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種植白菜_白菜種植的方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6日

  白菜是冬春的主要食用蔬菜,掌握好種植大白菜的方法非常重要。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白菜種植的方法。

 

  白菜種植的方法

  白菜的種植:播種時間

  一般情況下,在立秋前後3~5天播種為宜,高溫年份可推遲到8月中下旬。抗病、生長期長的晚熟品種可以適當早播,生長期短的中熟品種可適當晚播幾天。近年,隨著全球氣候的變暖,適宜播種期一般在立秋後7-10天。

  白菜的種植:品種選擇

  生產上影響大白菜生長的主要原因是生長季節災害性天氣多,病害***主要病毒病、霜黴病、軟腐病***嚴重發生。大白菜品種很多,可分為直筒型、原頭型和卵圓型三個基本生態型別;從生長期長短分為早、中、晚。我地種植的主要優良品種有:豫新一號、二號、六號、東京五號、新鄉小包23、新鄉90-3、中包75、晉菜3號等。

  白菜的種植:整地施肥

  大白菜不能連作,也不能與其它十字花科蔬菜輪作,這是預防病蟲害的重要措施之一。前茬作物收穫後,要及時整地施肥,可畝施有機肥4000-5000公斤,氮磷鉀複合肥25-40公斤。

  白菜的種植:種植技術

  1、播種。播種分為直播和育苗移栽兩種,一般依前茬作物的收穫早晚而定。前茬作物收穫早,又能及時整地作畦的,可採用直播法。否則,就採用育苗移栽的方法。直播比育苗移栽晚5~6天播種。種植大白菜一般採用高壟和平畦兩種模式栽培。高壟一般每壟栽一行,壟高12-15釐米;平畦每畦栽兩行,畦寬依品種而定。直播有穴播和條播兩種方法。穴播是在行內或壟頂按一定的株距開穴。早熟品種行距55-60釐米。株距40-50釐米,每畝3000株左右,中晚熟品種行距65-70釐米,株距55-60釐米,每畝栽植2500株左右。穴長8-10釐米,深1-1.5釐米左右,每穴播5-6粒,每畝用種0.15公斤左右。條播是按行距開5-10釐米深的溝,先順溝澆水,水滲後,將種子均勻撒在溝內,並撒蓋1釐米厚的細土。每畝用種量0.3公斤左右。直播大白菜待幼芽出土後,採取勤澆小水,保持地面溼潤而降低地表溫度的措施。在無雨的情況下,一般於播種當日或次日澆水一遍,務求將壟面溼透。播種第三日澆第二遍水促使大部分幼芽出土。

  2、苗期管理。苗出齊後,在子葉期、拉十字期、3~4葉期進行間苗。間除並生、過密、擁擠、病、蟲、弱、殘苗。在5~6葉時定苗,苗距10釐米。在高溫乾旱年份,適當晚定苗,使幼苗密集,遮蓋地面,降低地溫,減輕病害的發生。此外,晚定苗還有機會拔除早發病的植株,延長選優的時間。間苗時、可將過密處的小苗移栽在缺苗處。補苗應在下午涼爽時進行。補後及時澆水。每次間苗、定苗後,應立即澆水,防止因苗根系搖動而萎蔫。此期正處於雨季後期,多雨、高溫、乾旱等災害性天氣多於此期發生。幼苗期植株生長速度很快,但是根系很小,吸收能力很弱。因此,必須及時追肥和澆水。乾旱時應2~3天澆1次小水,保持地面溼潤。澆水的主要目的除補充水分外,還兼有降低地溫、防止高溫灼傷幼苗根系及抑制病毒病發生的作用。在高溫、乾旱天氣,除及時澆水外,還可臨時在中午遮蔭降溫。

  苗期遇大雨積澇時,應及時排水防澇。土壤稍幹,抓緊中耕鬆土。結合中耕,除草2~3次。遇熱雨積澇時,應澆冷涼的井水串灌,以降低地溫。大白菜苗期蚜蟲發生嚴重,且易導致病毒病的流行。為此應採用紗網阻擋蚜蟲危害,並及時進行藥劑防治。

  3、移栽定植。苗齡一般在15-20天,幼苗有5-6片真葉時,為移栽的最佳適期。移栽最好在下午進行。根據品種的特性確定適宜的密度。栽後立即澆水。以後每天早晚各澆一次水,連續3-4天,以利緩苗保活。

  白菜的種植:肥水管理

  澆水。大白菜從團棵到蓮座期,氣溫日漸下降,天氣溫和,此間可適當澆水,蓮座末期可適當控水數天,到第三次追肥後再澆水。大白菜進入結球期後,需水分最多,因此,剛結束蹲苗就要澆一次透水。然後隔2-3天再接著澆第二次水。這一次很重要,這時如土壤乾裂,會使側根斷裂,細根枯死,影響結球。以後,一般5-6天澆一次水,使土壤保持溼潤。

