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手足口病日常護理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手足口病多發生於學齡前兒童,特別3歲以下的幼兒發病率最高,跟孩子機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有關。下面由小編為大家帶來關於手足口病的原因的文章,歡迎閱讀!

  

  消毒隔離

  將患兒與健康兒隔離,直到熱退、皮疹消退及水皰結痂。一般需隔離2周。患兒用過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應徹底消毒。一般常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及煮沸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可置於日光下暴晒。患兒的糞便需經含氯的消毒劑消毒2小時後傾倒。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患兒居室內應空氣新鮮,溫度適宜,定期開窗通風,每日可用乳酸燻蒸進行空氣消毒。乳酸的用量,按每10平方米的房間2ml計算,加入適量水中,加熱蒸發,使乳酸細霧散於空氣中。居室內應避免人員過多,禁止吸菸,防止空氣汙濁,避免繼發感染。

  休息及飲食

  患兒發病1周內應臥床休息,多飲溫開水。患兒因發熱、口腔皰疹造成胃口較差,不願進食,故飲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口腔有糜爛時可以吃一些流質食物。禁食冰冷、辛辣、鹹等刺激性食物。

  皮疹的護理

  患兒衣服、被褥要清潔,衣著應寬大、柔軟,經常更換。床鋪應平整乾燥。剪短患兒指甲,必要時包裹患兒雙手,防止抓破皮疹。臀部有皮疹的嬰兒,應隨時清理患兒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潔乾燥。皰疹破裂者,區域性可塗擦1%龍膽紫或抗菌素軟膏。

  發熱的護理

  小兒手足口病一般為低熱或中等度熱,無需特殊處理,可讓患兒多飲水,如體溫超過38.5℃,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退熱劑。

  手足口病 小兒手足口病如何預防

  1、注重衛生是預防的關鍵

  預防手足口病的關鍵是注意環境和個人衛生:

  勤洗手:飯前便後、外出回家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給兒童洗手;

  注意食物衛生,不要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

  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間,少帶孩子到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減少被感染機會,在家注意保持家庭環境衛生;

  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晒衣被,保證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平時要多飲水,以提高身體的抵抗力;

  流行期間每天晨起檢查孩子面板***主要是手心、腳心***和口腔有沒有異常,注意孩子體溫的變化,如果孩子出現皮疹、發熱等症狀,要及時就診。

  2、認真有效洗手

  認真洗手是有效預防的方法之一,正確洗手方法如下:

  洗手一定要用肥皂;

  先洗手心後洗手背;

  揉搓指縫要仔細;

  洗手至少要保證20秒的時間;

  流水衝乾淨泡沫;

  毛巾最好一人一條專用;

  3、接種疫苗

  疫苗接種是預防手足口病最有效的措施。

  2015年12月,國內已有針對手足口病 EV71 病毒的疫苗批准註冊生產,為全球範圍內最先獲得國家許可的手足口病疫苗。

  如今,可以預防手足口病的EV71疫苗產品先後量產上市,關於手足口病疫苗,媽媽們可點選推薦閱讀的文章瞭解。然後根據寶寶月齡和實際情況,選擇進行接種。

靜滴甘露醇不良反應
寶寶得手足口病症狀
相關知識
小兒手足口病日常護理
秋季預防小兒手足口病的方法
小兒手足口病如何治療
小兒手足口病初期症狀表現
小兒手足口病症狀
小兒手足口病吃什麼藥
小兒手足口病吃什麼藥
小兒手足口病的治療方法
如何預小兒手足口病
小兒手足口病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