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二輪複習檢測練習附答案解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今年的高考歷史的二輪複習即將結束,為了檢測大家的複習成果,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歡迎大家檢測自己的複習成果。

  高考歷史二輪複習檢測練習:選擇題

  1.***2014·湖南六校聯考***17世紀末到18世紀中期,英國普遍出現工資上揚的情勢,不少重商主義者在尋求解決之道時認為,“節省勞力的技藝、銑具和器械是減少勞動和降低價格的方法,儘管受僱使用工具的人們的工資不應該減少”,更有人指出,“降低了窮人的工資,結果是減少了產品的價值。這將永遠是貿易的真理,因為你付出的工資越少,工作幹得就越糟”。這些觀點最有可能直接影響***  ***

  A.英國獲得世界殖民霸權

  B.英國工人運動迅速發展

  C.英國最終成為世界工廠

  D.英國工業革命蓬勃興起

  2.***2014·湖北武漢模擬***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道格拉斯·諾斯認為,“產業革命的技術不是出現在結構變遷以前,而是在其之後”。這裡的“結構變遷”主要指***  ***

  A.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

  B.資本主義啟蒙運動的開展

  C.資本主義經濟結構的變化

  D.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

  3.***2014·江蘇南通模擬***從18世紀起,歐洲主要國家因為“紡織機器、採礦、鍊鐵裝置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發明”,所以“19世紀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並且產生各種新問題”。這段敘述從“因為”到“所以”之間,至少要增加哪一段論述,才能使前後因果關係完整***  ***

  A.馬克思階級鬥爭理論產生影響

  B.自由放任經濟政策興起

  C.傳統精密製造業吸引投資意願

  D.新型工廠制度得以產生

  4.***2014·洛陽模擬***“工業革命的本質就是競爭替代了早先控制了財富的生產和分配的中世紀管制。”這主要說明工業革命***  ***

  A.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

  B.促進了自由貿易的盛行

  C.推動了壟斷資本的發展

  D.有利於民主政治的發展

  5.***2014·鶴壁模擬***以下是1843年創辦和主編醫學雜誌《柳葉刀》的醫療改革者托馬斯·維克利關於死亡的平均年齡的統計結果。該表格主要反映了***  ***

  區域 城市 士紳/專業人員 農民/商人 工人/技工 農業地區 拉特蘭 52 41 38 巴斯 55 37 25 工業區 利茲 44 27 19 曼徹斯特 38 20 17 A.曼徹斯特成為英國最大的工業城市

  B.工人遭受沉重的壓迫

  C.工業革命深刻影響著人的身心健康

  D.工業革命加速了人口流動

  6.***2014·來賓模擬***在16世紀20年代,英國只有約1/4的人口依靠工資生活,到1688年上升到1/3,而到1851年則達到4/5。下列對此的解讀中,正確的是***  ***

  A.工資勞動者數量變化反映了工廠日益普及

  B.勞資對立的趨勢貫穿了工業革命的全過程

  C.工人階級對資本家的依賴程度進一步減弱

  D.生產組織形式的發展促進了社會關係變化

  7.***2014•湖南五市聯考***現代金融市場起源於西方。以粗略的線條勾勒,那就是從“北義大利金融”發展到“荷蘭金融”,最後到達“英國金融”和“美國金融”。其中,從“荷蘭金融”發展到“英國金融”的主要原因是***  ***

  A.殖民擴張,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

  B.市場拓展,英國加快了城市化

  C.議會改革,英國完善了民主政治

  D.工業革命,英國成為世界工廠

  8.***2014·廣東廣州調研***1884年,美國芝加哥建成世界第一棟“摩天大樓”。此後,高聳林立的大樓逐漸改變現代城市的面貌,成為20世紀都會城市的重要景觀。“摩天大樓”大量出現,主要由於***  ***

  A.鍊鋼技術的改進

  B.化學工業的進步

  C.內燃機的創制和使用

  D.計算機技術的應用

  9.***2014·貴港模擬***托拉斯在美國剛剛出現時,“全國視為怪物,視為妖魔。政府務所以摧抑掃除之,……至千九百年以後,舉國輿論,幡然一變。於是遏禁之政策,一變為補救之政策。”它表明當時***  ***

  A.政府放棄了自由競爭政策

  B.國家實行“混合經濟”

  C.托拉斯有利於經濟的發展

  D.政府成為“總資本家”

  10.***2014·湖南五市聯考***下面是英、美、德、中四個國家的製造業在世界製造業產值中所佔比重的曲線示意圖。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A代表英國,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因保守的經濟政策而衰落

  B.B代表中國,因為西方列強的侵略在19世紀後期經濟衰落

  C.C代表美國,兩次工業革命中其經濟都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D.D代表德國,19世紀60年代完成工業革命,其後發展更迅速

