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振興領導講話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質量振興是發展地方經濟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根本途徑,是堅持以人為本、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世界經濟發展歷史證明:經濟越發展,質量振興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就越大。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一:

  同志們:

  這次全縣推進質量振興工作會議是縣政府決定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會議的主要目的是全面貫徹落實省、市推進質量振興工作會議精神,安排部署今年各項工作的主要任務。剛才,縣質監局局長王宇林同志就2010年全縣質量興縣暨產品質量工作進行了全面總結,對今年全縣質量振興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見,我完全同意,請各鄉鎮、各成員單位對照剛才簽訂的質量振興目標責任書相關要求認真抓好落實。下面,我再講幾點意見,供大家參考。

  一、統一思想認識,切實增強推進質量振興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質量問題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事關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1996年12月國務院頒佈《質量振興綱要》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各鄉鎮、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全縣上下廣泛開展了質量興縣活動,初步建立了“政府領導、部門監管、企業為主、社會廣泛參與”的質量工作機制,形成了全社會重視質

  量、關注質量的良好氛圍,全縣產品質量、工程質量、環境質量和服務質量水平普遍提高,有效促進了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一是產品質量穩步提高。2010年產品質量抽檢合格率達到87.6%,比質量興縣活動開展之初提高了2.8個百分點。二是環境質量得到改善。加大了汙染物減排力度,提高了環境質量水平。截止目前,削減化學需氧量490.97噸,二氧化硫3.21噸。三是服務質量顯著提升。郵政、電訊、銀行、賓館、旅遊、商場等一大批服務企業積極推行ISO9001標準,共取得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10張,服務業標準化水平不斷提高。四是名牌工作成績顯著。獲得甘肅名牌產品4個,甘肅省著名商標10件,名牌優勢產品和企業已經成為拉動全縣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同時我們在標準化、計量等基礎工作,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監管方面,科技創新和技術轉化,節能減排和優化經濟結構,健全推進質量工作的體制機制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明顯進展。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全縣質量振興工作中仍然存在著許多不容忽視的困難和問題,突出表現在:一是企業質量安全意識和主體責任意識還比較淡薄,自主創新能力差,高科技、高附加值產品比較少;二是缺少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名牌產品,名牌產品開發、儲備數量不足;三是行業標準化程度低,標準化體系建設不完善;四是質量管理水平不高,涉及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質量安全隱患依然存在;五是環境質量有待進一步改善;六是視窗單位和公共服務領域服務意識不強、質量不高。

  對於這些問題,各鄉鎮、各有關部門一定要高度重視,認真研究,不斷加以解決。

  今年5月16日,市政府專門召開了全市推進質量振興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常正國市長就如何做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質量振興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這充分表明,市委、市政府已把推進質量振興工作擺在了戰略的高度來抓,反映了全市經濟工作的指導思想從重視速度效益到重視質量效益的重大轉變。各鄉鎮、各成員單位要充分認識推進質量振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實增強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不斷以質量振興促進全縣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

  第一,推進質量振興,是實現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根本要求。質量涉及大眾,關係民生。質量水平是經濟、科技、管理水平和競爭力的綜合反映,關乎到發展大局。溫家寶指出:“要全面提升產品質量,引導企業以品牌、標準、服務和效益為重點,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強化社會責任;要切實加強市場監管和誠信體系建設,努力把產品質量提高到新水平。”抓好質量工作就是落實科學發展、和諧發展、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政治要求,就是維護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一項重要工作,我們一定要牢記“質量無小事”,切實把質量振興工作放到關乎全縣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的戰略高度,進一步認清和把握新形勢下質量工作的新任務、新要求,努力使質量工作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形勢要求相一致、相統一。

