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萵苣種植技術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萵筍在夏季也可以種植,夏季種植萵筍與冬季種植萵筍在栽培管理技術方面有所不同,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雖然萵筍四季均可種植,但能在蔬菜淡季向市場供應優質的萵筍,種植的經濟收益就會大不相同。農民朋友可採用耐熱品種和相應的栽培技術,在5~8月份播種栽培無公害萵筍,每畝栽4000~5000株***用種量30~50克***,產量2500~4000公斤,必會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土壤選擇:萵筍適應性較廣,對土壤要求不太嚴格,一般的平原、坡地都能種植,但要獲得較高效益,還是要選肥沃、能排能灌的土地。對不太肥沃的土壤,要增施大量的有機肥,在較為乾旱的田塊可以用地膜栽培。品種選擇:選用耐熱、不易抽苔、抗病、高產的青皮綠肉品種,並根據當地居民的消費習慣,選擇用尖葉萵筍或者圓葉萵筍。一般尖葉萵筍更耐熱一些,不容易生病。而圓葉萵筍更容易被消費者接受,產量也要高些。浸種催芽:萵筍為喜陰冷作物,不耐高溫,種子發芽最低溫度為4℃,適宜溫度為15~20℃,超過30℃則發芽受阻,所以夏季必須低溫下催芽。可以採用冰箱催芽或保溫瓶加冰塊催芽法,具體作法是將種子浸泡3~4小時後撈起,裝入小布袋內,將小布袋內種子表皮水甩幹,再拌鬆,放在冰箱的保鮮層。也可在保溫瓶內放入1~2塊冰塊,然後將種子吊在瓶內***注意不要接觸下面的水***,每隔 24小時取出種子用清水沖洗一遍,經48小時左右即可出芽。或者選擇冷涼地點,如水井、地窖、山洞等地點,溫度保持20℃左右,在24小時就可以出芽。苗床育苗:苗床做成1米寬、溝深20釐米,長度隨用種量而定。把廂面泥土整細,用水把廂面澆透,用沙板抹平,趁泥漿未乾,按1平方米1克種子***幹種***均勻撒播。在廂面上做小拱棚,有雨用薄膜遮,有太陽用遮陽網遮。苗子出真葉時可用惡黴靈加阿維菌素水溶液用灑壺灑一次。當撒種子10天以後開始間苗,人工拔除多餘的苗子和雜草,讓每相臨的兩株苗子之間的距離不小於3釐米。一般熱天的苗子不可栽得太大,以15~25天的苗齡為宜。

  大田整理:施肥。施肥主要採用一次性施足底肥。每畝地肥料用量為尿素4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硫酸鉀30公斤、磷酸一氨15公斤。如果土壤肥力較差、土壤粘度較高,則還可以施用充分腐熟的人畜糞肥3000公斤。病蟲處理,如果是常年種植蔬菜的田塊,建議在翻耕土地的時候就使用殺蟲殺菌劑。殺蟲可以用辛硫磷顆粒劑;殺菌可以用多菌靈或者生石灰。整廂,把肥料、藥品均勻施入大田後,進行旋耕,土壤要求做到細、平。翻耕好後就馬上整廂,2米開廂,溝深25釐米,溝寬25釐米。大田定植:把苗床上的苗子用寬鋤或鐵鏟連土一起剷起***一般剷土3釐米厚***進行移栽。選擇陰天或下午帶土移栽。在移栽時用鐵刀把土塊切開,讓每一株苗子都帶50克以上的泥塊***沒有泥塊的不要***。2米開廂,定植5行,窩距35釐米。定植後苗子土塊表面與廂面平行,不能栽得過深,然後澆足定根水。大田管理:中耕除草。夏萵筍由於長勢較快,一般只中耕1次。移栽後20天可扯一次窩邊雜草。 追肥補水。夏萵筍可看苗追肥。苗子長勢差的,可在前期用20擔經腐熟的人畜糞加20斤尿素,追肥1~2次,其餘時間可澆1~2次水。夏季栽培的萵筍以廂面小為好,要是雨多,就不用澆水;要是太陽大,田土較幹,可進行灌水。灌水最好選在晚上,要是土壤粘重,要隨灌隨排,不要讓地裡有積水。葉面追肥。由於夏季萵筍生長速度很快,生長時間又很短***定植後40天就可以收穫***,單靠根系對土壤養分的吸收還遠遠不夠,必須要注重葉面追肥。比如每5天施用一次尿素、磷酸二氫鉀、氨基酸、腐植酸、葡萄糖等一種或多種混合而成的營養液。

