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病毒破壞形式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0日

  計算機病毒也是有一個形式的!不然它的危害也沒那麼大!那麼電腦病毒破壞形式是什麼呢?下面由小編給你做出詳細的計算機病毒破壞形式介紹!希望對你有幫助!

  計算機病毒破壞形式介紹一:

  計算機病毒***Computer Virus***在熊貓燒香病毒***尼姆亞病毒變種***《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資訊系統安全保護條例》中被明確定義,病毒指“編制者在計算機程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破壞資料,影響計算機使用並且能夠自我複製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式程式碼”。

  計算機病毒與醫學上的“病毒”不同,計算機病毒不是天然存在的,是人利用計算機軟體和硬體所固有的脆弱性編制的一組指令集或程式程式碼。它能潛伏在計算機的儲存介質***或程式***裡,條件滿足時即被啟用

  通過修改其他程式的方法將自己的精確拷貝或者可能演化的形式放入其他程式中。從而感染其他程式,對計算機資源進行破壞,所謂的病毒就是人為造成的,對其他使用者的危害性很大。

  計算機病毒破壞形式介紹二:

  一般就是感染重要系統檔案或強行刪除重要的系統檔案,造成系統不穩定或無法開機,篡改系統時間令防毒軟體失效,還有些病毒可以破壞硬體,即篡改主機板BIOS設定,電腦無法正常啟動;讓光碟機讀盤時鐳射頭不能準確照射到光碟,縮短光碟機壽命

  建議您可以使用騰訊電腦管家防毒軟體,全面的保護您的電腦安全!!

  系統底層保護,程序防護:攔截惡意程序的執行,防止系統被破壞,登錄檔防護:攔截惡意程式修改系統登錄檔,防止系統被破壞,檔案系統防護:實時監控檔案操作,防止病毒感染系統,驅動防護

  攔截惡意程式載入驅動,防止系統被破壞,漏洞防火牆:自動檢測系統最新漏洞,及時提醒修復,黑客入侵防護:實時攔截黑客攻擊,防止系統被控制

  計算機病毒破壞形式介紹三:

  從第一個病毒出世以來,究竟世界上有多少種病毒,說法不一。無論多少種,病毒的數量仍在不斷增加。據國外統計,計算機病毒以10種/周的速度遞增,另據我國公安部統計,國內以4種/月的速度遞增。如此多的種類,做一下分類可更好地瞭解它們。

  按傳染方式分為:引導型病毒、檔案型病毒和混合型病毒。

  檔案型病毒一般只傳染磁碟上的可執行檔案***COM,EXE***。在使用者呼叫染毒的可執行檔案時,病毒首先被執行,然後病毒駐留記憶體伺機傳染其他檔案或直接傳染其他檔案。其特點是附著於正常程式檔案,成為程式檔案的一個外殼或部件。這是較為常見的傳染方式。

  混合型病毒兼有以上兩種病毒的特點,既染引導區又染檔案,因此擴大了這種病毒的傳染途徑***如97年國內流行較廣的“TPVO-3783***SPY***”***。

  按連線方式分為:原始碼型病毒、入侵型病毒、作業系統型病毒、外殼型病毒。

  原始碼病毒較為少見,亦難以編寫。因為它要攻擊高階語言編寫的源程式,在源程式編譯之前插入其中,並隨源程式一起編譯、連線成可執行檔案。此時剛剛生成的可執行檔案便已經帶毒了。

  入侵型病毒可用自身代替正常程式種的部分模組或堆疊區。因此這類病毒只攻擊某些特定程式,針對性強。一般情況下也難以被發現,清除起來也較困難。

  作業系統病毒可用其自身部分加入或替代作業系統的部分功能。因其直接感染作業系統,這類病毒的危害性也較大。

  外殼病毒將自身附在正常程式的開頭或結尾,相當於給正常程式加了個外殼。大部份的檔案型病毒都屬於這一類。

  按破壞性可分為:良性病毒,惡性病毒。前面已介紹過。

  新興一族:巨集病毒。巨集病毒是近兩年才出現的,如分類它可算做檔案型。在此對其專門介紹。

計算機病毒破壞性有哪些
計算機病毒破壞物件是什麼
相關知識
計算機病毒破壞形式有哪些
計算機病毒表現形式有哪些
計算機病毒傳染方式有哪些
計算機病毒傳播方式有哪些
計算機病毒防禦方式有哪些
計算機病毒攻擊方式有哪些
計算機病毒感染方式有哪些
計算機病毒入侵方式有哪些
計算機病毒危害大全有哪些
計算機病毒傳播途徑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