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七歲的孩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6日

  前的孩子我們要好好教會他們上學前的本領,那麼我們應該呢?下文是教育7歲寶寶方法,歡迎閱讀!

  寶寶7歲前必做的事

  1、體驗農村生活

  2、外出旅遊

  3、閱讀

  4、學一門樂器

  5、學一種棋類

  6、去一趟迪士尼

  7、飼養小動物

  8、塗塗畫畫

  七歲前需要培養的七個好習慣

  【1、不可拿別人的東西】

  6歲前的寶寶沒有“你的”、“我的”區別,他們見到喜歡的就會拿,父母這階段的提醒尤為重要,如果演變為“偷拿”,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負面的影響。

  【例子】

  2歲半的嘟嘟見到毛毛有芭比玩具,一把搶過毛毛的玩具歸為己有,導致毛毛大哭,嘟嘟媽告訴嘟嘟:“芭比是毛毛的,不是你的,你現在要把芭比歸還給毛毛,如果想玩要先徵求毛毛的意見,看毛毛是否願意借給你玩,強搶是不對的。”經過多次的提醒和改正,寶寶逐漸有了“我的”、“你的”概念。

  【2、東西用完要歸還】

  這是讓寶寶養成隨時整理的良好習慣,很多孩子亂扔玩具不收拾,這非常不好。習慣將東西歸位,不僅提高了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還通過物品的擺設也能提高創造力。 孩子從小養成歸位的習慣,生活也會更加整潔。

  【例子】

  2歲的囡囡喜歡丟東西,無論是玩具還是衣物,都喜歡撒的滿地。囡囡媽每次都有意識地讓跟囡囡一起收拾,掃把、抹布、凳子等東西也讓讓囡囡用完後放回原地,歸位成為囡囡最習以為常的事情。

  【3、懂得先到先得】

  常見到公共場所少數人插隊的行為,往往引起公憤和旁人的譴責,這種損害別人利益的不道德行為會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從小要讓孩子知道,公共物品、公共設施都要遵循“先到先得,後來者等待”的原則。

  【例子】

  3歲的蕾蕾看見麥當勞的公共滑梯有不少小朋友,她二話不說衝到裡面,很多小朋友都在排隊,一個接一個地往下溜,結果她衝上前,將前面的一個小哥哥撥到一旁,自己一屁股坐下就往下滑,小哥哥非常生氣,跟在蕾蕾後面用手拍打蕾蕾,但蕾蕾卻完全意識不到小哥哥為何打她。這就是教育的缺失。

  【4、不能打攪到別人】

  圖書館裡大聲喧譁追逐、課堂上逗弄前面的同學,泳池裡將水灑向陌生人群,這類行為就是孩子規則未建立的表現。有這類無禮行為的孩子更容易招引矛盾、容易跟人發生摩擦,也往往更容易討人嫌。

  【例子】

  兩個小女孩在沙發上看連環畫,5歲的鼕鼕湊到兩人旁邊大叫一聲,嚇得兩個小女孩大哭,調皮的鼕鼕卻哈哈大笑。從此兩個小女孩給鼕鼕貼上了“小惡魔”的標籤,也經常故意不跟鼕鼕玩。

  【5、不要有粗俗的行為】

  粗野粗俗的行為等同於頑劣,無論是大人還是老師都不喜歡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也往往容易成為被孤立的物件。

  【例子】

  濛濛想玩娜娜的玩具,但娜娜不給,濛濛生氣了,一手拍在娜娜臉上,還尖聲大叫說:“你不給我,我讓我爸爸拿槍打死你!”連旁邊的老師都大吃一驚,後來凡是跟小同學鬧矛盾,濛濛都用“爸爸拿槍”威脅別人,儼然一個小惡霸,也沒多少小朋友願意跟濛濛玩。

