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路線發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9日

  編者按:絲綢之路的基本走向形成於公元前後的兩漢時期。它東面的起點是長安***今西安***,經隴西或固原西行至金城***今蘭州***,然後通過河西走廊的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出玉門關或陽關,穿過白龍堆到羅布泊地區的樓蘭。

  

  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於漢武帝之時。從中國出發,向西航行的南海航線,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主線。與此同時,還有一條由中國向東到達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的東海航線,它在海上絲綢之路中佔次要的地位。關於漢代絲綢之路的南海航線,《漢書·地理志》記載漢武帝派遣的使者和應募的商人出海貿易的航程說:自日南***今越南中部***或徐聞***今屬廣東***、合浦***今屬廣西***乘船出海,順中南半島東岸南行,經五個月抵達湄公河三角洲的都元***今越南南部的迪石***。復沿中南半島的西岸北行,經四個月航抵湄南河口的邑盧***今泰國之佛統***。自此南下沿馬來半島東岸,經二十餘日駛抵湛離***今泰國之巴蜀***,在此棄船登岸,橫越地峽,步行十餘日,抵達夫首都盧***今緬甸之丹那沙林***。再登船向西航行於印度洋,經兩個多月到達黃支國***今印度東南海岸之康契普臘姆***。回國時,由黃支南下至已不程國***今斯里蘭卡***,然後向東直航,經八個月駛抵馬六甲海峽,泊於皮宗***今新加坡西面之皮散島***,最後再航行兩個多月,由皮宗駛達日南郡的象林縣境***治所在今越南維川縣南的茶蕎***。

  絲綢之路是個形象而且貼切的名字。在古代世界,只有中國是最早開始種桑、養蠶、生產絲織品的國家。近年中國各地的考古發現表明:自商、周至戰國時期,絲綢的生產技術已經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中國的絲織品迄今仍是中國奉獻給世界人民的最重要產品之一,它流傳廣遠,涵蓋了中國人民對世界文明的種種貢獻。因此,多少年來,有不少研究者想給這條道路起另外一個名字,如“玉之路”、“寶石之路”、“佛教之路”、“陶瓷之路”等等, 但是,都只能反映絲綢之路的某個區域性,而終究不能取代“絲綢之路”這個名字。

  絲綢之路的基本走向形成於公元前後的兩漢時期。它東面的起點是長安***今西安***,經隴西或固原西行至金城***今蘭州***,然後通過河西走廊的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出玉門關或陽關,穿過白龍堆到羅布泊地區的樓蘭。漢代西域分南道北道,南北兩道的分岔點就在樓蘭。北道西行,經渠犁***今庫爾勒***、龜茲***今庫車***、姑墨***今阿克蘇***至疏勒***今喀什***。南道自鄯善***今若羌***,經且末、精絕***今民豐尼雅遺址***、于闐***今和田***、皮山、莎車至疏勒。從疏勒西行,越蔥嶺***今帕米爾***至大宛***今費爾干納***。由此西行可至大夏***在今阿富汗***、粟特***在今烏茲別克***、安息***今伊朗***,最遠到達大秦***羅馬帝國東部***的犁靬***又作黎軒,在埃及的亞歷山大城***。另外一條道路是,從皮山西南行,越懸渡***今巴基斯坦達麗爾***,經罽賓***今阿富汗喀布林***、烏弋山離***今錫斯坦***,西南行至條支***在今波斯灣頭***。如果從罽賓向南行,至印度河口***今巴基斯坦的卡拉奇***,轉海路也可以到達波斯和羅馬等地。這是自漢武帝時張騫兩次出使西域以後形成的絲綢之路的基本幹道,換句話說,狹義的絲綢之路指的就是上述這條道路。

  絲綢之路的分支:絲綢之路,在新疆按其路線分為南、中、北三道。1877年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F. von Richthofen***命名。不過他所指的是“從公元前114年到公元127年,中國於河間地區以及中國與印度之間,以絲綢貿易為媒介的這條西域交通路線”。所謂西域則泛指古玉門關和古陽關以西至地中海沿岸的廣大地區。

  後來,史學家把溝通中西方的商路統稱絲綢之路。因其上下跨越歷史2000多年,涉及陸路與海路,所以按歷史劃分為先秦、漢唐、宋元、明清4個時期,按線路有陸上絲路與海上絲路之別。陸上絲路因地理走向不一,又分為“北方絲路”與“南方絲路”。陸上絲路所經地區的地理景觀差異很大,人們又把它細分為“草原森林絲路”、“高山峽谷絲路”和“沙漠綠洲絲路”。

  絲綢是古代中國沿商路輸出的代表性商品,而作為交換的主要回頭商品,也被用作絲路的別稱,如“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寶之路”和“香料之路”。隋唐年代***5***~896年***絲路空前繁榮,胡商雲集京師長安,定居者數以萬計。唐中葉戰亂非常頻繁,絲路被阻,規模遠不如前,海上絲路逐漸取而代之。

  北方陸上絲路指由黃河中下游通達西域的商路,包括草原森林絲路、沙漠綠洲絲路。前者存在於先秦時期,後者繁榮於漢唐。沙漠綠洲絲路延續千餘年,沿線文物遺存多,是絲路的主幹道。草原森林絲路從黃河中游北上,穿蒙古高原,越西伯利亞平原南部至中亞分兩支,一支西南行達波斯轉西行,另一支西行翻拉爾山越伏爾加河抵黑海濱。兩路在西亞輻合抵地中海沿岸國家。沙漠綠洲絲路是北方絲路的主幹道,全長7000多公里,分東、中、西3段。東段自長安至敦煌,較之中西段相對穩定,但洛陽、長安以西又分3線。

關於中秋節的來歷中英文對照
絲綢之路路線發展
相關知識
絲綢之路路線發展
絲綢之路路線發展
初二人教版歷史探尋絲綢之路教案
用英語說中國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傳奇觀後感
新絲綢之路經濟帶
絲綢之路經濟帶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絲綢之路教學設計
絲綢之路的資料
絲綢之路的開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