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選擇鈣製劑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我們都知道鈣對寶寶的骨骼發展至關重要,因此準媽媽要有足夠的鈣攝入。市場上的鈣製劑品種非常豐富,廣告噱頭、促銷手段也是五花八門,那麼究竟呢?下面小編將為大家詳細地說明

  選擇鈣製劑的簡易方法

  鈣元素含量是關鍵。

  不同鈣製劑的差別主要在鈣元素的含量上。碳酸鈣的鈣元素含量最高,為40%;葡萄糖酸鈣的鈣元素含量最低,為9%。購買時以鈣元素含量高的為好。

  別被“高吸收率”一類的廣告詞矇蔽。

  很多鈣製劑將高吸收率作為宣傳點,有的自稱可以達到95%。其實鈣製劑的吸收率大致相同,沒有很大差別:碳酸鈣為39%,乳酸鈣為32%,葡萄糖酸鈣為32%。所以,沒有必要將此作為選擇標準。

  含有維生素D的複方鈣製劑最利於吸收。

  選擇這樣的鈣製劑不需要另外補充維生素D和魚肝油,尤其適合冬季懷孕晒不到太陽的準媽媽。

  注意區別偽劣產品。

  選購時注意廠家、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批號、批准文號等細節,避免購買貝殼燒製的劣質鈣製劑。這些產品受海水汙染,可能含有超標的有害重金屬,如鉛、砷等,補鈣不成,反而危害身體。

  如何促進體內鈣質的吸收利用?

  少量多次補鈣:人體吸收鈣能力有限,如果一次攝入太多,鈣來不及完全吸收就排出體外,不但浪費,還成了身體負擔。鈣片選擇劑量小的,並且每天分2~3次服用;牛奶分成2~3次喝,補鈣效果可以大大提高。

  補鈣時間要合適:血鈣濃度在後半夜和早晨最低,睡前半小時補鈣,可以提高吸收率,最好是喝牛奶。

  骨頭湯補鈣效果並不好:骨肉熬湯,鈣含量不高。1千克骨頭熬煮2小時,湯中的鈣含量約為20毫克,因此骨頭湯補鈣並不是最佳選擇。

  補鈣同時適量補充維生素D或者多晒太陽。

  如何從眾多的鈣製劑中挑選合適的產品呢?

  一般從鈣含量、吸收率、安全性、口感和含量價格比等幾方面考慮。

  1.鈣含量高

  從表3~1中列出一些常用鈣強化劑的鈣含量可看出,無機鈣的鈣含量較有機鈣高,相對分子量越大,鈣含量則越低。一般說來,選擇鈣含量高的鈣製劑,其成品的鈣含量也相對較高,但實際應用時要考慮各種因素,如對於活性鈣來說,儘管鈣含量高達54%,由於它的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鈣,鹼性太強,對腸胃刺激較大,一般不選用。有些鈣製劑每片***袋***含鈣量25~50毫克,這對於更年期婦女或成人補鈣就不太適宜,因為若每天補鈣500毫克鈣,就需要服用10一20片,甚至更多,一般人較難接受。而選用碳酸鈣類,一粒中含鈣600毫克,既經濟又實惠,見表3—1。

  2.吸收利用翠好

  傳統觀點認為,鈣鹽的溶解度越高,離子化程度越大,其吸收利用率也就越高。這種觀點實際上是不科學的,不僅因為鈣鹽的溶解度和吸收利用率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還因為人體對鈣的吸收是一種複雜的生理過程,受到多種內因和外因的影響,並非像純化學反應那麼簡單。

  科研人員研究發現:醋酸鈣、乳酸鈣、葡萄糖酸鈣、檸檬酸鈣、碳酸鈣等不同的鈣製劑,其溶解度差別很大,但鈣在人體內吸收程度在30%~39%之間,見圖3—1。溶解度不同的鈣製劑之所以有相似的吸收效果,是由於人體鈣吸收位於弱鹼性環境下的小腸段,無論是鈣製劑自身解離出的Ca2+還是經胃液消化後的Ca2~,在此處的溶解度都相差不大。但也應該承認,溶解度高、離子化程度大的鈣製劑,可以減少消化過程中胃酸的消耗,減少對胃腸的刺激。對於嬰幼兒我們主張使用有機鈣形式,如乳鈣、乳酸鈣、葡萄糖酸鈣等。

  3.安全無汙染,刺激性小

  氧化鈣和氫氧化鈣鹼性強,水溶性也較差,對胃刺激性較強,引起嘔吐、胃疼等不良反應。天然來源的生物鈣如牡蠣殼等,來源於海洋,由於海洋汙染問題,所以國外報道這類鈣製劑可能被砷、汞、鉛、鎘等有害物質汙染,需加識別。

  4.口感好,服用方便

  特別對嬰幼兒、兒童服用的鈣製劑特別要考慮口感,劑型,選擇口服液或溶解度較大、味道較好的沖劑。

  5.含量價格比

  由於鈣的補充是一個長期的問題,因此在鈣製劑的選擇上要考慮價格。我們曾比較了我國市場上的一些鈣製劑的價格,按每天補充相同鈣計算,有的價格相差10倍甚至更多,但是不一定價格高的產品補鈣效果就好。在選擇鈣製劑時應考慮質量價格比和自己的經濟實力,選擇物美價廉的產品。