  【6、做錯事要道歉】

  做錯事道歉,不僅能反映一個人的教養,給自己獲得原諒的機會,也是人機交往的一個手段,還是反映孩子敢於承擔自己犯下錯誤的勇氣,也會進一步規範著孩子的行為。

  【例子】

  豆豆喜歡往窗外丟垃圾,經常被媽媽批評。某天李大爺剛好站在陽臺,一根香蕉皮不偏不倚地剛好落在了李大爺的頭上。在媽媽的陪同下,豆豆到李大爺家道歉,得到李大爺的原諒後,豆豆更加懺愧於自己的行為,往窗外丟垃圾的毛病也消失了。

  【7、不能傷害自己】

  孩子由於年幼無知,很容易無意間做出傷害自己的行為,比如可能會因為好奇將手伸進火爐裡、觸碰熱水、手指伸進電排插的孔洞裡、拿刀劃傷自己、遇見車輛不懂躲避等。大人需要告訴孩子哪些傷害自己的行為不能有,讓孩子懂得保護好自己。

  【例子】

  3歲的龍龍很愛騎小輪車,小區裡車來車往的,非常危險。龍龍爸用粉筆畫了一個區域,告訴龍龍這才是騎車的範圍,不能越過這個區域。龍龍每次騎到邊沿就掉頭回來,因為他知道超出活動範圍有危險。

  最後,值得注意的是,使用規矩一開始可能要配合一些小懲罰。但這類對孩子的懲罰一定要及時,因為孩子的長期記憶比較差,超過時間再懲罰孩子不僅不知道原因,相反卻變成了對孩子的傷害了。

  7歲前孩子必須學會的11種小本領

  本領一:學習怎樣做一名合格的學生

  在許多爸爸媽媽看來,幼兒園裡孩子們很自由,可以在教室裡走來走去,自由選擇玩具和玩伴,這可是老師在為孩子們創造一個讓孩子自由融入集體的輕鬆氛圍呢。進了幼兒園,孩子學會了把玩完的玩具放回原處,學會了離開教室的時候,聽著老師的口令排隊,什麼時候午餐,什麼時候午睡,什麼時候吃點心。學會了自控,知道老師講故事的時候,不能隨便在教室裡走來走去,不能隨意打斷老師。你有沒有發現,孩子比在家裡聽媽媽講故事的時候乖多了?

  本領二:學習怎樣交朋友

  其實,許多3~4歲的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社交經驗,幼兒園又為孩子創造了一個很好的氛圍,教他們怎樣保持友誼,教他們在沒有老師和媽媽幫忙的情況下自己怎樣獨立解決小夥伴之間的衝突。

  孩子學會怎樣參與別人的活動,看到其他小朋友在玩,他可以上前招呼:你在幹什麼呀?而不是像過去那樣默默地看別人玩,或者一個人自言自語。這樣的社交對於孩子長大之後融入集體大有幫助呢。

  本領三:學會怎樣獨立說故事

  儘管目前許多學前兒童研究專家不主張孩子在幼兒園時期就開始認字,但是聽老師繪聲繪色地講故事,無形中也培養了孩子對書籍的愛好。孩子們還常常會在老師要求下同小夥伴合作表演老師講過的故事,扮演不同的角色。孩子漸漸學會了抓住故事的中心,知道說故事的時候怎樣開頭、發展、結尾,求知慾就是在這樣的氛圍裡漫漫萌芽的。

  本領四:學會請求幫助

  孩子在操場上玩的時候摔疼了,沙子飛到眼睛裡去了,但是怕難為情不敢告訴老師。這是許多初入園的小朋友都發生過的情形。幼兒園老師會鼓勵孩子大聲說話,有事告訴老師。有沒有發現:原來羞羞答答的孩子更懂得怎樣保護自己了?

