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關於師德師風演講稿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7日

  師德師風直接影響教育行風,關係教育形象,關係受教育者健康成長。小編為你整理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親愛的老師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情繫三尺講臺,甘灑青春熱血》。

  有人說,教師的熱情如星辰,遠望是盞燈,近看是團火,我卻說教師的奉獻如百合,展開是朵花,凝聚是枚果。因為我們情繫三尺講臺,甘灑青春熱血。

  還記得那個臨近六年級期末檢測的前夕,我正在教室裡津津有味地給學生講解難題。突然,同事跑來告訴我,家裡有急事,快接電話。接過電話,傳來的卻是女兒的哭喊聲:“媽媽,媽媽,我的眼睛好痛,我在醫院,你快來,你快來啊……”頓時,我忐忑不安,女兒的眼睛怎麼了,會不會……我不敢往下想。我擔心,擔心女兒那雙明亮的眼睛,我自責,自責此刻沒有陪在女兒的身邊。我多麼希望能馬上長出一雙翅膀,飛出教室,飛到女兒的身邊。我多麼希望能馬上長出一雙翅膀,飛出教室,飛到女兒的身邊,傾注一腔,不,哪怕僅僅是一絲母愛呀!可是,當我抬起頭看到七十多雙充滿企盼的眼睛時,我猶豫了,女兒在醫院畢竟有婆婆照顧,可我丟下學生,就是丟下七十多份希望啊!於是,我決定留在三尺講臺上。

  當我送走學生,踏著最後一絲夕陽來到醫院時,女兒已經躺在病床上昏昏沉沉地睡著了,只見她頭髮蓬鬆,雙眼紅腫,眼角邊還掛著淚水。這一切如尖刀般刺在我的心頭,我緊緊地抱住孩子,眼眶裡盈滿了淚水,我是母親,可我還算得上是一個合格的母親嗎?婆婆告訴我,醫生說明天還要進行診斷。化驗、照片都需要人手,該怎麼辦?一邊是女兒,一邊是學生,我該怎麼辦?在個人與集體,女兒與學生的十字路口,我必須做出選擇,我沉默了。第二天,我含著淚,在女兒:“媽媽快回來,我要媽媽,我要媽媽……”的呼喊聲中跑出了醫院,帶著深深地愧疚,來到學校,來到三尺講臺上……

  面對黨旗,面對事業,我的確算得上一位合格的人民教師,可是面對女兒,我卻算不上一位合格的母親,我無愧於事業,無愧於學生,可我卻深愧於家庭,深愧於天真可愛的女兒……

  在教育這塊沃土上,如此的事例太多太多,藍天當紙道不盡,海水當墨述不完。千千萬萬的教育工作者,都把點滴之愛無私灑向學生的心田,都把青春年華奉獻給最壯麗的教育事業。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站在這裡,我很驕傲,因為我是一名人民教師,望著你們,我很驕傲,因為我和你們一樣是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教師,這是個多麼溫馨的名字啊!古往今來,無數的哲人,詩人包含深情的歌頌教師,教師是辛勤的園丁,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無私奉獻的蠟燭,生活清貧但精神富有,工作平凡,但事業崇高。

  忘不了,大山裡的王思明二十七年如一日,創造了學生勤工儉學十六萬,學雜費,書本費全免的神話!忘不了,無錫的趙國強,方文東老師,放棄自己優越的生活環境,撇下了帶傷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紛紛跑到黃沙漫天的西北邊疆進行支教。這就是“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奉獻精神,這就是“甘為春蠶吐絲盡,願化紅燭照人寰。”的犧牲精神。

  的確,教師這個職業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意味著無止境的付出和犧牲,意味著蠟燭般的毀滅和粉筆般的磨損,但是,當我看到孩子們那燦爛天真的笑臉時,我就覺得這是天底下最迷人的圖畫,當我聽到教室裡傳出的琅琅讀書聲時,我就覺得這是世界上最美妙動聽的音樂,難道不是嗎?

