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新人說爭做新時代的奮鬥者心得_致奮鬥在抗疫一線英雄心得體會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8日

  2020,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我們所熱愛的祖國母親正在遭受一場來自新型冠狀病毒的攻擊,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1

  今年大年初一,河北省雞澤縣醫院骨外二科護士長田霄峰接到通知,要求調派護理人員到隔離病區參與留觀患者救治。聽到訊息後,短短几分鐘,科裡好幾名護士主動請戰,其中一個聲音讓人聽了最為動容:“護士長,我是軍屬,讓我去。”

  這名請戰的護士就是常莎莎。她是一名軍嫂,丈夫田少雷是一名現役軍人,現在廣西某部服役。考慮到她家的實際情況,剛開始護士長沒有同意她的請戰,但常莎莎一再堅持:“我是軍屬,在危難面前我就應該像他一樣,衝鋒在前,保家衛國是軍人的天職,救死扶傷就是我的天職。”在她的堅持下,護士長最終批准了她的請戰要求。

  隔離病區的護理工作辛苦繁瑣,但常莎莎積極主動,堅持以最飽滿的工作熱情服務患者,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平撫患者的焦慮。她細心照顧患者、為患者打飯,有時還把自己的零食送給患者;配合同事對隔離病區進行環境消毒,確保不發生病區交叉感染,始終沒有半點怨言。

  與丈夫視訊通話時,丈夫田少雷非常支援她的決定:“你在抗疫一線一定要照顧好自己,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我們一定能夠取得勝利。加油!”小夫妻互相鼓勵,共同抗疫。

  2

  這個庚子鼠年,註定是一個特別的年份。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遇上中國人最珍視的萬家團圓的春節,這個年顯得格外凝重。武漢“封城”,“最美逆行者”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山奔赴武漢,無數的醫護人員,無數共產黨員“請戰出征”......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為身後的億萬中國人築起了防護的堡壘,讓信仰的光芒熠熠生輝,溫暖而有力量。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身患漸凍症的武漢金銀譚醫院院長張定宇,拖著病重的身體,牽掛著同為醫護人員卻已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妻子,卻一刻不停息奮戰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拼了性命與死神爭分奪秒搶救病人。“中國兒科醫師終身成就獎”的獲得者,86歲高齡的董宗祈教授,封城之際開著電動輪椅到門診部坐診。他們都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叫“共產黨員”,只有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擔當的共產黨員,才會在危急關頭,扶危渡厄;在緊要關頭,挺身而出,捨身忘死,救民於危難,解民於水火,綻放最絢爛的光芒,彙集成抗擊疫情“必勝的信念”。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我是支部委員,先安排我!”“我參加過抗擊非典,我有經驗!”……在增援武漢之際,無數共產黨員主動請纓,奔赴防控疫情鬥爭一線。“時間就是生命。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是幹出來的,一定圓滿完成建設任務!”在火神山醫院專案建設工地上,無數黨員不眠不息,與時間賽跑,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用實幹與擔當,踐行著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與使命,凝聚起了抗擊疫情堅不可摧的信心和勇氣。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時候都至關重要。99年來,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了實現中國人民幸福這一莊嚴而偉大的歷史使命,無論是“春和景明,波瀾不驚”還是“陰風怒號,濁浪排空”,中國共產黨人都始終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戰勝了一個又一個艱難險阻,經受住了一場又一場嚴峻考驗,克服了一重又一重困難,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的勝利。今天,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阻擊戰,我們也同樣深信,壓不倒,打不垮的中國共產黨人一定會帶領我們贏得最後的勝利!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3

  “我是武裝部長,把最危險、最艱難的任務交給我,我保證完成任務!”2月22日,魏縣泊口鄉突然新增一名確診病例,危急時刻,鄉武裝部長張飛主動向鄉領導請纓,第一個衝到一線,前往密切接觸者家中反覆做思想工作。在他的感召下,病例接觸者及家人主動到指定醫院隔離治療,並配合工作人員開展流行病學調查。隨後,張飛又協助醫護人員將病例接觸者運送到定點醫院。

  1978年出生的張飛,1999年從廣州軍區某部退役。任泊口鄉武裝部長以來,一直保持軍人本色,兢兢業業,踏實肯幹,被單位同事譽為“老黃牛”。每當有急難險重任務,張飛敢打敢拼,有著一股不服輸的“犟勁兒”,猶如三國名將猛張飛。新冠病毒疫情爆發以來,自從大年初二,張飛一頭扎進鄉里,組織民兵成立30人的疫情防控應急小分隊,主動放棄新春佳節與親人團聚的機會,積極開展值班值守、消毒消殺、入戶排查、物資輸送等工作。他既當指揮員,又當戰鬥員,已經連續在防疫一線奮戰了40多天。用他的話說:“疫情當前,作為武裝部長,沒有理由不衝鋒在前,否則,對不起我這身迷彩軍服。”

