造影劑及放大顯像,明顯的血管腔內充盈缺損、血管中斷和區域性血容量減小在造影中足以做出肺栓塞診斷。灌注掃描正常或V/Q掃描高度可疑患者,一般不需再行肺動脈造影; 臨床疑有肺栓塞,而V/Q掃描不能確定者,則需再做肺動脈造影。肺動脈造影為侵入性檢查,有一定的危險性,其死亡率95%,特異性≥98%。對腓腸靜脈栓塞診斷敏感性也可高達98%。但有報道,對那些有高危性而無症狀的DVT病人,超聲檢查的敏感性卻較低***48%~83%***。

​猜你感興趣:

1.西餐餐桌禮儀常識和禁忌事項

2.請客吃飯禮儀禁忌和注意事項

3.12種食物的飲食禁忌

4.餐桌禮儀五大禁忌事項是什麼

5.日常飲食禁忌

6.杜仲的食用方法和禁忌

7.西方餐桌禮儀禁忌7條

寶寶可不可以吃板栗和好吃做法
肺栓塞飲食禁忌及導致原因
相關知識
肺栓塞飲食禁忌及導致原因
肺栓塞飲食禁忌及導致原因
哺乳期飲食禁忌及注意事項
哺乳期的飲食禁忌及注意事項
秋季飲食禁忌及原則有哪些
肺炎的飲食禁忌
腮腺炎的飲食禁忌及治療方法
肺炎不能吃什麼_肺炎的飲食禁忌有什麼
肺炎不能吃什麼肺炎的飲食禁忌
避免腎虛的飲食禁忌及調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