  有研究表明,孩子的第一個老師——他的幼兒園老師在孩子的未來的求學生涯中至關緊要,直接影響著孩子今後同其他老師和成人的相處方式。孩子如果同家庭以外的長者相處愉快的話,今後在同成年人交往方面會有相當的自信。

  本領五:學會簡單的剪剪貼貼

  可別小看幼兒園裡那些讓孩子們剪剪貼貼的手工,這是最好的培養孩子創造力的方式。當孩子用剪刀、膠水、橡皮泥製作手工的時候,他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動手能力全都開動起來了。小女孩比男孩子更喜歡這些手工,專家指出,所有的小朋友都應該重視這樣的動手經歷,這樣孩子將來學習寫字會容易得多。

  本領六:學會搭積木

  研究表明,搭積木對於培養孩子的空間想象能力和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概念大有益處。然而,就像小男孩不太喜歡手工課一樣,女孩子通常會忽略積木。專家指出,搭積木過程中孩子學會了排序和分類。如果孩子想搭一個高塔,手頭又沒有長積木,他們會發現兩塊小積木拼起來可以變成一條長的。這就在無形中為孩子將來學習除法、分數和幾何打下了基礎。

  本領七:學會辨識標記、概念、節奏

  幼兒園裡沒有認字閱讀課,但孩子在那裡認識了數字和字母,辨別了物體的顏色、形狀。知道把兩種顏色調和在一起會變成另一種顏色,知道什麼東西是三角形的、長方形的、正方形的。學習唱歌跳舞,懂得了節奏感令孩子朗讀的水平提高了。學習樂器對於孩子將來學習數學有幫助,這是大家都知道的。研究者還發現,參加小組唱和學習鋼琴的孩子在空間想象——如拼圖之類的遊戲中表現更出色。

  本領八:學會跳遠、跳高等運動技能

  幼兒園裡的孩子幾乎每天都有戶外活動,跑步、滑滑梯、攀登和球類遊戲,在這些活動中,孩子的身體機能和協調能力得到了最好的鍛鍊。

  操場上的活動也鍛鍊了孩子獨自處理問題的能力和社交能力。怎樣蜷起腿鑽過那個圈圈,怎樣找小朋友同自己一起玩蹺蹺板,操場上的自由活動同跟爸爸媽媽去公園玩可不一樣,在公園裡,爸爸媽媽的眼睛老盯著孩子,會告訴孩子每一個專案怎麼玩,為孩子的每一點進步喝彩。而幼兒園操場上的活動是完完全全由孩子自主的,他們學會了真正對自己負責。

  本領九:學會獨立和自理

  在家裡,爸爸媽媽看到自己的寶貝略微吃力地幹一件事,比如扣鈕釦梳頭髮拿玩具,總是會忍不住上去幫一把。但是在幼兒園裡,老師不可能像爸爸媽媽一樣對這麼多小朋友做這樣的關照。

  孩子在幼兒園裡學會了自己穿鞋,開果汁瓶蓋,會穿脫、摺疊衣服,摺疊被褥,會繫鞋帶,會用筷子,會分發整理餐具,收拾桌子,會刷牙,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好習慣。這些簡單的生活自理能力給了孩子相當的自信,也給爸爸媽媽莫大的方便,你帶他出去旅行或去朋友家做客,再也不需要時時刻刻關注著他、幫著他了。

  本領十:學會學習能力

  幼兒能自己探索、發現周圍的事物進行學習,對周圍事物感興趣,那麼對他今後的學習十分有益。而幼兒園各個領域開展的教學活動,都注重兒童能力的開發,讓孩子明白什麼是學習,要怎樣學習,從小對學習產生一種積極的心理,幼兒園重視幼兒親自參與活動,通過不斷體驗、經歷,學習知識技能。

  本領十一:學會良好習慣

  幼兒園的教育目的是為幼兒全面發展奠定基礎,而行為習慣是從小養成的,習慣包括衛生習慣、行為習慣,學習初步的社會規則。因此幼兒園的活動裡都包含了怎樣培養他們在生活上、成長成人上都能樹立健康的習慣,為今後的人生路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如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方法***2***
如何教育七歲的孩子
相關知識
如何教育七歲的孩子
如何教育七歲的孩子
如何教育固執的孩子
父母如何教育早戀的孩子
如何教育愛哭的孩子
爸爸媽媽該如何教育挑食的孩子
如何教育撒謊的孩子:別讓你的孩子變成謊話精
劉燁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的
如何教育愛哭的孩子:掌握這些方法讓你的孩子變堅強
如何教育培養好孩子做家務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