  追肥。大白菜產量高,需肥量大,在施足底肥的基礎上,不要及時追肥。追肥要根據不同的生長時期和苗情決定。幼苗期一般不追肥。若底肥不足,第一次可在3-4片真葉期施提苗肥,每畝施複合肥10公斤,撒施於幼苗兩側,並立即澆水;第二次在定苗或育苗移栽後,每畝施複合肥15-20公斤發棵肥,於壟兩側開溝施入;第三次在蓮座期大追肥,每畝施尿素15-20公斤,過磷酸鈣10~15公斤,將肥料施入溝內或穴內,再稍加培土扶壟,然後澆水;第四次在結球中期施灌心肥,每畝施尿素10-15公斤,可隨水衝施。

  白菜的種植:病蟲害防治

  大白菜主要有三大病害:即病毒病、霜黴病、軟腐病。

  白菜的種植:

  病毒病:又稱孤丁病、抽瘋病。主要是在苗期高溫乾旱易發病。防止方法:降低土溫,及時防止治蚜蟲。用植病靈1000倍液或病毒靈600倍液和抗蚜威2000倍液或蚜蟲淨2000倍液進行噴霧2—3次進行防治。

  霜黴病:又叫“枝幹”、“白黴”等。主要在蓮座期至包心期發生。用75%白菌清500—600倍液,或40%乙磷鋁150—200倍液等,連續防治2—3次。

  軟腐病:為細菌性病害。發病時用農用鏈黴素150—200倍液,或新植黴素4000倍液噴霧,或用70%敵克松原粉500—1000倍液澆灌漬株及周圍的健株根部。

  大白菜主要害蟲有蚜蟲、菜青蟲、甘蘭夜盜蟲、地蛆等,可用吡蟲啉、銳勁特、毒死蜱進行防治。

  白菜的種植:捆葉和收穫

  大白菜生長後期,天氣多變,氣溫日漸下降,為防霜凍,要及時捆紮。一般在收穫前10-15天,停止澆水,將蓮座葉扶起,抱住葉球,然後用浸透的甘薯秧或穀草將葉捆住。使包心更堅實並繼續生長。小雪前2-3天,應及時收穫,並在田間晾晒,待外葉萎蔫,即可貯藏。

  正確種白菜的方法

  挖穴:用鏟子在要挖穴的土中鏟幾下,最後一下一定要垂直於地面剷下,深約7cm,往身前剷起泥土,使穴的開口達2-3cm。

  種苗:左手拿秧苗,使根鬚向下,從穴的右上方沿著鏟子,把秧苗的根部斜插入穴,注意不要插得太深。

  按土:左手扶正秧苗,右手拿出鏟子並把泥土推向根部,左手大拇指按實根部泥土,使秧苗固定在穴土中。

  栽種:以合理的種植密度***通常行距約為20cm,株距約15cm***,繼續栽種其他白菜秧苗。

  白菜種植要點

  首先,合理安排種植,做到分期排開上市。如我市秋季栽培的主栽中晚熟大白菜北京新三號,集中上市時間是11月上旬,上市量大而時間短,不易保證獲得好效益;同時市民消費發生變化,由過去一次大量購買貯存消費變為小量多次隨時採購。對此從事生產的農民要調整銷售方法,可以自10月下旬即砍收包心好的白菜提早上市,雖然產量略低,但價格高,效益增長明顯;後期可以適當安排貯存,既減少集中上市,又可根據市場需求及時上市,從而獲得好的收入。

  其次,合理調整種植品種,以多樣化滿足市場不同需求。有配送直銷條件或可以做到精品包裝銷售的,可以適量種植特色大白菜,如選擇種植北京蔬菜研究中心育成的橘紅心白菜,可以作為節日特菜上市供應。

  其三,採用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保證大白菜產品優質營養。針對蔬菜生產中影響食品安全的化肥施用超標、農藥殘留問題,秋大白菜要做到合理用肥、合理用藥,以優質求得高效。


如何種植白菜_白菜種植的方法
魚頭泡餅的營養價值
相關知識
論如何高效提高歷史教學的方法
如何檢測電腦是否中毒的方法
如何使用乙太網交換機的方法
如何設定手機連線電腦的方法
電腦作業系統如何開啟登錄檔及編輯的方法
如何發微信假語音訊息的方法
如何打好籃球組織後衛的方法
如何開發兒童語言天賦的方法
如何辨別鴨腸有哪些好的方法
如何才能提高英語聽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