  我是一名美術老師,記得有一次我給一年級上“用圓形畫動物”一課。一上課,我便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大大的圓,讓學生猜猜老師要畫什麼?“畫太陽。”我在圓上添畫了兩隻眼睛,“畫人。”我又在眼睛下畫了嘴和鬍鬚,“是小貓,小貓。”學生大聲說,我微笑著在圓上添畫了兩隻長長的耳朵,“是小白兔!”學生們簡直要跳起來。他們的好奇,激動與快樂像爆炸的氣球,在教室裡噼裡啪啦響起來,在我的啟發下,大家迫不及待的拿起筆,畫出了許多出人意料的好作品,面對學生的興奮,我不禁感嘆,而且很欣慰,感嘆教師涉獵廣泛的知識對教學是多麼重要!她像一枚小小的石子,可以使平靜的教學激起點點快樂的浪花,欣慰的是我把自己的知識傳授給了每一個孩子。於是我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

  我曾經做過這樣一道算術題:假如我一年教50個孩子,那麼到2030年,我教的學生將會達到1000多人,他們將會成為21世紀的棟樑之材,到那時候,也許我不在年輕,但我會更愛教師這個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

  朋友們,奉獻是神聖的,偉大的,祖國需要我們奉獻,火熱的生活需要我們奉獻。英模們為我們奉獻了汗水、眼淚、熱血和辛勞;而對新世紀的我們更需要接過他們的旗幟,在奉獻中完善生命,在奉獻中實現人生的價值,在奉獻中獲得真知和坦蕩,在奉獻中實現人生的飛躍。

  讓我們將奉獻寫在生命的旗幟上,肩負著歷史的重託,為祖國培養出一個個的人才。

  篇3

  各位同仁:

  大家好!

  世上有很多東西,給予他人時,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樣東西卻是越分越多。您也許會驚奇地問:“那是什麼呢?”我將毫不遲疑的回答您:“那就是愛!”愛,不是索取,不是等價交換,而是付出,是給予,是自我犧牲。

  “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教師應用自己博大的愛去溫暖每一位學生。教師只有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才能去精心地培養學生,只有愛得深,才能更認真、更耐心、更細心地對學生進行教育。“愛”源於高尚的師德,“愛”意味著無私的奉獻。我認為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是出自個人的恩怨,而是出自社會的需要、教育的需要。這種愛是穩固的、深厚的,是與教師所肩負的社會責任緊密相連的。

  當我第一次站在孩子們面前的時候,一切都讓我新鮮、好奇。看看這張臉、摸摸那個頭,多像一枚枚蓓蕾仰著小臉,渴求著陽光雨露。每天清晨“老師,您早。”那童稚的問候,給我帶來了一天的快樂和生機;每天傍晚隨著一聲聲“老師,再見。”給我留下明天的希望之光。孩子們純潔的心、聖潔的情、深厚的意,淨化了我的心靈,激起了我對教育事業深深的愛,我真正地體會到了一個教師所有的幸福和快樂。那間教室裡放飛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那塊黑板寫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根粉筆畫出的是彩虹,流下的是淚滴,奉獻的是自己。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深深地懂得,教師對學生的愛,不能侷限於個別的物件,而是面向全體學生。教師所肩負的是對一代人的教育使命,並非對個別人的教育任務。這種責任和愛能超越一切,匯聚成一股無可阻擋的力量,我用我的愛心感化著學習困難的學生。當然,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是無原則的,而是始終與對學生的嚴格要求相結合的。要愛中有嚴,嚴中有愛,愛而不寵,嚴而有格,嚴慈相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

  唐代韓愈曾經為我們老師寫過一篇文章,裡面寫到:“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說的就是我們教師教育學生的第一目的是“傳道”,即教授做人的道理,第二才是知識技能。教育學生是不是多上幾節思品課,讓學生背誦日常行為規範就可以了呢?不是的。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作為教師我們要在要在日常教學中發揮模範、表率作用,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言談風貌。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風和學校的校風,教師的形象直接關係著學生素質的培養。“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用自身的榜樣作用和人格魅力,讓學生佩服,從而仿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相信合格的教師才能塑造出合格的學生。

  歲月匆匆,我在教師崗位上已經工作了一年,經過了這300多個日日夜夜,我也經歷了很多的酸甜苦辣。但是常言說的好:為了孩子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孩子。而這個目的的達成,我仍需努力。

  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說過:“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讓我幹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總是謙遜地垂著她的綠蔭的。”

  讓我們用慈愛呵護純真;用智慧孕育成長;用真誠開啟心靈;用希冀放飛理想,我將用自己的雙手和大家一道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師德師風自我評價演講稿
青年教師關於師德演講稿
相關知識
教師關於立德樹人演講稿_做人民滿意老師
教師關於立德樹人演講稿3篇
教師關於立德樹人演講稿6篇
教師關於立德樹人演講稿
教師關於立德樹人演講稿
教師關於敬業奉獻演講稿
教師關於愛崗敬業演講稿
教師關於愛與責任演講稿範文
教師關於讀書活動演講稿
教師關於讀書心得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