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之禮國旗下演講稿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4日

  行走之禮的具體內容為:遵守交規、禮讓三先、扶老助弱、主動讓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歡迎借鑑參考。

  行走之禮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行走之禮。

  在開始這個話題之前,肯定有很多同學們有疑問,行走有什麼好談的,無非就是邁開腳步往前走罷了。其實,行走也是一門很大的學問。在這裡主要有三點。首先正確的走姿,能體現一種動態美,我們的走姿要能體現一箇中學生的風度和韻味,能體現我們的青春活力和自我修養。

  其次我們的行走還要遵守規則。我仍深深地記得,在一次來學校的路上,一位家長載著孩子去學校,自古“可憐天下父母心,”或許是出於擔心孩子遲到的緣故,那位家長竟等不及短短几十秒的紅燈,不顧生命危險,闖了紅燈。後果可想而知,被警察叔叔扣留了機動車並進行一番思想教育。其實,無論是因為不讓孩子遲到,還是因為缺乏交通意識,我們都應老老實實遵守交通規則,這是對自己負責、對孩子負責,更是對社會負責。現在許多人,往往都明白交通規則但卻又偏偏不遵守它,有時心存僥倖心理,一念之差這才導致了許多事故,甚至是一個家庭一生的悲劇的產生。

  第三點我們要走正道而不能走捷徑。在我們身邊隨處可見:校園裡有的同學覺得走小路太遠,直接踏過草坪,甚至為此沾沾自喜;我們校門口的天橋已經投入使用好久了,可是每天上下學,總有許多學生不顧危險橫穿馬路、逆向行走,這種走捷徑而不走正道的行為可沒少讓保安叔叔和值班的老師們操心。在這裡我想問問那些橫穿馬路不走天橋的同學,你們在車流中穿行,要是和那些鋼鐵怪獸發生碰撞的話,你們的血肉之軀受得了嗎?

  在國慶放假期間,網上一段視訊深深震撼了我。那視訊的拍攝地點是在上海的南京路步行街,從畫面中可以看到,武警戰士們用身體排成了一道人牆,用來維持車輛人流穿行秩序,保障各位遊客的安全。在烈日炎炎,人流量如此多的環境下,武警叔叔們不辭勞苦,始終站在前線為遊客們著想。他們是新世紀“最可愛的人”,也是“霓虹燈下的新哨兵”,值得我們點贊!然而這也同時反應了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如若每位遊客都能自覺遵守交通規則,那麼是不是能為武警叔叔們減少些負擔呢?

  可以說行走之禮在我們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身為中學生的我們,在校園中應如何正確走路呢?首先,切忌勾肩搭背、拉拉扯扯;其次,我們要做到不跨圍欄,不踏草坪;最後,在上下樓梯時,要一步一階,不能兩步並一步走,堅持“靠右行走”原則;在走廊內不要奔跑、追逐打鬧。如果道路狹窄又有他人迎面走來時,則應該退至道邊,請對方先走。

  文明行走是尊重別人,更是尊重自己的良好習慣。同學們,我們的行走絕不只是雙腿的機械運動,它是個人的氣質與修養、團隊形象與精神的直觀再現,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昂首挺胸,步伐輕鬆矯健地走好路,“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爭做一個知曉文明禮儀的好學生!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遊覽之禮,從我做起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要講的是“遊覽之禮,從我做起”。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知禮重儀是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優秀傳統。講究禮儀,不僅是一種形式,更是一種美德,是個人乃至社會道德修養的一種外在表現。遊覽之禮,是個人禮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要求我們善待景觀、愛護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然而,在出行遊覽中,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的不文明現象,如:隨地吐痰,隨手亂扔垃圾,在景區內亂寫亂畫,插隊搶行等。這些不文明行為不僅有損個人形象,更會給旅遊景觀帶來嚴重的損壞。

  那麼,在出行遊覽中,我們應該如何去做呢?

