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佛手的栽培管理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佛手柑***C. m. var. sarcodactylis***,或稱佛手,為枸櫞的變種,果實在成熟時各心皮分離,形成細長彎曲的果瓣,狀如手指,故名。通常用作中藥,或因其果形奇特,而作為觀賞植物。

  佛手原產熱帶地區,所以它有五愛和五怕。五:愛溫暖、愛潮溼、愛通風、愛陽光、愛酸性土壤。五怕:怕霜凍、怕乾旱、怕水澇、怕煤煙、怕粘結土壤。要栽培好佛後,就要根據其習性,進行養護。

  佛手苗上盆第一年,如盆土用的是培養土,可以不施肥。第二年開始每半月施一次薄肥。第三年即開始現蕾,暫停施肥。座果後每星期施一次薄肥。佛手整個生長期需肥較多,要看長勢,定量用肥。澆水要根據季節變化而變化。平時可3-5日澆一次水,4-5月氣溫漸高,植株生長加快,需水量增大,應每日澆一次水。夏季炎熱,蒸發量大,則要早晚各澆一次水,還要向葉片噴灑水。氣溫低時,黴雨季節要控制澆水,不使盆內積水。佛手喜陽光,不論哪個季節,都要讓其多晒陽光。佛手不耐寒,清明穀雨後才能出室,晚秋霜降以前入室,室溫保持在8-15度為好,若低於3度就會受到凍害。


佛手

  佛手一般每隔1-2年要換盆一次,宜在早春進行,盆土應換加肥培養土,另加一些蹄片作底肥。春季抽出新梢長至15-20釐米時,應及時摘心,以利於花芽分化。遇有光開花不座果的情況,可於盛花期,搖動佛手枝幹,使弱花抖落,輔以人工疏花,留下座果花。一般子房大而發綠的花朵容易座果。小果有玉米粒大小時,枝上新萌葉芽全部摘去,使養分集中於長果,直到新果座穩,再停止摘芽。

  佛手的整枝修剪,一般在春季出房後進行。可剪除一枯枝、過密枝、病蟲枝等,同時要注意整形。

  佛手主要的病蟲害為紅蜘蛛、蚜蟲、介殼蟲及煤煙病等。

  紅蜘蛛、蚜蟲多發生在溫度高、溼度大、通風不良的環境中,主要危害嫩枝和葉,使枝葉變黃髮枯、脫落。可用800-1000倍50%的敵敵畏液或800-1000倍的亞胺硫磷液噴灑。介殼蟲危害佛手枝、葉、果可用800-1000倍亞胺硫磷液噴灑全株,及在植株根部埋呋喃丹防治。病多發生在蚜蟲密集的枝梢,可用0.2度的波美石合劑或200倍的波爾多液噴灑。

有關紅背桂栽培管理
有關櫻花栽培管理技術
相關知識
有關佛手的栽培管理
佛手的栽培管理是什麼
有關菊花的栽培管理技術
有關薄荷的栽培管理與生長習性特點
有關薄荷的栽培管理與生長習性特點
什麼是有機蔬菜有機蔬菜的栽培管理
有關紅背桂栽培管理
有關球蘭的栽培與管理
有關蘭花的栽培與管理
有關白露蔥的栽培管理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