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又打架了父母該怎麼做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面對孩子打架,很多家長的反應以及處理方式也是各不相同。只有正確的處理孩子打架,才不會讓孩子變成惡霸哦。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孩子們發生衝突家長該怎麼辦,一起來看看吧。

  孩子們發生衝突家長該怎麼辦

  不要輕易介入

  孩子們發生衝突的時候,現實情況往往是家長馬上介入,這時事情的性質可能就變了:

  家長維護孩子,孩子覺得自己可以更理直氣壯;

  家長責怪孩子,孩子覺得家長是站在對方的角度傷害自己。

  其實,家長可以把衝突事件當作孩子練習社交的機會,讓他們先自己處理,在沒有故意傷害的前提下去探索嘗試。

  但如果碰到可能造成人身傷害的情況,要馬上制止。例如,兩個小朋友在爭搶滑梯使用權,都站得很高,這時候小打小鬧也很危險,家長就要馬上制止。

  介入時放寬心態

  要相信孩子會在摩擦和衝突中成長,在孩子主動提出請求時,家長才介入協助處理,而不是主動地替代幫辦。

  在孩子向你求助時,要問孩子:「你希望我為你做什麼?」

  聽取孩子的請求後,家長應該提供機會,給孩子體驗一些積極的解決方案,例如「不打不成交」 「握手言和」「懂得分享」,千萬不要鼓動孩子「報復」「勇敢」等等。

  平時做好預案

  可以通過角色扮演遊戲、講故事、讀繪本等方法幫助孩子發展自控力,也可準備一些與發生衝突的情境相似的「規範故事」,適時拿出來引導孩子。

  例如可以和孩子一起閱讀《小手不是用來打人的》 《語言不是用來傷人的》等繪本,在遊戲中和孩子商討小手可以用來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怎樣講話才尊重別人等等,從正向的角度來探索。

  如何看待孩子們之間的衝突

  人們常以負面眼光看待「衝突」,其實「衝突」也有積極正面的意義。許多時候,衝突是小孩子成長必經的歷程。

  如果家長能理解孩子衝突背後的意義,並能隨時注意引導孩子,孩子就能健康成長,而錯誤的引導則可能阻斷孩子在「自我認識」和「人際關係」的發展程序。

  孩子們衝突的處理原則

  儘量理解孩子的感受,安撫孩子的情緒

  比如,孩子們為了爭搶玩具而打鬧,這時家長不要批判孩子,可以和孩子一起深呼吸,或和孩子一起去他喜歡的地方,讓孩子稍作冷靜。

  建立「界線」,明確規矩,幫助孩子成長

  ***1***要堅決、反複製止不恰當的行為。

  平時就給孩子樹立基本規則非常重要,一定要及時向孩子傳遞簡單明確的訊號,任何時候都要遵守,這樣能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禮貌和秩序。

  例如在危險的地方不打鬧、不能隨意碰別人的身體、不能打重要部位如眼睛等。

  ***2***要求犯錯的孩子說「對不起」,並「安慰」對方直到取得對方原諒。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參與這個過程,鼓勵孩子勇於承認錯誤,爭取諒解。如果對方孩子父母也在場,家長可以大方承認自己的錯誤,用身教去告訴孩子,問題是可以解決的,誠懇的道歉可以取得對方原諒。這樣的經驗可以告訴孩子們,通過和諧溝通等其他方式是可以共贏的,但由於不恰當的方法造成彼此傷害,是很大的損失。

  ***3***讓孩子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同時有機會了解怎麼做才正確。

  孩子們發生衝突,大多是爭取權利或表達情緒的行為,如果處理得好還可以一起玩耍,但是表達不當則會變成互相攻擊。不管怎樣,沒有好好思考和溝通就「動手」是錯的,要讓孩子想想下次可以怎麼講出自己的要求,而不是用粗暴的方式。

  如果不是緊急情況,等事情結束後,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回想下之前發生了什麼,家長要將自己的角色定位成朋友而非裁判,幫助孩子一起探索發生了什麼,討論怎麼做可以更好。這樣孩子會更樂於接受家長的意見,並且學習到如何看待和處理事情的方法。


父母該怎樣幫助孩子戒掉網癮
兒童抑鬱症的表現有哪些該怎麼治療
相關知識
孩子又打架了父母該怎麼做
孩子成績不好父母該怎麼教育
孩子遇到危險父母該怎麼樣應對
孩子之間吵架了父母們怎麼處理
孩子有了理想父母該怎麼做
孩子鬧覺作為父母的怎麼辦
孩子鬧情緒的時候父母該怎麼做
父母該怎麼做才能提高孩子的記憶力
孩子看電視上癮父母該怎麼做
指導孩子有效的學習應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