  綜上所述,選擇適宜的鈣製劑要考慮鈣含量、吸收利用率、安全衛生、刺激性、口感、價格等因素外,還要考慮到鈣吸收促進劑、產品劑型、消費物件等諸多因素。目前市場上較熱門的鈣製劑產品見附錄3。

  鈣製劑的補充可分早晚2次,或早中晚3次。晚上睡覺前服用可防止夜間血鈣濃度下降引起的抽筋,對減少骨丟失也是有意義的。

  無論是哪種鈣製劑,特別是無機鈣,在體內都要消耗大量胃酸,使鈣鹽變成鈣離子。正常人在24小時內分泌胃1000~1200毫升,因此鈣製劑在飯前或飯後服用,都不太適宜。這樣服用要影響人體對其他食物的消化吸收,甚至引起胃的不適。建議在兩餐之間或吃完晚飯2~3小時後服用。

  經過國際上大量的動物與人體試驗,對各個年齡段如:嬰幼兒、兒童、青少年、成年、60歲以上老人等試驗物件的研究證明,不論是哪一類鈣,無機鈣還是有機鈣。如果實驗物件在鈣的營養正常情況下,吸收率一般都是40%,如果鈣的營養情況不良,則吸收率可能達到75~85%。並沒有哪種鈣製劑的吸收率特別高。實際上我們所需要的是補鈣,是各種鈣製劑中的鈣元素而不是製劑本身,製劑本身僅作為鈣的載體。這是一個數學與化學的基本問題,並沒有多少高深的學問。

  因此選用鈣製劑,首先要看鈣在製劑中佔多少百分比。如:您要補充600mg的鈣,用碳酸鈣只要1500mg,枸櫞酸鈣就需要2717mg,乳酸鈣需要4615mg,葡萄糖酸鈣需要6667mg,各種氨基酸鈣也在5000mg以上。市面上有的鈣製劑,其分子式比葡萄糖酸鈣還複雜,要攝取600mg需要10~15剋制劑,這樣做是不可能的。有的公司宣稱他們的鈣製劑在骨骼中沉積率很高,這裡有一個體內對鈣沉積的閾值問題。一般體內鈣的閾值是1000~1500mg,鈣的攝取再多,鈣的閾值也不會升高,因此也不會沉積更多的鈣。此外,還有兩種鈣製劑要特別注意。一種是活性鈣,這是由近海的牡蠣、蚌、貝等的殼經過高溫活化後,磨細而成。這種沿海軟體動物吸附能力很強,能將近海的汙染物,鉛、汞等重金屬吸附。因此這種活性鈣中有重金屬,ph值又很高,偏鹼,服後胃腸會有反應。用家畜動物的骨骼磨粉製成的鈣製劑,由於重金屬尤其是鉛容易沉積在骨骼中,因此服後也會受重金屬汙染。這兩種鈣製劑,尤其是活性鈣是應該被淘汰的。

  影響鈣製劑吸收的各種因素影響鈣吸收最主要的因素是體內的1,25-二羥維生素d。這是食物中的維生素d與人體面板中的7-脫氫膽固醇經陽光照射後,再合成維生素d3,再在肝臟,尤其是腎臟中經羥化反應而生成的。它能促進鈣在小腸甚至在結腸中的吸收。如果人體缺乏1,25-二羥維生素d,鈣的吸收只有10%。如果補充了維生素d,並在肝臟與腎臟合成了1,25-二羥維生素d,鈣的吸收率會增加到60~75%。

  由此可見,促進鈣的吸收,鈣製劑的不同型別是次要的,主要的還是體內1,25-二羥維生素d含量是否豐富。足不出戶的老年人,腎臟病患者,由於缺乏1,25-二羥維生素d,很容易導致鈣的吸收不良與缺乏,以至發生骨折。老年婦女絕經後,由於缺乏雌激素,可以影響鈣的吸收與缺乏。此外,生長激素與甲狀旁腺激素缺乏,也會影響鈣的吸收。人不活動,例如長期臥床休息、癱瘓的病人,宇航員長期在失重的情況下容易缺鈣,以至發生骨質疏鬆症和骨折。

  影響鈣在體內的平衡,最主要的不是鈣的消化吸收率,不是鈣從糞便中排出多少。這在各種不同的鈣製劑中區別只有25%。鈣最主要的丟失是在尿中,一般有50%。如果膳食中食鹽含量很高而且吃大量動物蛋白質,則鈣從尿中的丟失就多。食物如菠菜、油菜,其中含有大量草酸或植酸,會影響膳食中鈣的吸收。食物中的纖維素一般不會影響,但小麥的麩皮則會影響鈣的吸收。膳食中含有大量的脂肪、磷酸、鎂、咖啡因的食品也會影響鈣的吸收與排洩。治療胃病所用的抗酸藥,若含有大量的鋁會增加鈣的排洩與影響鈣在骨骼中的沉積。

如何挑選天麻
黑茶選購竅門
相關知識
怎麼選擇鈣製劑
高考完畢怎麼選擇專業和學校
怎麼選擇合適的護膚品
怎麼選擇護膚品
老人怎麼選擇助聽器的技巧
羽毛球拍怎麼選擇
網球拍怎麼選擇
怎麼選擇適合自己的護膚品
敏感肌膚怎麼選擇化妝品
臥床怎麼選擇風水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