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死的治療方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腦梗死是缺血性卒中的總稱,包括腦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腦栓塞等。那麼,下面就由小編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腦梗死的應對措施和知識

  1、

  1.2、保持安靜

  急性期需臥床休息,以後根據病情逐漸恢復活動。當患者煩躁不安或頻繁抽搐時,應適當給予鎮靜治療。要嚴密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必要時進行重症監護。

  1.2、保持呼吸道通暢,改善腦組織缺氧

  腦梗死患者還常常伴有意識障礙,呼吸道的分泌物增加,甚至出現誤吸嘔吐物的情況發生,所以要適當的改變頭的位置,來幫助患者呼吸正常。

  對於嚴重呼吸苦難者,應儘早採用氣管切開術,這是搶救成功的關鍵,但是應充分考慮到氣管切開後併發症。

  1.3、保持充分的營養,維持水、電解質、酸鹼平衡。對於昏迷患者病後24一48小時後仍不能進食者,應進行鼻飼,保證足夠的熱量。適當的補充電解質,靜脈補液遵循“量出為人”的原則。在急性期禁止靜脈輸注高糖,以免加重腦損害。

  1.4、防治原伴發病

  腦梗死常伴有高血壓病、冠心病、糖尿病等其他臟器疾病,在治療腦梗死的同時,應充分考慮到其他原伴發病的治療,並考慮到兩者治療上的相互影響。

  2、腦梗死是什麼

  腦梗死是缺血性卒中的總稱,包括腦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腦栓塞等,約佔全部腦卒中的70%,是腦血液供應障礙引起腦部病變。 腦梗死是由於腦組織區域性供血動脈血流的突然減少或停止,造成該血管供血區的腦組織缺血、缺氧導致腦組織壞死、軟化,並伴有相應部位的臨床症狀和體徵,如偏癱、失語等神經功能缺失的症候。腦梗死發病24~48h後,腦CT掃描可見相應部位的低密度灶,邊界欠清晰,可有一定的佔位效應。

  3、腦梗死的病理病因

  腦血管病是神經科最常見的疾病,病因複雜,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一般根據常規把腦血管病按病因分類分為血管壁病變,血液成分改變和血流動力學改變。

  另外,臨床上許多人即使具備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卻未發生腦血管病,而一些不具備腦血管病危險因素的人卻發生腦血管病,說明腦血管病的發生可能還與其他因素有關,如遺傳因素和不良嗜好等。

  腦梗死的食療方法

  1、葡萄汁、芹菜汁各1份,溫開水服用,每天2-3次。20天為一療程。使用於中風、高血壓病人。

  2、葵花子,早晚1把,剝殼食仁,同時配服芹菜汁半杯,連服30天。適用於中風、高血壓的病人。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3、清蘿蔔汁,每天30毫克,日2次,連用10天。適用於伴有血壓增高的中風病人。

  4、白木耳或黑木耳30克,清水浸泡一夜,於飯鍋上蒸1-2小時,加入適量的冰糖。於睡前服用,對中風高血壓、眼底出血、血管硬化、冠心病均有治療作用。

  5、綠豆100克,海帶50克,加水煮爛,放入冰糖後,適量服用。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6、白菊花適量,用開水浸泡,常服用有降血脂和降血壓的作用。

  7、花生米適量,加醋泡7天后,每天早晚各服花生米10粒,有一定降血壓作用。

  8、香蕉2只,去皮,加冰糖適量,隔水蒸。每日2次,連服數日。對中風伴有便祕者有顯著療效。

  9、冬瓜100克,煮熟取汁服。對中風伴有血糖高,或有水腫者有好處。

  腦梗死的預防護理

  1、對於高血壓患者,應將血壓控制在一個合理水平。因為血壓過高,易使腦內微血管瘤及粥樣硬化的小動脈破裂出血;而血壓過低,腦供血不全,微迴圈淤滯時,易形成腦梗死。所以應防止引起血壓急驟降低,腦血流緩慢,血黏度增加,以及血凝固性增高的各種因素。

  2、積極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3、講究精神心理衛生,許多腦梗死的發作,都與情緒激動有關。

  4、注意改變不良生活習慣,適度的體育活動有益健康。避免不良嗜好如吸菸、酗酒、暴飲、暴食。要以低脂肪低熱量,低鹽飲食為主,並要有足夠優質的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及微量元素。飲食過飽不利於健康,黴變的食品、鹹魚、冷食品,均不符合食品衛生的要求,要禁食。

  5、當氣溫驟變,氣壓、溫度明顯變化時,由於中老年人特別是體弱多病者,多半不適應而患病,尤其是嚴寒和盛夏時老年人適應能力差,免疫能力降低,發病率及死亡率均比平時高,所以要特別小心。

懷孕了吃什麼零食
腦梗死的治療方法
相關知識
腦梗死的治療方法
腦梗死的治療方法
急性腦梗塞的治療方法
腦梗塞的治療方法
老人腦梗塞的治療方法及護理措施
腦梗塞是如何形成的腦梗塞的治療方法
腦梗塞的治療方法有哪些_腦梗塞怎麼辦
腦梗塞有什麼後遺症_腦梗塞的食療方法有哪些
腦中風的治療方法
腦溢血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