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美術輔導班課件設計素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美畫活動更離不開兒童的直接經驗,他們的繪畫內容來源於自然,貼近兒童的真實生活,所以我們應注重讓兒童運用自己的感官,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和引導兒童美術的興趣。

  









  引導兒童善於發現生活中的美

  我們首先應該教會兒童觀察,不教會兒童觀察就無法適應千變萬化的世界,就無法進行審美教育,也只有兒童親自觀察事物,掌握物件的主要特徵,才能對它們有一個較完整、生動、形象的瞭解。

  1.培養敏銳的審美感知能力

  ***1***直覺性。兒童對事物的認識,特徵在於對感性經驗的全面依賴。在他們的心目中的事物就是他所看到的、聽到的、接觸到的那個樣子。

  ***2***整體性。兒童對事物的感知是從籠統到分化。兒童的視、知覺一開始把握的材料,是對事物整體的粗略的結構,先認識樹,再進一步認識它是由樹幹、樹枝、樹葉構成的整體。

  ***3***同一性。兒童常常擬人化地觀看世界,把外部的一切都看成和自己一樣具有生命力,認為自己感受到的東西,物也一樣能感受到。美術作為視覺藝術,具有增強感知能力最強有力的手段,通過美術活動可以培養兒童審美器官的靈敏度、活躍性和統攝力,啟用兒童對生命特有形式的感受能力。

  2.培養豐富的審美情感

  在美術活動中,只有滲入大量的情感因素,才能使兒童畫從自然表現步人藝術表現,強烈的情感體驗是引發兒童靈感的動力。因為審美愉悅產生於生命的自我表現,在生命的體驗過程中發生藝術活動,藝術活動的形式和內容必須要充滿活力,帶有適中程度的緊張以獲得生命的動態平衡。利用主客體的對立、矛盾,激發兒童探究的慾望。

  3.發掘與培養兒童的審美創造潛力

  兒童具有表現形象的潛在能力,由於他們年齡小,認識不完整,常常會毫不費力地把區域性的不同特徵不同屬性的事物雜亂地融合在一起,組成新的、非現實的、怪異的現象。他們依靠直覺、瞬問的和真心地感覺表現事物,因而比成人更能接近意象隱喻。1歲半的孩子會 把“小雨”和“麵條”聯絡在一起。3歲的孩子能在無意的色彩塗鴉時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能在觀察了煎蛋的全過程後,用成人意想不到的紫色、橙色、藍色和深色的漸變,畫出一幅奇妙而生動的作品。這種偶然性的成功意味著低兒童童對色彩象徵的理解和應用。

  引導兒童對美術活動有興趣

  就是運用多種教育方法培養兒童的繪畫興趣。無論幹什麼事情首先要對它產生興趣,有了興趣才能希望取得成功,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喚起兒童繪畫的興趣,我結合手工活動激發兒童對繪畫的興趣,兒童除了愛亂塗亂畫,還愛玩一些撕紙、泥、小印章等,每次手工活動時就不難發現兒童手中只要有一塊泥或一張紙,他們就會百玩不厭。

  因此我抓住兒童的這一特點開始培養兒童把所撕成的、捏成的這些作品組合成一幅畫兒貼上在一張畫紙上兒童就可以隨時看到自己的成績,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兒童之間可以互相欣賞、互相學習,還可以在兒童原有的作品上引導兒童添畫其它的內容,利用多種工具豐富畫面如:用蘸、滾、印等方法使作品更有個性。

猜你喜歡:

兒童美術輔導班課件設計素材
孩子產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是什麼
相關知識
兒童美術輔導班課件設計素材
兒童美術輔導班課件設計素材
兒童美術圖畫優秀的作品素材
兒童美術作品集封面設計_兒童美術封面設計圖片
兒童美術繪畫簡單的作品素材
兒童美術繪畫簡單的作品素材
兒童美術繪畫精選的圖片素材
兒童美術繪畫精選的圖片素材
兒童圖書簡單的插圖設計素材
中職美術多媒體教學設計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