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廳領導會議講話稿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4日

  科技局,原稱科委,屬政府職能部門,為行政編制,在國家級就是科技部,省級叫科技廳,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一:在全省科技入園現場推進會上的講話

  同志們:

  今天,我們專門召開全省科技入園現場推進會,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省委十三屆十二次全會精神,總結交流典型經驗,深入推進科技入園工作,為全省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培育新動力。

  前幾天,我和謝茹同志分別聽取了科技入園工作的彙報。昨天下午和今天上午,與會代表實地參觀了南昌和九江市的科技園區、孵化器;剛才,九江市市長林彬楊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省科技廳黨組書記郭學勤通報了全省科技入園工作情況,省科技廳廳長洪三國宣讀了科技入園先進集體和個人表彰通報;九江市副市長廖奇志、萍鄉市副市長歐陽清新和南昌市政府副祕書長、辦公廳主任黃小華,以及九江恆盛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生產力促進中心董事長徐風、南昌大學科技園生產力促進中心主任喻志標分別介紹了經驗做法,各地要認真學習借鑑;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長梅建平同志作了很好的講話,指導性、針對性和操作性都很強,請大家深入領會、抓好落實。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成效明顯,科技入園成為在全國科技工作中的江西品牌

  近年來,全省科技部門深入貫徹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對科技創新提出的新要求,深入推進科技入園工作,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有力支撐,受到了園區、企業和基層的一致好評,得到了國務院領導的充分肯定,並逐步成為了全國科技工作的“江西品牌”。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促進了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堅持把培育創新型產業叢集作為科技入園的重要任務,加強產業創新發展引導,搭建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壯大。20xx年以來,我省新增國家高新區4個,總數達到7個、位列全國第6;新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10個,總數達到27個、位列全國第1。今年前三季度,全省高新技術產業實現增加值1261.47億元,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25.1%,其中大部分高新技術產業的生產企業集中在園區。據統計,目前入駐園區工業產值佔全省工業產值的70%以上。

  二是推動了園區企業培育壯大。持續拓展科技入園服務內容,全面推進科技機構、政策、專案、服務、人才、金融、智慧財產權“七入園”工程,幫助園區企業解決科技需求,推動企業技術創新和轉型升級。目前,各地生產力促進中心每年服務企業3.3萬餘家,為園區企業提供技術服務7.4萬餘次,幫助引進各類科技人才5800餘人,匯入技術1600餘項。今年前三季度,為園區企業增加銷售額402.08億元,增加利稅66.57億元,分別增長39.02%和34.29%。

  三是增強了科技進步綜合實力。始終以科技入園為抓手,不斷加強創新平臺建設、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企業科技創新等工作,全省科技進步綜合實力穩步上升。去年,我省申請和授權專利增幅分別位居全國第4位、第3位,專利綜合實力排名在全國位次前移了3位。今年,依託江中集團和青峰藥業,成功獲批2個國家企業重點實驗室。

  四是健全了基層科技服務體系。通過推進科技入園,基層科技部門直接為園區企業提供政策諮詢、資訊服務、技術推廣、專利轉化、金融支援等服務,推動企業與省內外高校、科研院所聯合開展技術攻關及新產品研發,逐步建立了產學研相結合的機制,基層科技服務體系不斷健全。目前,生產力促進中心已覆蓋全省11個設區市及全部工業園區;建有各類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21家,其中國家級8家,在孵企業1099家;組建企業協同創新體33個。

  實踐證明,科技入園有利於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解決科技發展與經濟增長“兩張皮”問題;有利於園區企業增強創新能力,提升園區發展質量;有利於基層科技部門轉變服務職能,更好地服務當地經濟發展。這些成績的取得,凝聚了全省科技戰線的辛勤汗水和智慧力量。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在座各位並通過你們,向全體科技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

  二、認清形勢,增強推進科技入園工作的責任擔當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並把創新發展擺在首位,強調要發揮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的引領作用,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今年初,黨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中發〔20xx〕8號,明確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創新驅動的總體思路、主要目標、工作任務和政策措施。我們要從戰略和全域性的高度,把推進科技入園作為創新驅動的一項重大任務抓緊抓好,抓出更大成效。

  從全球看,科技創新是時代要求。當前,新一輪資訊科技、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廣泛滲透,帶動幾乎所有領域發生了以綠色、智慧、泛在為特徵的群體性技術革命。世界發達國家都在尋找科技創新的突破口,搶佔未來經濟科技發展的先機。比如,圍繞重塑高階製造業方面的優勢,美國深入實施“再工業化”戰略;德國推出“工業4.0”戰略,以智慧製造推動第四次工業革命。深刻指出,“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佔領先機、贏得優勢”。我們必須緊緊抓住和用好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大力推進科技入園,在科技創新上尋求新突破,為加快發展拓展新空間。

