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熬製補氣血的中藥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05日

  中藥對於治病救人來講,有著很大的作用,能夠從根本上幫人們根除疾病。然而我們熬製中藥也是要講究科學方法的,那麼你知道應該嗎?喝中藥的禁忌又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到的相關內容。

  中藥怎麼熬

  1. 煮藥需用白開水

  現在人們熬藥經常是開啟自來水直接用。其實熬藥的水最好是要把燒開的水晾涼後再使用,因為一些地方的自來水多用氯消毒,或多或少都有殘留,同時自來水中的鈣、鎂離子較多,也容易和藥材中化合物發生反應,影響藥效。

  2. 先煎後煎分藥性

  煮藥需用白開水

  貝殼類、礦物類、骨甲類等應先煎。貝殼類有牡蠣粉、蛤粉等;礦物類有石膏粉、龍骨等;骨甲類有鱉甲、龜板等。此類藥應先煎十分鐘後再放入其它藥物。有些藥方要求煎藥時必須後煎的中藥,“後煎”就是將藥煎十分鐘後再放入藥罐,因為有些中藥久煎無效,像鉤藤等。有些芳香帶味藥,久煎減低藥效,如金銀花、連翹、薄荷等。還有些藥久煎可以減輕藥的毒性,如馬錢子等。煎前最好先把藥材用溫水泡四十分鐘,好讓中藥泡透以便將藥的有效成分更多地煎出。

  3. 開蓋關蓋要注意

  一些揮發***材,如果敞開熬,有效成分會隨水蒸氣散發到空氣中,藥效將大打折扣。一般是辛散解表或芳香化溼類藥物,如薄荷、蘇葉、藿香等,且煎煮時間不宜過久。又如一些補益類藥物如人蔘、鹿茸、西洋參等,需要在容器內用小火慢煎久熬,才能使其有效成分充分煎煮出來,也應該蓋上蓋子,以防止藥物成分在慢煎久熬中隨水蒸氣失去了。

  一些重量輕、體積大的藥材,如金錢草、番瀉葉等,如果熬藥容器不夠大,蓋上蓋子易使藥液溢位。另外,有些不易溶解的藥材,煎熬時需經常攪拌,這樣的藥物最好不要蓋著蓋子煮。當然攪拌最好順著一個方向,這樣使藥材均勻受熱,使有效成分完全溶解,一般間隔10分鐘翻動1次。

  4.用火用鍋有講究

  用火用鍋有講究

  有的藥要久煎微火,有的藥要猛火時間短。久煎微火是指滋補藥,猛火時間短是指通便藥、傷風感冒藥。煎藥最好用砂鍋,砂鍋受熱均勻,藥煮開時它的滾動就像浪頭,有撞擊力,再用筷子不斷地攪拌,像洗衣機將衣服的髒物洗掉一樣,這樣才能把藥裡的有效成分全部煎煮出來。用高壓鍋煎藥就沒有這些撞擊力和攪拌作用,藥的成分會受影響。

  5.藥汁最好煎180毫升

  煎藥的藥汁多少非常關鍵。煎三次,一次煎180毫升左右為好。如果藥汁多了,藥渣裡的有效成分就少了,反之如果藥汁少了,藥渣會把藥的有效成分吸附回去,也就浪費了。當然這裡講的是正常藥方,而不是特殊大方。

  喝中藥的禁忌

  清熱藥躲開辣椒

  如果你正在服用大黃、黃連、黃芩等苦寒藥物,或者牡丹皮、黃柏、金銀花、桔梗、桑葉、連翹等寒涼藥物,應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例如辣椒、胡椒、咖哩、酒類等,否則會減弱清熱涼血類中藥的療效。

  喝中藥的禁忌

  治過敏別吃芒果

  如今,即便是在北方的冬天,我們也能買到芒果、荔枝等熱帶水果。這裡要提醒大家,除了海產類、花生等,芒果、荔枝也屬於“發物”,正在服用治療哮喘、皮炎等過敏性疾病中藥的人,最好不要吃這類食物。

  溫補中藥忌白蘿蔔

  人蔘是補氣的,而蘿蔔是行氣、降氣、破氣的,如果蘿蔔和人蔘同時吃,可能會削弱人蔘的補氣功效。其他的溫補類藥物,如西洋參、黨蔘、黃芪、何首烏、熟地等,都與人蔘具有類似的功效,不適合與蘿蔔同服。無論生的還是熟的,蘿蔔都有行氣的作用,要注意避免與補藥合用。此外,具有清熱解毒的綠豆,也會“抵消”人蔘等藥物的補益作用。

  養胃中藥“怕”糯米

  糯米、肉類、豆類等食物不易消化,正在服用健脾養胃類中藥的人最好少吃,以免增加腸胃負擔,影響病人康復。胃腸功能已經減退的老年人,如果多吃這類食物,往往會導致腸胃不堪重負。

  溫熱藥最怕冷飲

  溫熱藥最怕冷飲

  室外雖然冰天雪地,可在屋內,暖氣、空調已經營造了一個溫暖如春的環境。很多人因此在大冬天還喜歡喝冷飲。這可能使人們的胃腸在不知不覺中變虛。吃太多冰冷食物會讓胃的溫度下降,不利於消化食物。

  此外,尤其在需要服用溫熱性質的中藥治病時,更應該避免吃生冷瓜果及冰涼食物,否則藥物將無法充分發揮功效。

  補氣血的中藥

  當歸

  當歸可謂是補氣血的中藥中最神奇的一個。當歸不僅可以內服,還可以外敷,甚至在洗臉時,也可以用它。這個方子是經過我老媽用自己的親身體驗鑑定的,絕對有效。而且,這味中藥也凝結了採挖者的心血哦。

  補氣血的中藥

  有過才要經驗的朋友都知道,當歸要在秋末採挖。而且,還要清洗乾淨,除去鬚根和泥沙。

  晒足7天以後,淋幹水分,捆成小把,上棚,用煙火慢慢薰幹。如此,當歸才可以被稱為中藥。

  當歸可以補血,也可以活血。相傳,武則天時,上官婉兒氣血不足,就是連服7天當歸後,神奇的康復的。

  此後,當歸的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也就為人所知了。

  當然,當歸也有其獨特的寓意。這從名字便得知了。而這,或許也為這道補氣血的中藥增添了幾許哀愁吧。

  黃芪

  神農嘗百草時最為讚賞的便是黃芪

  神農嘗百草時,最為讚賞的便是黃芪。相傳,當時神農因為誤食“獨活”而體弱,結果在找到黃芪吃下後,立馬身強體健。而黃芪補氣血的功效,也因此問世了。

  黃芪具有補氣固表、利水退腫、託毒排膿、生肌的功效。現在醫學更是將其用於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等方面。這也說明,這味補氣血的中藥是一個多面手,什麼病都敢醫治。

  結語:看完了文章,相信大家對熬製中藥的方法都有所瞭解了吧。中醫養生學是一門非常神奇的科學,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一定要好好運用起來,把自己的身體調理好。如果發現自己出現氣血不足的現象,就可以多服用當歸和黃芪,來達到補氣血的目的!

如何熬製補氣血的中藥
醬油如何辨別真假
相關知識
如何熬製補氣血的中藥
如何熬製補氣血的中藥
女人補氣血的中藥配方有哪些
什麼中藥補氣血補氣血的中藥有哪些
女性補氣血的中藥材和食療方法
有哪些女人補氣血的中藥
男人補氣血的中藥有哪些
女人補氣血的中藥有哪些
補氣血的中藥材有哪些
補氣血的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