  11.***2014·黑龍江教研聯合體模擬***下圖是1914年跨國投資分佈圖,其中圖A按投資來源國劃分,圖B按吸收投資的各大洲劃分。它反映出***  ***

  A.資本輸出主要流向亞非拉地區

  B.英法因工業優勢造就投資優勢

  C.歐洲資本加速了美國經濟發展

  D.日本並未真正進入到世界市場

  12.***2014·安徽六校模擬***尼爾·福格森在《文明》一書中說:“到1913年,西方帝國主宰了世界。僅佔世界土地面積10%的11個宗主國,管轄著超過一半的世界。”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不包括***  ***

  A.西方列強在世界範圍內的侵略與擴張

  B.第二次工業革命增強了西方國家的實力

  C.交通運輸和通訊手段的變革加強世界聯絡

  D.以歐美為主導的資本主義列強主導了世界

  高考歷史二輪複習檢測練習:材料題

  13.***2014·江蘇徐州模擬***工業化為人類提供了新的能源,並對當時的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1:在一個國家的內地交通方面,人們從未見過任何革命能夠比得上英國在幾年時間內所實現的那種革命。穀物、煤炭、各種貨物的運輸,幾乎只需以前所用的馬匹的半數。商業旅行快了一倍以上。農業進步與商業進步並肩前進。一切都呈現繁榮的樣子。我們的一切出產都增加了價值。作為這個大運動的樞紐的東西就是我們道路的改革。

  ——保爾•芒圖《十八世紀產業革命》

  材料2:英國的煤產量從1770年的600萬噸上升到1800年的1 200萬噸,進而上升到1861年的5 700萬噸。……在1850年至1913年間,硝酸鹽、鉀鹼和過磷酸鈣的產量從微不足道的數量分別上升到899 800公噸***其中四分之三用於制肥料***、1 348 000公噸和16 251 213公噸……高糧倉、罐頭食品製造廠、冷藏車、船和迅速的運輸工具,它們導致一個不僅提供工業產品、也提供農業產品的世界市場。加拿大的小麥、澳大利亞的羊肉、阿根廷的牛肉和加利福尼亞的水果可在世界各地的市場中找到。

  ——斯塔夫裡阿諾斯《全球通史》

  材料3:英國藝術家約瑟夫•特納畫出了汽車的速度。德國作曲家費利克斯•門德爾鬆把蒸汽船的噪音變成音樂。……當那個時代最有發明才能的機械師布魯內爾出現在他設計的英國橋樑的開幕式上時,樂隊演奏:“好啊!英雄來了!”

  ——費爾南德茲•阿邁斯托《世界:一部歷史》

  請回答:

  ***1***據材料1及所學知識,說明18世紀英國交通領域變革的歷史背景及對英國社會的影響。

  ***2***據材料2、3,說明工業化對世界農業發展及能源利用的影響。

  ***3***據材料3,指出人們對於工業化的態度並分析其原因。

  14.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1:19世紀末的經濟發展,再加上海洋運輸和鐵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種真正的世界經濟。到1900年時,歐洲人從阿根廷和澳大利亞進口牛肉和羊毛,從巴西進口咖啡,從智利進口硝酸鹽,從阿爾及利亞進口鐵礦石,從爪哇進口蔗糖。歐洲資本同樣投向了海外,以建設鐵路、礦山、電廠和銀行。當然,國外市場也為歐洲剩餘的製成品提供了市場。歐洲通過其資本、工業及軍事能力而在19世紀末統治了世界經濟。

  ——傑克遜•斯皮爾伯格《西方文明史》

  材料2:互通有無,吸取一切先進經驗,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非常重要的動力之一。儘管在這個過程裡摻雜著罪惡,但是與文明進步的成果相比,那既是無法避免的代價,同時也是相對微小得多的。

  ——劉芃、朱漢國主編《歷史學習精要》

  請回答:

  ***1***據材料1概括19世紀末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特點,並分析出現這一特點的原因。

  ***2***運用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論證材料2的基本觀點。

  歷史二輪複習檢測練習答案解析:

  1.解析:選D。注意時間“17世紀末到18世紀中期”。材料觀點主要是力求在保證工人高工資的基礎上,推動技術創新,提高勞動生產率,保持產品價格優勢,提升產品的競爭力。這直接影響到工業革命的興起。

  2.解析:選D。本題主要考查分析問題的能力。本題可利用排除法,世界市場初步形成、資本主義經濟結構的變化都是出現在工業革命之後,排除A、C。資本主義啟蒙運動的開展促進了資產階級革命的發生,與“結構變遷”關係不大,排除B。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是政治制度的變遷,是一種社會結構的變動,符合題幹要求。

  3.解析:選D。 據題幹資訊,從18世紀到19世紀採用機器大生產到城市人口增多,說明工業革命導致的新型工廠制度產生,誕生了許多問題,如環境汙染、人口擁擠、疾病等,故選D項。

  4.解析:選B。從材料“競爭替代了早先控制了財富的生產和分配的中世紀管制”說明,工業革命推動自由主義經濟思想興起,即自由生產、自由競爭、自由貿易,故選B。

  5.解析:選C。本題主要考查工業革命的影響。從表格中可以看出1843年曼徹斯特的工人、技工平均壽命17歲,農民、商人平均壽命20歲,士紳、專業人員的平均壽命也只有38歲。這表明人的身心健康受工業革命的深刻影響。故正確答案為C。其他選項從表格中體現不出。