  第二,推進質量振興,是推動全縣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途徑。促進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就是要不斷提高科技含量和質量。目前,我縣無論是城市經濟,還是農村經濟,都仍處於比較粗放和低層次水平,有品牌無市場,有數量無質量,有產品無商品的問題仍然十分突出。第一產業中,農業產業化、標準化還處於起步階段,知名品牌的農產品還未形成產業優勢,綠色、無公害農產品所佔比例不高;第二產業中,工業企業普遍存在能耗與效益、投入與產出不協調的問題,缺少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名牌產品;第三產業中,商品流通領域的農資、建材、藥品、食品等假冒偽劣的問題屢禁不止,損害消費者權益的問題時有發生。這些問題的存在都迫切要求我們將經濟工作的重點轉移到推進發展方式轉變、提高經濟執行的質量和效益上來,通過紮紮實實抓規範、抓標準、抓質量、抓品牌,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第三,推進質量振興,是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的有效手段。質量問題滲透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環節,無處不在。在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地區間競相發展的新形勢下,對一個地區、一個行業、一個企業來說,質量就是形象,質量就是品牌,質量就是良好的投資環境。開展質量振興活動,不斷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信用環境、消費環境和人文環境,對於提升我縣對外形象、擴大開放開發,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們一定要從全域性和戰略的高度,以質量塑造新形象,用質量打造新優勢,靠質量促進新發展。

  二、明確工作重點,紮實推進質量振興各項任務全面落實 最近,縣政府在認真總結近年來全縣開展質量興縣活動的基礎上,制定出臺了《關於推進質量振興的意見》,進一步細化了質量振興各項任務措施,目的就是要認真落實推進質量振興的各項工作任務,為全縣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提供有效保障。

  根據全市推進質量振興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結合我縣實際,今後五年全縣推進質量振興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緊緊圍繞提高發展質量,促進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全面提升產品質量、工程質量、服務質量和環境質量的整體水平;強化標準化、計量等質量技術基礎工作,鼓勵引導企業自主創新,不斷提升主導產品、優勢產品、重點產品質量檔次,增強全縣經濟發展的競爭能力、經濟效益和綜合實力;構建政府引導、部門協作、企業為主、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強化質量管理,夯實工作基礎,全面提高總體質量水平,切實發揮質量工作在全縣發展迴圈經濟、構建和諧社會中的重要保障和推進作用。

  全縣推進質量振興的總體目標是:到2015年,全縣質量水平要實現“四個顯著提升”。一是產品質量水平顯著提升。力爭產品質量可比性跟蹤監督抽查合格率達到90%以上;關係健康安全的產品全部納入生產許可或國家強制性認證範圍;爭創國家名牌產品1個,省級名牌產品3個。二是工程質量水平顯著提升。竣工工程質量和安全衛生指標全部達到國家標準或規範要求,大中型工程建設專案一次驗收合格率達到100%,其他工程建設專案一次驗收合格率達到90%以上。爭創國家“魯班獎”優質工程1項,省建築工程“飛天獎”優質工程2項。農村公路、節水改造工程質量合格率達到100%,大型工程綜合優良率達到75%以上。三是環境質量水平顯著提升。全面實施環境標準,努力改善環境質量,加大汙染整治力度,有效控制汙染物總量,提高生態環境質量。對空氣、水源、噪聲實行達標控制,對城市垃圾實行分類處理,基本實現城市垃圾處理的無害化和初級產業化;建立完善與全縣迴圈經濟發展和節約型社會建設相適應的標準體系。四是服務質量水平顯著提升。交通、旅遊、通訊、商貿、衛生以及金融、保險、房地產、資訊諮詢等主要服務行業基本建立服務質量體系,實現標準化、規範化服務,重點服務業貫徹實施《質量管理體系業績改進指南》國家標準,使質量誠信普遍提升,使用者和消費者滿意度指數達到全國平均水平以上。

  圍繞以上思路和目標,在實際工作中,要突出抓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全面推進質量振興。推進質量振興,抓質量基礎工作是關鍵。一要抓規劃。各鄉鎮、各成員單位要結合國家和甘肅省出臺的對貧困地區的扶持政策,圍繞隴西經濟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的區域發展戰略、發展思路、發展佈局,謀劃好隴西質量發展的目標、任務和措施,結合縣上工作實際,突出工作重點和亮點,有規劃、有步驟、有重點地推進質量振興工作。二要抓引導。要發揮典型示範帶動作用,結合當地資源優勢和產業佈局,