  首先,注意保護生態環境,不踩踏草坪,不採摘花果,不隨意投餵動物。

  第二,保護文物古蹟,不隨意塗刻、攀爬、觸控文物,拍照攝像要遵守規定。

  第三,把果皮紙屑等廢棄物丟進垃圾桶,不要隨意扔在地上、或拋入水池,並注意垃圾分類投放。

  第四,在景區拍照時,要主動謙讓,不要爭搶,也不要妨礙他人拍照,請他人幫助拍照要道謝。

  第五,多為他人提供方便,如在景區長椅上儘量不躺臥,為他人留有空間。行經窄路窄橋或山洞時,要禮讓他人,不爭先搶行。

  旅遊不僅僅是舒心暢意的遊玩,同時也是一個展示美好修養的過程。只有自然美景與文明禮儀相呼應,才能構成真正的美。

  遊覽之禮,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希望同學們文明出行,文明遊覽,做一名品學兼優的美德少年!謝謝大家!

  行走之禮、觀賞之禮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千百年來,禮儀之風傳承至今,我國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著稱於世。在當今的社會,上到國家元首互訪,下至平民百姓的交往,從政壇巨匠的微笑到商界名家的握手,更是閃耀著文明禮儀的光輝。古人云:“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 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更是我們健康成長的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

  首先,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應注重行走之禮,行走,看似簡單,如果不注意,也會造成危險。因此我們一定要遵守交通規則。不闖紅燈,不橫穿馬路,這應該是我們行走的最基本要求。在行走時,我們應做到禮讓三先,即“先慢、先讓、先停”,讓別人先走,這樣可以避免矛盾衝突,留下文明禮儀。具體注意點如下:

  1、行人須在人行道上行走,沒有人行道的靠右行走。

  2、橫過馬路先看清是否有來車,並要按交通指示燈走人行橫道或斑馬線。不能在車輛臨近時突然橫穿硬闖。

  3、不能在公路上追逐、嬉戲、猛跑。

  4、上下樓梯不得追逐打鬧,一律靠右行走。

  另外,我們不僅自己走好路,必要時還要扶老助弱,如在公交車上主動讓座,將位置留給有需要的人們。自己的一次小小禮讓,換來的不僅僅是他人的一次謝謝,更是自己道德水平的提升,會讓整個社會好人好事蔚然成風。

  其次,我們還應注重觀賞之禮,在觀看文藝表演和體育比賽、外出遊覽、社會實踐等場合,遵守秩序、愛護環境、專心欣賞、禮貌喝彩。

  凡赴劇場、影院等處觀摩文藝演出,都要遵循規定時間提前到場,遲到是不可取的。假若個人因某種情況不得已而遲到也要以尊重演出、尊重他人為先,可先在場外等候,等幕間休息時再進入場內。

  當年周恩來總理到某劇院觀看演出,由於工作繁忙到劇場時節目已經開始。當時大家和招待員欲請周總理入場就座,卻遭到周總理的拒絕,並說:“我等一會兒再進去,別打攪觀眾看戲。”當幕間休息周總理進入劇場時,全場觀眾起立熱烈鼓掌表示對周總理這種高尚情操的擁戴。所以,當我們觀看文藝表演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進入劇場應遵守秩序,遵循規定時間提前到場,舉止文雅;

  2不穿越和蹬踏座椅以保持環境的整潔;

  3如有的觀眾已入座,從其身邊走過時應以禮貌語言相待;

  綜上所述,我認為禮的本質是一種尊重,它的核心精神是敬,對人、對事、對物皆有崇敬之心、恭敬之情。以恭敬之心對待親戚、朋友,乃至弱勢群體,遇事多為他人著想;對家、對國,以及人生、學習,始終懷有深深的敬意,尊老敬長,尊師重道,敬業樂群,自尊自愛,方方面面都有尊重。

  《論語》有云:禮之用,和為貴。禮的主旨,是促進人的身心和諧,促進人際關係的和諧,最終達到全社會的和諧。

  所以,當我們能真正做到“與人為善,心存敬意”的時候,禮自然成。

  謝謝!

激昂的愛國演講稿範文
行走之禮國旗下演講稿
相關知識
行走之禮國旗下演講稿
行走之禮國旗下演講稿
開學典禮國旗下演講稿_2020開學典禮演講稿大全
初中畢業典禮國旗下演講稿
關於行規教育國旗下演講稿
關於開學典禮國旗下演講稿
開學典禮國旗下演講稿
行為規範國旗下演講稿
文明禮儀伴我行國旗下演講稿
文明禮儀國旗下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