  6.解析:選D。“依靠工資生活”是指工人階級,從資料上看,17世紀至19世紀依靠工資生活的人數呈現增長趨勢,特別是1851年的增長最大,這是因為工業革命帶來的城市化,即生產組織形式的發展促進了社會關係變化,D項正確。17世紀英國是沒有工廠制度的,A項“工廠日益普及”說法錯誤;17世紀英國還沒開展工業革命,B項說法錯誤;C項“依賴程度進一步減弱”說法錯誤,工業革命帶來了階級關係的變化,逐漸形成了兩大對立階級:資產階級與工人階級。

  7.解析:選D。依據所學知識,從“北義大利金融”發展到“荷蘭金融”的原因是新航路開闢後,殖民擴張使得荷蘭成為世界貿易的主角,被稱為“海上馬車伕”; 從“荷蘭金融”發展到“英國金融”的原因是英國率先進行並完成工業革命,成為世界工廠; 從“英國金融”發展到“美國金融”的原因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和兩次世界大戰的機遇,使美國在戰後經濟實力空前膨脹。D項符合題意。

  8.解析:選A。據材料中“1884年”“摩天大樓”,結合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就,可知鋼鐵工業的發展,促進了建築和城市面貌的改變,選A項。

  9.解析:選C。托拉斯是壟斷組織的一種形式。托拉斯的發展,對生產和市場的控制,會影響國計民生;但托拉斯也會採取市場調查,改進技術管理等措施,從而減少生產的無計劃性。這也是人們對它態度變化的原因,選C項。A、B、D三項與題幹無關。

  10.解析:選C。由圖表可以看出B曲線在第一次工業革命迅速發展,第二次工業革命下降,英國符合該情況。排除A、B;C曲線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有所發展,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發展迅速,把其他國家遠遠拋在後面,根據所學知識只有美國的情況符合;D曲線不代表德國,德國19世紀80年代才完成工業革命。故正確答案為C。

  11.解析:選C。從材料資訊看,向亞非拉地區的資本輸出只有44%,而向歐洲和北美的資本輸出達到51%,排除A。英法因海外殖民地較多造就投資優勢,故B項不符合史實。D項與史實不符。1914年時,美國工業生產總值躍居世界首位,結合圖中資訊,可知來自歐洲的資本輸出有利於美國經濟發展。

  12.解析:選D。材料描述的是在兩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下,歐美資本主義列強瓜分世界,主導世界的現象。D是對材料的總結和概括,而不是分析原因。A、B、C三項均是對原因的分析。

  13.解析:第***1***問分析交通工具的革新是由於社會的現實需要導致的,然後總結對英國社會的影響。第***2***問考慮農業資源的開發,農產品儲藏,農作物的追肥等問題。第***3***問工業化一方面有助於改善生產和生活,另一方面也會帶來環境問題,應辯證分析和看待。

  答案:***1***背景:工業革命;原料、商品運輸發展的需要。影響:促進人口、物資流動;加強經濟間聯絡;改變人們的時間觀念;增大人們的活動半徑;衝擊等級觀念。

  ***2***影響:糧食儲運條件的改善;新型肥料***化肥***的使用;加快農牧產品在世界上的流通。蒸汽機的使用增加了對煤炭的需求和開採。

  ***3***態度:歌頌。原因:改善了人們的生活;體現人類對自然的征服;凸顯了人的力量。

  14.解析:本題考查世界市場的形成等相關知識。第***1***問,材料1反映了世界市場的形成。從近代以來經濟發展、科技進步、殖民擴張和海外貿易等角度分析“原因”。第***2***問,提取材料2資訊,聯絡文明演進中的成果與罪惡等知識回答,注意辯證分析。

  答案:***1***特點:以歐洲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原因:經濟發展,科技革命***交通革命***,資本輸出,殖民擴張。

  ***2***互通有無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動力之一,這一過程中摻雜著罪惡,與文明的成果相比,罪惡無法避免且是次要的。新航路開闢後的交流使人類文明在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發展,新航路開闢後的罪惡主要是殖民擴張掠奪給殖民地人民帶來嚴重災難,從而造成東方落後於西方。

如何在高考複習中有效提高基礎薄弱學生的化學成績
高考歷史二輪複習檢測練習附答案解析
相關知識
高考歷史二輪複習練習帶答案
高考歷史二輪複習練習及答案
高考歷史二輪複習檢測練習及答案
高考歷史二輪複習檢測練習附答案解析
高考歷史二輪複習檢測練習附答案解析
高考歷史二輪複習檢測練習帶答案
高考歷史二輪複習檢測練習帶答案
高考歷史古代思想專題練習
八年級歷史下冊質量檢測試題及答案
八年級歷史下冊期末檢測試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