  建立示範行業和示範企業,發揮先進典型的引領和帶動作用;要引導企業建立並實行質量評價、考核和把關體系,使企業積極、自覺地開展全面質量管理,運用先進管理模式提高生產質量和經營水平。三要抓科技。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提高質量的核心和關鍵。要增加科技的投入,支援和鼓勵企業科技創新,引進、消化科技成果,積極採用國際國外先進標準,提高產品質量。四要抓誠信。要強化“失信受罰”的風險意識,探索建立質量信用“黑名單”制度,及時釋出產品質量信用記錄,公佈嚴重失信企業名單,利用市場機制和法律手段懲戒質量失信行為,培育“誠實守信”的質量文化。加快推進質量信用等級評定工作,構建質量信用體系的基本框架和執行機制,打造誠實守信的經濟發展環境。五要抓服務。要強化政府在質量工作中的服務職能,針對質量振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各成員單位要深入企業,調查研究,做好現場服務和跟蹤服務,切實為企業解決質量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困難和問題。

  二是要紮實開展質量興業。各行業主管部門要對本行業質量發展負總責,堅持從源頭抓質量,促進產品、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促進行業整體競爭力的提高。一要做好行業質量發展規劃。結合產業特點,以政策支援、標準制定、品牌培育、人才培養、能力提升為重點,突出馬鈴薯、中藥材、鋁冶煉及加工、裝備製造業等優勢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明確行業質量發展規劃目標,建立行業狀況分析和評價制度。二要規範行業市場秩序。要充分發揮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的市場監管職責,加大對重點產品、重點市場、重點區域、重點行業質量問題的專項整治,嚴厲打擊製售假冒偽劣產品的違法犯罪活動,維護健康的市場秩序。三要提高行業管理能力。重點建設以准入、追溯、召回、退出、監督抽查制度為核心的質量管理機制,建立健全行政管理、行業自律和中介服務相結合的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完善風險評估、監測、預警、資訊通報和快速處理機制,提高技術能力和水平。

  三是要有效落實質量興企。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只有質量的大提高才能促進企業的大發展。一要推進標準化工作。工信、質監等部門要指導和督促企業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觀念,學習借鑑先進的成功經驗,努力推進企業的標準化生產、規範化管理、程式化操作,依靠各個環節的“標準”來確保產品的質量。建立並完善企業標準體系,努力參與各類標準體系的制定,嚴格執行國家強制性標準,積極推進企業生產的程式化、規範化和標準化程序。二要注重提質增效。有關鄉鎮和部門要加大企業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開發創新力度,積極開展以“提升產品技術創新能力、提升質量控制能力,爭創質量管理先進企業、爭創品牌產品”為主要內容的“兩提升、兩爭創”活動。三要引進先進管理機制。引導企業積極採用國內外先進的質量管理方法和技術,開展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等管理體系認證。四要強化企業的質量主體責任意識。指導和督促企業全面落實企業法人是質量第一負責人的制度,引導企業嚴格執行國家法律、法規,自覺承擔質量主體責任,遵守道德良知,以對廣大消費者生命健康高度負責的態度,確保產品質量安全。

  四是要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品牌是一種無形資產,體現的是企業經濟、技術實力和信譽。一要做好品牌發展規劃。工商、工信等部門要按照“增創一個品牌,帶活一家企業;發展一個產業,培植一批品牌”的思路,制定以質量為核心的品牌發展規劃,不斷提升品牌產品的市場佔有率和顧客滿意度。二要重視服務業品牌培育。要圍繞現代物流、旅遊、商貿等服務行業,引進現代的經營方式和先進的質量管理理念,積極開展品牌建立活動。三要健全品牌創新機制。加大品牌的培育、引進、推介、保護力度,充分發揮企業在品牌創造、品牌經營、品牌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把爭創品牌作為企業在競爭中求生存、求發展的自覺行動,以品牌企業為龍頭,以優勢產業為依託,延伸產業鏈條,促進各類生產要素向品牌企業集聚,做大做強支柱產業。