  病蟲防治:萵筍病蟲害主要有:霜黴病、菌核病、軟腐病、病毒病、蚜蟲、斑潛蠅及薊馬等。霜黴病可用75%百菌清600倍或25%甲霜靈可溼性粉600~800倍液噴灑;軟腐病用鏈黴素150×10E-6~250×10E-6或50%代森銨600~800倍液防治;病毒病用病毒K400~500倍液;菌核病用40%菌核淨或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1000~1500倍液防治;蚜蟲、斑潛蠅和薊馬可用毒死蜱、阿維菌素或10%吡蟲啉1000~1500倍液防治。及時採收,一定要注意在採收前10天禁止使用農藥。夏季萵筍的收穫期也是抽苔最迅速的時期,如果不及時採收,抽苔後品質變硬,甚至中空。當萵筍主莖頂端與最高葉片的葉尖相平時,為收穫適期,必須在3天左右將其賣出。

  夏季萵苣的栽培要點

  選擇良種,培育壯苗

  選擇耐熱性強,對日照反應遲鈍、不易抽薹的高產品種,如特耐熱二白皮萵苣等。6月下旬在地勢高燥、土壤肥沃的地方播種育苗,播前浸種催芽,以利於出苗。方法是將種子用清水浸泡24小時,撈出洗淨並用紗布包好置於冰箱中,經過-5℃~-3℃處理24小時,將結成冰塊的種子放到室內陰涼處逐漸化開,3~5天后80%種子露白即可播種。也可以將浸溼的種子吊到水井內距水面30釐米左右催芽。種子出芽後摻和少量細沙均勻播種,每平方米播種2~3克。播後淺蓋營養細土,畦面平鋪遮陽網,補足底水,畦面上方搭小棚覆蓋遮陽網。出苗後撤去地表遮陽網,撒幹細土穩苗;棚架上遮陽網晴天上午8點蓋上、下午5點揭去;陰天不蓋,下大雨前及時蓋上;幼苗有2片真葉後逐步減少覆蓋時間。注意防治地下害蟲與蝸牛,苗齡22~25天。

  合理密植,遮陽保溼

  7月中下旬萵苣苗4~5片真葉展開後,在傍晚或陰天帶土移栽,一般行距33釐米、株距30釐米。注意大小苗分級移栽,栽後澆足活棵水,大棚架上覆蓋遮陽網,促進緩苗。

  施足基肥,及時追肥

  萵苣從定植到採收期間如缺肥,植株會生長不良,易發生先期抽薹現象,所以基肥要足。一般每畝施腐熟人畜糞2500~3000公斤或腐熟雞糞1000公斤、45%複合肥25~30公斤,耕翻整地做畦。醒水活棵後酌施1~2次稀糞肥,促進幼苗生長。蓮座期後肉質莖開始膨大時,結合澆水,每畝衝施15~20公斤尿素。

  適時化控,防病治蟲 萵苣苗有3~4片真葉時,噴施350毫克/升矮壯素或75毫克/升多效唑,可防苗躥高;蓮座期後,根據長勢再噴1~2次150毫克/升多效唑或350毫克/升矮壯素,可抑制過早抽薹,使肉質莖變粗。危害夏萵苣生長的主要病害是霜黴病、病毒病,可選用72%甲霜靈錳鋅500倍液加3.95%病毒毖克500倍液防治;發現蚜蟲危害,可用10%吡蟲啉1500倍液噴霧防治。

  適期採收

  當萵苣心葉與最高葉片的葉尖持平時,即可採收上市。一般畝產1500~1800公斤,收入3000元左右。

 

夏季香菜的種植方法
夏季蒜黃種植技術
相關知識
夏季萵苣種植技術
越冬萵苣種植技術
宿州大棚萵苣種植技術
早春大棚萵苣種植技術
永安萵苣種植技術
夏季香菇種植技術
夏季蒜黃種植技術
夏季蔬菜種植技術
生薑反季節的種植技術
早春四季豆的種植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