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大暑船習俗傳說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8日

  送大暑船是浙江地區的一個習俗,關於這個習俗有什麼傳說故事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希望大家喜歡。

  送大暑船傳說

  雖說大暑船的由來是伴隨著五位“瘟神”的傳說,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傳說也在逐漸發生著變化,五位“瘟神”也成了“五聖”,民間也流傳著許多關於“五聖”在海上幫助漁民解除險情、送水送糧的傳說。

  傳得最廣的一個說法是這樣的:五聖分別姓張、劉、趙、史、鍾,生前同科中進士,結果最後卻被皇帝冤殺,死後冤魂不散,常要作祟,皇帝便封他們為五方行災使者,民間稱作“五聖”。由於五聖被視作凶神,人們既要供奉它,又要送走它,故此才誕生了“送大暑船”這一形式。

  送大暑船由來

  送大暑船的這一民間習俗那是由來已久。在清朝同治年間,葭址一帶常有病疫流行,尤其是到了大暑時期更加地厲害。當地的居民認為是五位瘟神所致,於是,便在江邊建起了一座五聖廟,時常進行祈求許願,希望祛病消災。而由於葭芷處於椒江口附近,沿岸的漁民也是特別的多,為了祈求出海捕魚平安,漁民便決定在大暑這一天集體供奉他們,並將載有供品的船隻送至椒江口外。這也就是今天的“漁休節”送大暑船習俗的由來。對於當地漁民來說,這個習俗也許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

  送大暑船活動介紹

  送“大暑船”活動整個組織工作歷來都是由當地德高望重的老人牽頭並分工負責進行。大暑節前一天的主要活動是“迎聖”,所謂“迎聖”,就是迎聖隊伍從五聖廟出發,邊敲鑼打鼓放鞭炮,邊去當地本保廟、鄉主廟、揚府廟分別請出所供奉的本保爺、鄉主爺、楊府爺這3位神爺的牌位,用小轎抬回到五聖廟,這就是“迎聖”。

  “大暑船”與普通漁船中的大捕船差不多大小,長約15米,寬約3米餘,船內設有神龕、香案,載著豬、羊、雞、魚、蝦、米、酒等食品,水缸、缸灶、火刀、桌、椅、床、榻、枕頭、棉被等生活用品一應俱全,以備供奉。“大暑船”船身通體呈蘭色,上頭紅色的花紋特別引人注目。

  到了大暑節那一天,先由十幾個青壯年人將飄紅掛綠的大暑船從五聖廟抬往江邊,隨後,參加廟會的全體隊伍便計算著時間從五聖廟出發了,他們沿葭沚主要街道逶迤而行,最後來到江畔。此時一般正是潮水漲滿的時刻,至大暑船被拖出椒江口外白沙洋時,正好開始退潮,藉助著潮水的力量,大暑船順江而下,越漂越遠,也帶走了人們美好的祝願。

  而後,沿線的漁民們又進行了相關的娛樂、慶賀節目,包括走高蹺、舞龍、抬閣等。活動一直持續到中午退潮時,中午12點左右歡樂的人群才漸漸散去。
 

怎麼送大暑船
送大暑船習俗傳說
相關知識
送大暑船習俗傳說
送大暑船習俗傳說
送大暑船習俗介紹
送大暑船習俗介紹
為什麼大暑節氣要送大暑船的習俗
簡短的春節習俗傳說故事
春節習俗傳說故事
大暑的習俗
大暑的習俗有什麼
大暑節氣為什麼要送大暑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