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中毒小常識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5日

  河豚魚是非常鮮美的一種魚類,但其含有劇毒,食用時要注意!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歡迎閱讀!

    河豚魚的中毒原理 
    河豚魚***puffer fish***在我國產於沿海及長江下游,有很多品種,每種含毒多少及部位不完全一樣。一般地說,河豚魚的卵巢、睪丸、皮,肝及魚子均有劇毒,以冬春之交生殖繁育時期毒性最強。少數品種肌肉也含強毒,魚體大小與毒力並無關係。河豚魚的有毒成分主要是河豚毒素和河豚酸,毒素對胃腸道有區域性刺激作用,被吸收後迅速作用於神經,使神經末梢和神經中樞傳導發生障礙,最後使腦幹的呼吸迴圈中樞麻痺。河豚魚毒素可使神經末端和神經中樞麻痺,最後死於呼吸中樞和血管神經中樞的麻痺。河豚毒中毒後毒後腦電圖改變可能是河豚毒選擇性地阻斷了丘腦、下丘腦及腦幹網狀結構上升啟用系統膜對Na+的通透性,造成腦電波起步結構的代謝紊亂,引起腦電波的彌散性異常,或造成皮層活動的超同步化而呈現陣發性異常。

  河豚魚中毒症狀體徵

  一般在食後半小時至3小時發病,首先出現胃部不適,噁心,嘔吐,腹痛及腹瀉,便血,並伴全身不適,口脣,舌尖及指端發麻,以後全身麻木,四肢無力,眼瞼下垂,行走困難,肌肉軟癱,痛覺及腱反射減低或消失,呼吸淺而不規則,隨後呼吸困難,面色青紫,血壓下降,瞳孔先縮小後散大,最後呼吸麻痺,症狀發展迅速,往往在數小時內死亡。

  1,有噁心,嘔吐,腹痛或腹瀉等症狀

  2,開始可有口脣,舌尖,指端麻木,繼而全身麻木,眼瞼下垂,四肢無力行走不穩,共濟失調等。

  3,嚴重者可有呼吸困難,血壓下降,言語障礙,昏迷,最後死於呼吸,迴圈衰竭。

  河豚中毒臨床表現與急救解毒治療

  中毒特點為發病急速而劇烈,一般食後10分鐘至5小時即發病。表現為全身不適;胃腸道症狀:噁心、嘔吐、腹瀉;口脣、舌尖、手指末端刺痛發麻,感覺消失、麻痺;四肢肌肉麻痺,運動障礙,身體失去平衡,全身呈癱瘓狀態。另外可有語言不清、瞳孔散大、血壓和體溫下降。通常在4~6小時內死於呼吸麻痺和迴圈衰竭。病死率達40%~60%。

  搶救與治療

  治療以催吐、洗胃和瀉下為主,配合對症治療,目前無特效解毒藥。

  催吐------ 1%的硫酸銅

  洗胃------ 1:2000—1:4000高錳酸鉀溶液

  導瀉------ 硫酸鈉

  對症處理:出現呼吸困難可注射山梗菜鹼、尼可剎米等;

  肌肉麻痺可用番木鱉鹼;

  高滲葡萄糖溶液可保護肝臟,促進排毒。

河豚中毒

河豚中毒小常識
穿心蓮的不良反應
相關知識
河豚中毒小常識
河豚中毒小常識
防煤氣中毒小知識
預防食物中毒小知識
禁毒安全知識_禁毒小常識
有哪些必知的排毒小常識
冬季養生的中醫小常識有哪些
河豚中毒怎麼治療
河豚中毒怎麼治療
河豚中毒怎麼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