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文賞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歷史上的古詩文很多,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一、

  題破山寺後禪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音。

  1.這首詩著眼於表現禪寺後院幽靜、寂靜***深幽寂靜寧靜***的環境,第五六句主要表現了作者歡悅***空靈***的心境,主要運用了以動寫靜的手法。

  2.末聯表面上是進一步寫禪院的幽靜,實際上抒發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答:末聯表面上是進一步寫禪院的幽靜,實際上是以聲靜來襯寫自己的心靜,抒發自己萬念俱寂的出世的思想感情。

  3.古人評詩常用“詩眼”的說法,所謂“詩眼”往往是指一句詩中最精煉傳神的一個字。你認為這首詩第三聯兩句中的“詩眼”分別是那一個字?為什麼?請結合全詩簡要賞析。

  答:“詩眼”分別是“悅”“空”。“悅”是說秀美的山中景色使鳥的性情歡悅。“空”是說潭水清澈,臨潭顧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或雜念***消除淨盡。“悅”“空”兩字表現了環境的幽靜,寫出了人的心情與山光水色相應。

  4.詩的頷聯後來簡化為成語“曲徑通幽”,常被用於題景,如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黃龍洞等,你認為這成語隱含了什麼哲理?

  答:要達到能夠領悟妙道的勝境,先得走過一段曲折的道路。

  5.詩的最後兩句隱含的一個成語是,由這兩句,我們很容易想起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的王維的詩句。萬籟俱寂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

  6.“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中的“深”字歷來為人所稱道,請說說你對這個詞的理解。

  答:寫出了禪院中花木繁盛的樣子,表現了禪院中幽深安靜的環境。

  7.“曲徑通幽處”一句,對“曲”課文註釋為一作“竹”。紡者選取用“曲”而不用“竹”,你答為這兩個詞在表達的意境上有什麼區別?

  答:這兩個詞表達的意境是不相同的,“竹”,表示小路被竹林掩映,而“曲”,形容小路彎彎曲曲,層次很多,景緻很深。

  8.請對“山光悅耳鳥性,潭影空人心”從表現的內容上或表達的情感上做點賞析 答:這裡曲徑幽靜,花木掩映,天光山色潭水,不僅讓鳥兒歡悅,而且讓雜念頓消。表現了大自然的美景對人的薰陶作用,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山水的熱愛與陶醉之情。

  二、原文與翻譯

  次北固山下

  【唐】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

  次:旅途中暫時停宿,這裡是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在今江蘇鎮江北,三面臨長江。

  客路:旅途。

  潮平兩岸闊:潮水漲滿時,兩岸之間水面寬闊。

  風正:順風。

  懸:掛。

  海日:海上的旭日。

  殘夜:夜將盡之時。

  江春:江南的春天。

  歸雁:北歸的大雁。大雁每年秋天飛往南方,春天飛往北方。古代有用大雁傳遞書信的傳說。 青山:指北固山。

  鄉書:家信。

  潮平兩岸闊 風正一帆懸

  “潮平兩岸闊”,“闊”,是表現“潮平”的結果。春潮湧漲,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與岸平了,船上人的視野也因之開闊。這一句,寫得恢弘闊大,下一句“風正一帆懸”,便愈見精彩。“懸”是端端直直地高掛著的樣子。人不用“風順”而用“風正”,是因為光“風順”還不足以保證“一帆懸”。風雖順,卻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順風,又是和風,帆才能夠“懸”。那個“正”字,兼包“順”與“和”的內容。這一句寫小景已相當傳神。但還不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出,這句詩的妙處,還在於它“以小景傳大景之神”***《姜齋詩話》捲上***。可以設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裡行船,老要轉彎子,這樣的小景是難得出現的。如果在三峽行船,即使風順而風和,卻依然波翻浪湧,這樣的小景也是難得出現的。詩句妙在通過“風正一帆懸”這一小景,把平野開闊、大江直流、波平浪靜等等的大景也表現出了。取象巨集大。春來雪融,江水漫漲,崖岸寬闊,和風勁吹,船帆鼓起,何其壯也海日生殘夜 江春入舊年

  唐殷璠在他的《河嶽英靈集》 中評這兩句詩說:“詩人以來,少有此句。張燕公***張說***手題政事堂,每示能文,令為楷式。”張說怎麼對人說,可惜殷沒有交待,但其中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他將這兩句詩“手題政事堂”,一是“每示能文”。

  好的文字都在下字之準確。如這裡的“生”與“入”二字,不僅使得這一聯對仗工穩,更妙在這兩字一出,才使得“海日”和“殘夜”、“江春”與“舊年”兩不相干之事物有了聯絡,而且還因之而生動起來。太陽從幽暗的大海上一點點升起,如子之脫離母腹而漸現,這一“生”字實在是形象極了。太陽剛升,大地還基本處於黑暗之中,但黑夜已撕破,這個“殘”字寫出了不可抗之消失。夜是被動的,卻又是無可奈何的,它生了太陽,卻又因太陽而消退!而“入”字更生動,任你江南雖還是舊年的冬天,但是春天卻已將江邊的柳樹塗上了一層春色。這一“入”字很不客氣,它幾乎是帶有強迫的楔入,寫出了新生的銳氣。柳色近作者之舟,故可見,而特於“春”之前要界以“江”字,也點明瞭“次北固山下”的環境與所見。這些字都下得簡潔而極有分寸。因為他不止是寫出了歲暮臘殘的景象,而且也寫出了此一時具體的視覺之差距,故而顯得生動鮮活。舊年不肯退去,然而終於阻擋不住新生的力量;而新生者卻又似乎並不管你願不願意,而要硬性地楔入,這一“入”字確有警人的不可阻擋之勢。張說好提攜後進,銳意改革,和他之欣賞此新舊遞替之詩意,恐不無關係。這也許就是他要手題於政事堂的原因。 對仗工穩且隱含哲理。“生”、“入”不僅為這聯增添了動感,還使看似兩對毫無關係的詞有了聯絡。“形容景物,絕妙千古”——王夫之。這句既是寫景,又是抒情。

  象徵。海日:光明、殘夜:黑暗、江春:新、舊年:舊。兩兩對仗,表達了積極向上的態度。

 

  看過的人還看了:

1.經典詩詞賦

2.勵志的古詩詞名句賞析

3.古代詩詞精選

4.徐志摩的經典詩詞

5.李白孤雁

6.關於讚美泰山的古詩賞析

高中優美詩歌朗誦
渭川田家詩歌譯文及賞析
相關知識
李白孤雁古詩文賞析
古詩文賞析
七年級語文下學期古詩詞賞析
中考語文古詩詞賞析專題檢測試題
中考語文古詩詞賞析專題複習試題
中考語文的古詩詞賞析方法
七年級上冊語文課外古詩詞賞析
中考語文古詩詞賞析試題及答案
七年級語文上冊古詩詞賞析
中考語文古詩詞賞析專題複習檢測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