  從全國看,科技創新是形勢所迫。經過多年發展,我國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但經濟結構不合理、區域發展不平衡、資源環境剛性約束加劇等矛盾愈加凸顯。當前,推動經濟爬坡邁坎,加快轉型升級,實現更高質量、更好效益、更可持續的發展,唯有依靠科技創新。這次我省黨政代表團到上海、江蘇學習考察,就深刻感受到科技創新已成為發展主動力。比如,上海市提出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很多代表國家一流水平的重大科技專案和重大創新平臺都集中在園區。江蘇省整合推進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蘇南8個國家級高新區及蘇州工業園區以佔全省0.6%的土地面積,創造了全省13%的經濟總量、25%的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和36%的出口額。因此,我們必須學習借鑑發達地區先進經驗和成功做法,堅持不懈推進科技入園,在新一輪區域競爭中贏得主動、搶得先機。

  從我省看,科技創新是發展所需。近年來,全省上下認真貫徹落實“發展升級、小康提速、綠色崛起、實幹興贛”十六字方針,真抓實幹、開拓創新,主要經濟指標增速繼續高於全國平均水平,部分經濟指標增速繼續在中部地區處於領先地位。今年前三季度,全省GDP增長9.2%,高於全國平均水平2.3個百分點。1-11月,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1%,高於全國平均水平5.9個百分點;財政總收入增長13.5%,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5.8%,高於全國平均水平6.5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3%,高於全國平均水平3.2個百分點。但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省創新平臺數量少、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弱、科研成果轉化水平低,呈現“前端太散、中端較弱、後端不實”的特點,創新對產業發展升級的支撐能力不強,全社會研發投入不足。比如,20xx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展了研發活動的企業僅佔11.45%,也就是100家規上企業有89家未開展研發活動;我省全社會研發投入與全國平均水平有較大差距,在中部地區僅與山西相當,約為湖北的1/3,湖南、安徽、河南的1/2。當前,我省正面臨加快發展和轉型升級的雙重任務、雙重壓力。推進江西發展升級,根本靠改革,關鍵靠創新。我們要圍繞推進創新型省份建設,深入實施“創新驅動5511工程”,加快科技入園步伐,努力把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促進發展升級的現實力量。

  三、多措並舉,推動全省科技入園工作再創新業績

  推進科技入園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把握關鍵,強化措施,統籌推進,圍繞“重點、難點、支點”,積極抓住重點、主攻難點、做強支點,促進創新成果與經濟緊密對接,全面提升我省創新能力和綜合競爭力。

  一是抓住重點,提升園區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企業是園區的主體,也是經濟發展的主體。一直以來,我省大力推進工業向園區集中,大多數企業已入駐園區。抓科技入園,就必須抓住企業技術創新這個著力點,才能全面提升園區的發展質量和水平,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一要支援企業建立研發機構。只有企業建立起真正的研發機構,企業自主創新才有動力源泉。各地要以園區企業為重點,在引領全省產業技術升級和發展方式轉變的關鍵領域,鼓勵和支援企業自建或與大學、院所共建企業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加強自有創新能力建設。二要鼓勵企業打造知名品牌。名牌是無形資產,是企業信譽、素質、水平、質量的綜合體現。要結合科技入園工作,篩選一批優勢企業、優質產品,加強政策扶持,實施重點培育,充分調動企業爭創品牌的參與意識和主體意識。要堅持以品牌為龍頭、以資本為紐帶,加大品牌產品宣傳和保護力度,積極引導各類生產要素向名牌企業聚集,發展壯大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名牌企業。三要引導企業提升標準化水平。企業的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都離不開標準化,脫離了標準化的創新是不成熟不健全的創新,它的生命力是短暫的,是標準化造就了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新業態的出臺和問世。要支援企業大力推進產品認證和管理體系認證工作,實現標準化生產、規範化管理、程式化操作,促進技術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國際化,掌握行業話語權,增強企業競爭力。四要推動企業開展服務型製造。要加快製造與服務的協同發展,推動商業模式創新和業態創新,促進生產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轉變。引導和支援有條件的企業由提供裝置向提供系統整合總承包服務轉變,由提供產品向提供整體解決方案轉變。鼓勵製造企業以增加服務環節投入、再造業務流程等形式培育新的業務形態與商業模式,發展個性化定製服務、網路精準營銷、全生命週期管理、整體解決方案等商業模式。鼓勵優勢製造企業“裂變”專業優勢,通過業務流程再造,面向行業提供社會化、專業化服務。

