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常用藥物用法用量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兒童生病要吃藥,但是你知道多少?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能在兒科使用的藥物,其說明書上多標註有兒童用藥計算方法,按公斤體重藥量乘以患兒體重,則等於目前每天用藥量,再按說明書要求分次使用即可。

  如果說明書上無兒童用量,只標註:兒童酌減。則常用兒童體重***公斤***÷50***約定成人體重值***× 成人藥量,即可得到目前兒童所用藥量。

  兒科常用藥物注意事項

  1. 氨基糖苷類

  在兒科,所有氨基糖甙類的抗菌素,如:慶大黴素、丁胺卡那黴素、小諾黴素等的所有劑型,因其耳腎毒性,均列為禁用。

  目前仍常見到有使用慶大黴素顆粒口服或者其針劑霧化吸入、小諾黴素肌注者,現在可以替代的藥品很多,不要因其不需要皮試而盲目選擇。

  2. 喹諾酮類

  所有喹諾酮類抗菌素,如:吡哌酸、諾氟沙星、環丙沙星、左氧氟等的所有劑型,因其對幼年軟骨的影響,在兒科均列為禁用。

  3. 止吐藥

  嗎丁啉***多潘立酮***、鹽酸普魯卡因、胃復安***甲氧氯普胺***等,因其錐體外系的的副作用,在兒科,尤其是 3 歲以下的嬰幼兒,應該謹慎使用。

  實際上,嘔吐的症狀,在病因緩解前,用止吐藥效果很差,如:秋季腹瀉前期的嘔吐,主要發生在進食後,適當補液、控制飲食,嘔吐常在 1-2 天內緩解,少用止吐藥物。

  4. 金剛烷胺

  金剛烷胺及含金剛烷胺的製劑***如“好娃娃“氨酚烷胺顆粒、小兒複方氨酚烷胺片等***,在 1 歲以下禁用。

  5. 止瀉藥

  任何形式的止瀉藥,如,含苯乙哌啶製劑,一定要謹慎使用因為腹瀉實際起到了引流毒素的治療、代償作用,有其積極意義,盲目止瀉效果可能適得其反,因此,兒科臨床工作中,極少使用止瀉藥物。

  其實,在其它部位,如果藥物破壞了機體本身的“引流、排洩代償作用”時,均應該謹慎或者禁用,如止咳藥***事實上,兒科很少需要使用止咳藥物,化痰藥物使用相對更多***、止吐藥,以及氣道分泌物多時、使分泌物粘稠不易咳出的藥物***如異丙嗪類抗過敏藥、山莨菪鹼***654-2***為代表的莨菪類藥物等等,尤其是“喉氣管支氣管炎”時,因可能加重內生性異物阻塞,更應列為禁忌***。

  6. 退熱藥

  如尼美舒利各種製劑,在新的規定將其解禁前,在兒科禁用。肌注退熱藥安痛定***複方氨林巴比妥***,除非患兒因各種原因不能使用其它退熱劑***如抽搐、昏迷等***、必須退熱時,才可慎重選擇使用,且在使用前一定要向家屬解釋其可能發生的毒副作用,用後建議嚴密觀察 1-2 個小時。

  另外,為了達到安慰發熱患兒家屬的目的,常見加用激素類藥物退熱,而激素的使用適應徵中,無退熱這一項。疾病的輕重與發熱高低無直接關係,一定不要把激素作為退熱劑來使用。

  7.肌注給藥

  小齡兒童儘量不要肌注給任何藥物,尤其是預計要多次給藥治療時,如現在社群常用的肌注抗菌素類藥物、反覆肌注退熱藥物等。

  原因有:***1***小兒的神經走行、解剖可能有異於成人,在兒童肌注,更易出現大神經的損害,如果不是緊急搶救、來不及開通靜脈通道,儘可能不要採用肌注的方式給藥。

  ***2***小兒的肌肉薄嫩,且肌注時藥物都原藥濃度、稀釋很少,就像化肥散到嬌嫩的葉片上,比成人更容易引起肌注部位的肌肉永久性的傷害,像臀大肌萎縮等。

  8. 複方製劑

  現在常用的各種中成藥種類繁多,其中所含的藥物很多都相同,且其中不能像西藥一樣明確各種成份的含量。如果我們要開這些藥物,建議不要多種中成藥同時服用。

  西藥中也有複方製劑者,如各種感冒顆粒,一定要注意不同商品名稱、卻為同一種藥的疊加服用。

  像 VC 銀翹片、三九感冒靈、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等都含有退熱成分的“對乙醯氨基酚”;又像複方鋅布顆粒、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等不同退熱劑中都含有“氯苯那敏***撲爾敏***”等等。

  所以一定要熟讀藥品說明書,熟悉常用藥物在兒童的用法、用量;熟悉常用複方製劑中各種成份的含量;熟悉公認的用藥禁忌。

  9. 藥物疊加的副作用

  有些藥物有著相似的副作用,如一個發熱、咳嗽的孩子,可能會用到:異丙嗪、克咳敏***二氧丙嗪***、止咳顆粒類中藥、退熱類的複方製劑***氨酚黃那敏顆粒等***,其中都可能會有鎮靜的副作用,患兒這樣“綜合治療”3-4 天后,會出現嗜睡, 幾天才緩解。

  兒科常用的西藥類“感冒顆粒”如小兒三九感冒靈、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複方鋅布顆粒、護彤顆粒等,其主要目的為退熱,如果不發熱,只有打噴嚏、流清涕等鼻炎表現,並不推薦以上覆方製劑,如果其有效,也是其中的“氯苯那敏”在起作用,還不如用氯苯那敏口服治療來的直接。

  發熱時,不要把兩種退熱藥一起服用,常見到患兒發熱時一起服用複方鋅布顆粒、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尤其是,常見到醫生交待把以上的某種退熱藥一天三頓,不管有沒有發熱,都配合使用。可能在病初,患兒一天都在發熱,這樣用倒也不算很差,可是家屬往往拿了藥、不再發熱就不復診了,常見其把退熱藥配合抗感染藥物一直服用 7-8 天以上。

  所以,開藥後,一定多交待幾句,減少患兒服錯藥的機會,發現家屬可能有誤解的情況,一定在下次交待病情、指導用藥時說清楚。

  10. 其他

  有些疾病本身無特效治療,如大多數的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腹瀉等,此時不宜在藥物的使用上抱太大的希望,而應該作對對症、營養、補液支援的工作。

  如秋季腹瀉時,一定要把口服補液提到第一位來,開始患兒常有嘔吐、食慾下降,可以不用任何藥物,但一定要指導其口服補液。

  不要只籠統的告訴家屬“回家喝糖鹽水”,結果,有很多的家屬,自己回家“攝一點鹽、抓一點糖”加到水裡,就成“糖鹽水”了,這樣管用嗎?效果應該很差,如果沒有正規的口服補液鹽,還不如交待家屬回家用“稀麵湯或米湯 + 鹽”讓家屬更容易執行。

  溫馨提示:以上處方請在醫師/藥師指導下使用!

對肝臟有害的藥物
紅火龍果的功效與作用
相關知識
兒科常用藥物及作用
兒科疾病診治方法用藥
注意生活常見藥物的服用週期
兒科常用藥物用法用量
兒科常用退燒藥物
兒科常見疾病用藥方法
兒科常見疾病用藥方法
小孩常見藥物的合理使用方法是什麼
骨科常用藥物
婦科疾病常用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