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知識手抄報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4日

  保健養生越來越成為人們的關注點,而中藥養生保健是我們中國人最為難熟悉的養生保健方式之一,尤其是藥膳養生保健法,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_養生知識手抄報內容,供大家閱讀和參考。

  養生知識手抄報圖片欣賞

  養生知識手抄報圖片1

  養生知識手抄報圖片2

  養生知識手抄報圖片3

  養生知識手抄報圖片4

  養生知識手抄報圖片5

  養生知識手抄報資料1

  養生保健的常識

  1、補氣

  我們常常會聽說過人蔘是大補。電影上,碰到快斷氣的病人,中醫大夫會用人蔘湯進行補氣。你可能想不到的是,日常中我們吃的紅棗,也具有和人蔘一樣的補氣的作用,所以,在平時可以用紅棗泡茶、熬粥等,不僅美味,同時達到保健的作用。

  2、補血

  補血的食物有很多,其中枸杞子更是其中之最,鮮紅的枸杞子,似乎在人們的印象裡,是滋陰壯陽的補品,其實,在中醫裡,是用來補血的良藥,在過節,很多人會送枸杞子當做禮品,可見枸杞子的重要性。

  3、補津液

  補津液,很多人會對此有些陌生,其實如果每日飲用石斛茶,石斛能生津潤嗓,對於那些學播音等相關專業的人來說至關重要,因為他們經常要說話,聲帶很容易受損,所以,生活處處有知識,要在平時多加註意。

  中藥有著神奇的功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看些這方面的書籍,不僅能夠增加知識,同時能夠學會如果養生保健。就拿冬瓜皮來說吧,在生活中不起眼的東西,確實對小便不通有著很好的療效,所以,要從生活中發現達到保健的作用

  養生知識手抄報資料2

  養生保健的12個小妙招

  1、叩齒

  齒對齒輕叩,或牙齒空咬,可防止牙齦退化、牙周病等口腔問題;此法還可促進臉頰肌肉活動,使臉頰豐潤,防止雙頰下垂。

  2、吞津

  閉口做漱口狀數回,然後吞下口水。人的唾液未接觸空氣氧化時,並不會發生異味,反而有股香甜滋味。唾液中含有許多消化酵素與營養成分,常吞津有助消化功能。

  3、轉頸、聳肩

  肩頸部有脊椎及許多通往頭部的重要血管,常轉動頸部,聳聳肩膀,幫助肌肉活絡,年老時發生腦血管疾病的機率會大幅降低。

  4、乾擦

  用手掌或乾毛巾在臉部抹擦數回,胳膊等裸露處也可以用此法抹擦,有助皮表迴圈,面板潤澤。

  5、拍肩

  左手自然上甩拍右肩,右手拍左肩交替,也可用手掌自然交替拍腿。

  6、轉腰

  右手順彎腰之勢向左腳尖伸展,起身,換左手向右腳尖伸展,輪替數回。

  7、握拳

  雙手緊握後放鬆,反覆數回,直立或坐姿時均可進行。

  8、踩腳尖

  右腳跟踩左腳尖,左腳跟踩右腳尖,交替數回。

  9、梳頭

  各式梳子或手指均可,每日梳數十至百下,具有按摩頭皮、醒腦開竅的功效,對視力,聽力也很有幫助。

  10、鳴鼓

  以手掌緊壓住雙耳數秒,然後迅速脫離,此法可振動耳膜,減緩耳窩退化;閒時也可常按摩耳朵,不論揉、挑、彈各種手法均可,可立即改善頭痛、暈車等諸多不適,體質虛弱者常按摩耳朵,還可防止感冒。

  11、揉眼

  自尋手部柔軟的部位,揉按眼睛、眼眶四周,促進眼周血液迴圈,可明目、醒腦,還兼具美容作用。

  12、捏鼻

  常以兩手食指摩擦鼻翼兩旁的迎香穴,或在鼻上搓捏,可促進嗅覺靈敏,減少鼻過敏或呼吸道感染機會。

中醫藥養生知識手抄報
中醫養生知識手抄報
相關知識
中醫養生知識手抄報
中醫養生知識手抄報
中醫藥養生知識手抄報內容
中醫藥養生知識手抄報
中醫養生知識黑板報
老年人的中醫養生知識
女性中醫養生知識
中學生地震逃生知識手抄報內容
中學生地震逃生知識手抄報
冬季中醫養生知識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