  二是主攻難點,增強園區產業集聚叢集能力。園區的關鍵是產業集聚,形成一批產業鏈和產業叢集,這也是難點和著力點,更是園區有無競爭力、輻射力和帶動力的體現。去年,全省規劃了60個重點工業產業叢集,基本上都分佈在園區。我們要結合“十三五”創新驅動規劃實施,瞄準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培育創新型產業叢集。一要強化對園區產業的創新引導。堅持“一產一策”,研究編制產業創新規劃和行動方案,確定產業技術發展路徑和技術方向,重點扶持一批“專精特新”企業,組織開展上下游、關聯產業叢集之間創新資源對接,培育壯大新一代資訊科技、生物醫藥、新型光電、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航空和先進裝備製造等新興產業,實現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倍增。二要實施重大科技專案。整合資源,精準發力,整合各類創新要素,構建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實施一批重大科技專項,力爭在航空和先進裝備製造、電子資訊和新型光電、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現代農業、生態環保等領域,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和轉化的重大突破。三要促進資訊化和工業化“兩化”深度融合。落實“網際網路+”行動計劃,以石化、鋼鐵、有色、食品、建材、紡織等為重點,實施傳統產業技術裝備改造升級行動,全面提高產品技術、工藝裝備、能效環保等水平。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雲端計算、大資料、物聯網等在生產性服務業的應用,鼓勵企業開展科技創新、產品創新、管理創新、市場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引領產業向價值鏈高階提升。四要開展核心技術集中攻關。支援科研院所和高等學校加強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技術創新平臺建設,鼓勵以企業為主體,聯合高校和科研院所組建一批協同創新體、產業創新聯盟,承擔國家和省重大科技專案,突破一批產業關鍵、核心和共性技術,形成一批極具市場競爭力的產品。

  三是做強支點,完善園區公共科技服務能力。深入推進科技機構、政策、專案、服務、人才、金融、智慧財產權“七入園”,形成推進科技創新的強大動力。一要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開展。進一步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全面推動“創業創新28條”政策的落地生效,完善創新創業服務模式,強化技術支撐和投融資保障。加快推動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等新模式、新業態發展,促進創新創意與市場需求和社會資本有效對接,優化勞動、資訊、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等資源的配置方式,推動創業創新活動加速發展。二要加快發展園區科技服務機構。在現有生產力促進中心入駐的基礎上,重點引進和扶持一批研發設計、技術交易、智慧財產權等各類科技服務機構,推動向服務專業化、功能社會化、組織網路化、執行規範化方向發展,實現服務內容覆蓋園區所有科研需求。同時,建立全省科技基礎設施、大型科研儀器和專利資訊資源向全社會開放的長效機制,實現面向園區企業的科技資源共享。三要強化創業孵化服務。要利用園區現有的廠房和場地,因地制宜,大力發展創新工場等新型孵化器,推進專業的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引導和鼓勵各類創業孵化器與天使投資、創業投資相結合,完善投融資模式,加快培育一批中小科技型企業。四要構建激勵創新的體制機制。建立高層次人才引進“綠色通道”機制,大力引進創新人才特別是掌握關鍵技術、能帶動產業發展的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破除人才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促進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創新人才到園區領辦、創辦科技型中小企業。充分利用現有“科貸通”、省科技擔保公司等平臺,探索投貸結合的融資模式,完善投融資擔保機制,破解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建立健全智慧財產權侵權查處快速反應機制,實施智慧財產權綜合行政執法,增強市場主體創新動力。

  四、上下齊心,凝聚各方力量形成推進合力

  推進科技入園,加快創新發展,關鍵靠實幹。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加強領導,密切配合,彙集合力,為科技入園工作創造良好條件。

  一要加大科技投入。各級政府要把科技入園作為創新發展的重要抓手,切實加大資金投入、政策支援和條件保障力度,確保市、縣財政科技投入佔財政支出的比例達到2%以上。要建立科技、財政、發改等部門協同機制,推動科技資源、科技資金、科技專案向園區聚集。要通過面對面指導、點對點服務,全面落實各項支援企業科技創新的政策,增強企業創新意識,引導企業加大科技投入,激發創新活力,增強綜合實力。

  二要加強政策整合。要加強科技、經濟、社會等方面的政策、規劃、改革舉措的統籌協調和有效銜接,讓各項政策措施發揮倍數效應。要優化整合各部門管理的科技計劃,對定位不清、重複交叉、實施績效不好的科技計劃進行撤、並、轉,提升科技計劃實施質量。要健全政策調查和評價制度,廣泛聽取企業意見,定期對政策落實情況進行跟蹤分析,並及時調整完善。

  三要弘揚創新文化。要在園區大力弘揚創新精神,加強對重大科技成果、典型創新創業人物和企業的宣傳,不斷強化尊重創造的價值取向,積極營造崇尚創新的濃厚氛圍,努力使創新文化成為我省科技入園、創新發展的強大精神力量。

  同志們,科技引領未來,創新驅動發展。我們要堅定不移地推進科技入園工作,為加快創新型省份建設,實現“提前翻番、同步小康”總目標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勞動保障工作會議領導講話
表彰大會發言稿範文
相關知識
科技廳領導會議講話稿
郵政領導會議講話稿
企業領導會議講話稿
客運公司領導會議講話稿
集團公司領導會議講話稿
領導會議講話稿
法務部領導會議講話稿
環保協會領導會議講話稿
郵政領導會議講話稿***3***
人社局領導會議講話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