  三、強化工作措施,建立健全推進質量振興工作的體制機制 推進質量振興,加強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既是當前的緊迫任務,又是要持之以恆抓好的重要工作。各鄉鎮、各成員單位要高度重視推進質量振興工作,建立健全體制機制,切實做到組織領導到位、政策措施到位、工作落實到位。

  一是要加強組織領導。縣政府已成立了推進質量振興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推進質量振興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負責統籌規劃、組織協調、考核檢查、督促指導全縣推進質量振興工作。各鄉鎮、各成員單位要儘快成立相應的工作機構,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堅持“一把手”親自抓,把質量工作納入經濟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納入政府工作考核目標,在開展質量興縣活動的基礎上,結合本部門實際制定好推進質量振興工作實施意見、方案以及年度工作計劃,確保質量振興工作取得實效。

  二是要靠實工作責任。今天縣政府與各成員單位簽訂了《質量振興工作目標責任書》,各鄉鎮、各成員單位要對照目標責任要求,細化目標,切實抓好各自職責範圍內的質量振興工作目標,將質量振興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落實工作人員,及時分析形勢,研究問題,制定措施,深入推進,真正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人人有責任的工作機制,確保全面完成全年各專案標任務。

  三是要形成工作合力。各鄉鎮、各成員單位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導、部門協作、企業為主、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切實解決以往工作中聯絡不多、資訊互通不夠等問題,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質量監管網路,真正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時,要引導和督促各個行業、各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主動做好質量管理工作。要廣泛動員和引導社會參與,形成人人重視質量、參與質量、監督質量、享受質量的良好社會氛圍。

  四是要加大經費投入。一要加大對企業質量工作的政策、經費扶持力度,對質量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進行獎勵。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結合實際,制定鼓勵和扶持企業加強質量工作的政策措施,按照扶優扶強的原則,在信貸、技術等方面加大對重點產業、骨幹企業的技術改造、質量改進、新產品研發和技術進步的科研經費扶持力度,引導企業加大對質量改進的投入,走質量效益型發展路子。二要保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和質量振興工作經費,重點保證技術標準體系、質量監督抽查、檢驗檢測體系建設、名牌培育等方面的經費投入。三要保障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經費,將轄區內食品監督檢驗經費納入政府財政預算,結合本地實際,據實測算,足額保障,確保食品安全。

  五是要加大宣傳力度。各鄉鎮、各成員單位要高度重視宣傳工作,大力宣傳黨和國家的質量方針政策,讓社會各界進一步瞭解質量工作在育產業、促發展、惠民生中的重要作用。要加強輿論引導,廣泛宣傳質量法律法規,增強全社會的質量法制意識,正確反映人民群眾對質量問題的意見和呼聲。要加強典型宣傳,實事求是地反映各鄉鎮、各成員單位和企業推進質量振興工作成效,加大對質量失信的企業和產品的曝光力度。要建立統一、權威、高效的質量安全資訊釋出制度,將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資訊的釋出制度化。同時,對突發事件,要按照應急預案和職能分工,快速反應,迅速穩妥釋出資訊,掌握輿論主導權。通過加強宣傳引導,使質量振興成為人們的自覺意識、日常習慣和行為方式,努力營造質量振興良好氛圍。

  同志們,產品質量安全關係百姓切身利益、關係黨和政府形象、關係社會和諧安定。我們一定要站在全域性和戰略的高度,切

  實把質量振興工作牢牢抓在手上,抓緊抓實抓好,抓出成效,不斷開創全縣質量工作的新局面。

  謝謝大家!

週一晨會主持詞2
質量安全領導講話稿
相關知識
質量振興領導講話
質量安全領導講話稿
質量強企領導講話
質量興市領導講話稿
質量興市領導講話稿***3***
質量月活動上的領導講話稿
質量月動員大會領導講話稿
質量強市工作領導講話
企業質量月動員大會領導講話稿
質量強市工作領導講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