  鐵漢也有柔情時。張飛每天在疫情防控一線忙碌,他的妻子姜曉英是車往鎮衛生院的一名檢驗師,疫情發生後,她主動申請到縣疾控中心參與新冠肺炎的核酸取樣工作,由於需要直面病人的咽喉進行取樣,危險係數較高,姜曉英常常被厚厚的防護衣裹得頭暈氣喘、大汗直流。“你在疾控中心一定要好好照顧自己,注意身體!”在繁忙的間隙,張飛會給妻子發一條微信問候平安,雖然心疼,但他一直給妻子加油鼓勁。至於孩子,夫妻二人無暇照顧,只能託付給年邁的父母。每當深夜結束一天的工作,張飛總是會看看手機裡妻子和孩子的照片,以解思念之苦。對他來說,最大的心願就是疫情過後,帶著妻子孩子去禮賢臺看梨花。

  “保持良好的心態,迎接所面對的一切。”這是張飛微信朋友圈裡的簽名。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張飛衝鋒在前,敢打硬仗,以實際行動書寫著一名基層武裝部長的忠誠和擔當。

  4

  有這樣一位老人。他30年不入家門,揹負著數典忘祖的罵名。“大逆不道”讓母親心碎。這位老人叫黃旭華,今年94歲。他還有一個名字叫“中國核潛艇之父”。

  1958年,黃旭華被祕密從上海召至北京。一到北京他就被留了下來。而後呢?三十年的深潛人生。1970年,黃旭華和他的團隊成功研製出了中國第一艘潛艇“長征一號”,1988年,中國第一艘核潛艇成功入水。

  三十年,是個不短的長度,他把最好的年華都獻給了自己的祖國母親,卻沒有好好陪伴過,自己遠在千里之外的生生之母。

  1995年,黃旭華102歲的母親,不慎摔了一跤,接到弟弟打來電話的黃旭華,火速趕回了千里之外的家鄉。看到黃旭華最後一面,母親就安詳的走了。母親對黃旭華說的最後一句話是:“你吃胖了。”

  如今,一到冬天,年近百歲的老人就會戴上一條破舊的圍巾。當記者問為什麼時?他說:“母親去世的時候,我把母親的一條舊圍巾拿來。一到冬天,再好的圍巾我也不用,只用她這條。生前我不能陪她,她走後,有這條圍巾,如同她永遠跟我在一道。”

  他在央視講述自己故事時,他說,“忠孝不能兩全,對國家的忠,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我記得當時在視訊裡他的眼睛,深沉、滄桑,卻又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光亮。後來我明白了,那是那一代人的眼睛,他把一生都奉獻給了國家,把自己深深嵌入在這個國家成長的年輪裡,如同血液一般成為他們最真切的本能。

  三十多載的深潛人生,換來的是中國核潛艇事業的進步與發展,這是上個世紀祖國賦予他們的使命,是衛國安邦、更是振興中華。 長久以來,我一直都在想,我們這些年輕人能擔負的起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嗎?讀完這個故事我似乎明白了些。

  黃老的故事雖然很短,卻是用三十年時間去述寫的。這個世界其實不是偉大的人在去做事,而更多的,是優秀的人在去做事,鑄就偉大的是時間的淬鍊,是深潛的廣度與深度。我們習慣了被王者震撼,為英雄淚目,但是我們卻忘了,這世界終究還要歸於平凡。

  5

  庚子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席捲全國,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致,共同抗疫,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在這場戰“疫”保衛戰中,有許許多多戰鬥在防疫第一線的交易人,他們不分晝夜,不懼寒風烈日,來回地穿梭在街道上、小區裡、值守點,他們守路口、巡社群、做記錄、測體溫、發口罩、送飯菜……。空曠的小區裡,來回穿梭最多的是他們熟悉的身影。他們每天都要行走多達二十公里的路程,但他們從未有怨言,也從未言退,因為他們知道只有小區的安全,才有城市的安全。累了困了就在樹蔭底下歇歇腳,渴了就喝一口自己帶來的茶水解解渴,再苦再累能換來群眾的安全,他們認為值得!

  讓我們一起在儋州市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的“抗疫日記”中,感受那段不平凡的時光,並向每一位一線抗疫工作者致敬。


理財顧問述職報告優秀精選參考範文
典雅的蓮花簡筆畫要怎麼畫
相關知識
時代新人說爭做新時代的奮鬥者心得_致奮鬥在抗疫一線英雄心得體會
學生學習新守則爭做文明生的手抄報
學生學習新守則爭做文明生的手抄報
關於抗疫平民英雄感人事蹟材料
時代新人說對話戰役英雄觀後感優秀範文
時代新人說對話戰役英雄觀後感作文
時代新人說對話戰役英雄學習心得
時代新人說對話戰役英雄觀後感作文1000字
時代新人說對話戰役英雄觀後感學習心得
時代新人說對話戰疫英雄觀後感個人心得範文5篇